出海漁船靠岸,雜魚堆成山!

今年春天溫度一直偏低,所以海鮮上市量較往年要少很多。海洋生物是“認路”的,到了季節溫度夠了就會出現在曾經的海域,今年溫度上不來,它們也懶得動彈。

出海漁船靠岸,雜魚堆成山!

碼頭上接貨的漁船回港,滿船的雜魚蔚為壯觀,卻不見梭子蟹蹤影。

出海漁船靠岸,雜魚堆成山!

漁民稱這種小魚叫“晴天爛”。5月才是收穫“晴天爛”的旺季。

出海漁船靠岸,雜魚堆成山!

圖為從接貨船上卸下來的鮁魚。

出海漁船靠岸,雜魚堆成山!

漁民準備將小雜魚裝車。

出海漁船靠岸,雜魚堆成山!

漁民稱這種魚叫“海泥鰍”,常常用來做沿海養殖的飼料魚。

出海漁船靠岸,雜魚堆成山!

漁民稱這種魚叫“沙裡鑽”,常常用來做沿海養殖的飼料魚。

出海漁船靠岸,雜魚堆成山!

小漁船上的漁民空手而歸。據漁民上岸後介紹,今年春天近海與往年相比“東西太少”,不能去遠海的小漁船在近海很難有收穫。

出海漁船靠岸,雜魚堆成山!

接貨的漁船靠岸。船不大,收穫也不多。

出海漁船靠岸,雜魚堆成山!

漁民將船上的梭子蟹搬上岸。五筐梭子蟹外加一袋海螺,過秤之後公蟹110斤母蟹60斤。

出海漁船靠岸,雜魚堆成山!

這位拿著梭子蟹的漁民說,“170斤算是好的,接回來四五十斤都是常事兒。”這位漁民搞不明白今年春天黃海的梭子蟹究竟怎麼了,“去年這個時候回來一船都是四五千斤,每斤頂多80元,今年呢?”

出海漁船靠岸,雜魚堆成山!

梭子蟹“高高在上”,僅有的三隻大海蝦似乎也成了漁民心中的“珍稀物種”。

出海漁船靠岸,雜魚堆成山!

與梭子蟹的“高高在上”相比,海鮮市場的大路貨海鮮依舊保有以往的接地氣的本色。

出海漁船靠岸,雜魚堆成山!

蝦爬子屬於應季海鮮,純母蝦爬子價格不低,每斤65元。

出海漁船靠岸,雜魚堆成山!

海鮮市場一隅,商販正在分揀剛從碼頭接回來的香螺。

出海漁船靠岸,雜魚堆成山!

海鮮市場裡賣海錐兒海錢兒的攤點。

出海漁船靠岸,雜魚堆成山!

海鮮市場裡賣魚的攤點。攤販說,今年春天的大路貨海鮮跟往年比普遍價格的確要高一些,但仍在消費者可以接受的範圍。

出海漁船靠岸,雜魚堆成山!

其他的蟹類數量也不多,虎頭蟹居然賣上了每斤80元的高價。

出海漁船靠岸,雜魚堆成山!

相比較“高高在上”的梭子蟹,每斤15元的海螺則成了地地道道的草根海鮮。

出海漁船靠岸,雜魚堆成山!

海鮮市場裡的海胖頭魚。

出海漁船靠岸,雜魚堆成山!

海鮮市場裡的蝦怪甲蔚為壯觀。在春天沒有吃上大螃蟹的小夥伴,就再忍耐幾個月吧,秋天才是海鮮的豐收季,還怕沒有螃蟹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