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魯迅筆下《祝福》里的祥林嫂嗎?

最近,網上都在回憶文人李敖的故事,他的文筆犀利,被稱“鬥士”。

提及鬥士,不禁也讓人想起魯迅。魯迅的文章有很多,他筆下的人物各個都栩栩如生,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說都是蒼白的社會環境下的蒼白的人物。代表人物就有《祝福》裡面的祥林嫂,這個不幸的女人。

我忘記了這個不幸的女人遇到了什麼不幸,只是記得魯迅先生筆下的她總是在不停地述說著她的不幸。不停地說,不停地說,所以招來了別人的厭煩,不停地說,不停地說,也使她的人生變得灰暗無比,不停地說,不停地說,也改變不了那個年代人們的眼光。

曾經讀起,覺得這個女人可憐又可悲,命運很悲慘。既然想起來了這個故事,又忘記了很多細節,於是就去重讀了一遍,突然發現這個女人的悲慘命運的背景下也涵蓋了大部分女人沒有文化、沒能接受教育、女人的權利被踐踏、女人不能主宰自己命運的社會環境。

那個年代,大概嫁出去的女人就是夫家的人。文中絲毫沒有提及她的孃家人,想必是個孤苦無依的人。

第一任丈夫去世之後,偷跑出去做工,結果被夫家的人找到,不僅僅沒收了祥林嫂的做工所得收入,還強行把祥林嫂綁給她人做妻。而祥林嫂的第二任丈夫又得了傷寒病,留下她和一個小兒,然後小兒又因為她的疏忽被狼給吃了,因為沒有了小孩,又被第二任丈夫的兄弟給趕出了家人。

從此,祥林嫂陷入了絕望之中,工作也沒有了生氣,又因為悲慘的遭遇反被人認為晦氣,被人嫌棄,後來成了乞丐。最後在問了作者一個問題:“一個人死了之後,究竟有沒有魂靈的?”便自殺了。

不知道作者的《祝福》想要表達一個什麼樣的心情?是同情、是悲哀,還是僅僅就是描述一個當時社會的一個悲慘女人的命運故事。

魯迅先生的作品寫得是好,只是有一些作品看完還是會覺得很壓抑的。女權主義者的感嘆是:那個年代的勞動婦女是一點人權都沒有啊!!!

還記得魯迅筆下《祝福》裡的祥林嫂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