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平时钢琴弹得好,可到了台上表演就失常,这是为什么?

弹钢琴公开演奏与自己弹奏有什么不同

公开演奏就是当众表演。“众”,无论多少,就是被许多双眼睛同时注视着。这必然使演奏者的心理状态不同于平时,会承受一定的压力。如果是很正式性的演奏,要求一次弹好。这个一次性,足以产生非同寻常的感觉。就算不那么正式,恐怕也不好意思接二连三地错了重来。还有弹奏钢琴的改变,环境的改变,音响感觉的改变,或多或少都会引起心理状态的改变。钢琴演奏,虽然表面上是一系列技术动作,但实质上也是是心理活动的一个过程。因此,心理上受到的任何影响,都会立即在演奏时反映出来。所以,

公开演奏既不同于自己练琴,也不同于在老师面前上课时的弹奏

既然不同,有什么影响

每个人的心理素质都是不同的。世上没有两个脾气禀性一模一样的人,公开演奏带来的不同,还要加上演奏者心理素质的不同。

  • 有的人,并不惧怕众人前的钢琴演奏。甚至很喜欢这样。听的人多,他更是感到高兴、兴奋。同时,如果他的兴奋又是适度的,就将恰好使他弹得比平时更生动、更有光彩,熟称“人来疯”。
  • 有的人,也不怕,也兴奋。但容易兴奋过度。过度兴奋的危险,是有可能失去控制,弹得失去章法。但也可能有局部的精彩片断。
  • 有的人,天性胆小,害怕众人的注视。众人的眼光对他简直是“有形的”压力。弹起琴来拘束,放不开。平时练习的成果,必然要打上很大的折扣。
  • 有的人,富于理智;有的人,富于感情;
  • 有的人,心理素质稳定;
  • 有的人,易受外界的影响。

对于参加公开演奏的学生,应当针对不同情况,或调控他的兴奋,或激起他的热情,或鼓起他的勇气,或平衡他的理智与情感……。总之,要给予适当的引导,使学生能扬长避短,提高公开演奏的质量。

孩子平时钢琴弹得好,可到了台上表演就失常,这是为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