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涛汹涌⑪罗永浩二次“表演”,刷新我们对直播卖货哪些认知

罗永浩的二次直播如期上演了,相比第一次,这一次直播的关注度明显下降了许多,销量也远远比不过第一次。 据数据调查,罗永浩第二次直播卖货的累积观看人数达1142万多人,相比第一次下滑了76%;最终总销售额更是从上一场的1.1亿下跌到3524万,整整下滑了70%左右,差距非常惊人。

“播”涛汹涌⑪罗永浩二次“表演”,刷新我们对直播卖货哪些认知


这样的结果,很多人都觉得是在意料之中,毕竟第一次有第一次的噱头,很多人都抱着一股新鲜感踏进了老罗的直播间,强大的流量带来了极其可观的销售成绩,尽管老罗本人的表现并不让观众老爷满意。 但任何人都有第一次,罗永浩第一次直播显露出了自己的不专业,二次直播是否会有好转呢?这也是很多人都在关注的点,而事实上,罗永浩的二次直播的确有所进步,动作语言更加从容了,产品介绍也更加详细了,更有卖货的内味了。 很多人认为罗永浩的二次直播依然是失败的,但小编则认为,罗永浩的二次直播并不算失败,尤其是对于“入坑”的品牌而言。并且从一定的角度去看,罗永浩的二次“表演”甚至还给我们带来了对直播市场的新认知。

直播不只是卖货




把一个主播的影响力,单用一串数据来衡量,显然是不理智的。罗永浩虽然没有李佳琦、薇娅一类人具备强大的带货能力,但是他在圈内的知名度及影响力并不亚于李薇二人。 “入坑”罗永浩直播间的一些品牌虽然没有大卖特卖,但是从长期的品牌效应来看,它们并不亏。品牌花钱进入主播的主播间,不能满足于一次性的交易数据,更应该关注的是品牌的曝光、粉丝的积累以及可持续的消费转化。 内容平台上的沉淀,粉丝更多留存给了直播主播,而通过淘宝链接转化到电商平台的店铺粉丝,则成为私域流量,累积给了品牌。 例如奈雪的茶,其旗舰店于3月底在天猫启动,刚开始的店铺粉丝并不理想,而在4月1日加入罗永浩第一次直播之后,店铺粉丝迅速上涨到了8万多。直播流量转化成了品牌粉丝,这就已经是大获成功。 在罗永浩的二次直播中,高端品牌良品铺子、美妆品牌植观和高姿、汽车品牌哈弗F7等等都获得了非常高的关注度。这些品牌在罗永浩直播间内获得的效益,远超它们对此次直播的投入。

直播卖货不可错失男性消费者




相比李佳琦,罗永浩的粉丝大多数都是男性,数据显示,罗永浩抖音直播粉丝画像中,男性消费者占据了80%以上。而罗永浩的选品,也偏向于男性市场,例如剃须刀、家用跑步机、男性洁面乳等等。 尽管大家都说男性消费者不易被直播的气氛带动销售,但是罗永浩的1.1亿、3524万元大多数可都是男性消费者奉献的。由此可见,只要主播的粉丝群定位准确,产品的市场定位对口,男性消费者也能在直播间内挥霍钱包。 对口男性消费人群,不止有科技类产品,美妆产品也能从中分一杯羹。在罗永浩的二次直播中,美妆品牌植观的氨基酸洗发水销量达到1.49万,销售额达230多万,大部分都是男性消费者付款。 直播圈不再是女性的天地,男性消费者也成为了有形的推手,推动着直播的繁荣发展。

高客单价产品也能在直播间起浪




对直播卖货的印象,很多人都停留在“便宜货”的层面上。纵观李佳琦的选品,大多数都是几十到几百元不等的“小商品”,顶多就是像SKⅡ、海蓝之谜等高端大牌的套盒,价格可能上到几千。 直播间的确讲究速度,而客单价越高,意味着消费者的犹豫时间就会越长。李湘入局直播时,曾经卖过几千块一件的貂衣,结果最终成交只有一两件。高客单价产品,似乎与直播卖货无缘。 而罗永浩显然勇气可嘉,一卖就卖起了汽车,也就是哈弗F7。 卖车其实也是罗永浩二次直播的“压轴戏”,一共12台哈佛F7半价车,链接一发布就被瞬间抢光。除了因为“半价”诱人之外,罗永浩在直播间“吊胃口”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在直播过程中,罗永浩几乎每过30分钟就会提一次半价抢购哈弗F7的信息。 可见,男性消费者加入直播圈之后,消费能力并不比女性消费者低,同时还促进了高客单价产品在直播卖货中的销售发展。 高客单价产品也是能通过直播卖货打出销量的,关于在于能抓住主播的粉丝定位,能有足够优惠的促销价格。 总而言之,罗永浩的直播不能仅仅通过单一的交易数据来判断成功与否,相比于李佳琦等专业网红,罗永浩的带货能力的确还不够,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谁也不会知道罗永浩的直播间会变化成什么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