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 关注|“致敬英雄 不负使命” 争做出彩河南人

1007 关注|“致敬英雄 不负使命” 争做出彩河南人

1007 关注|“致敬英雄 不负使命” 争做出彩河南人

致敬英雄 不负使命

18 July 2018

昨天下午,商丘广播电视台、商丘市影视家协会共同举行“致敬英雄 不负使命”电影《李学生》观影座谈会,参与影片创作、发行以及参与新闻采访的有关人员分享了电影背后的故事和自己的观影感受。

1007 关注|“致敬英雄 不负使命” 争做出彩河南人

做为电影故事片《李学生》的出品单位,商丘广播电视台台长、总编辑曹凤礼首先介绍了影片的拍摄和创作过程,并感谢编剧、主创、拍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大家纷纷表示,电影《李学生》以真实的写照、艺术地再现了“商丘好人”李学生的平凡生活经历和舍身救人的感人事迹,是一部弘扬“商丘好人”精神的精品佳作。今后争取创作出更多更加出彩的艺术作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承担起弘扬正能量、传递主旋律的责任使命和担当。

精彩发言

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1007 关注|“致敬英雄 不负使命” 争做出彩河南人

让河南人更加出彩,是各级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和使命

曹凤礼(商丘广播电视台台长、总编辑)

商丘广播电视台作为电影故事片《李学生》的出品单位,通过这部电影的摄制,结合当前全省开展的“争做出彩河南人”活动,我们深有感触。

中原大地,英雄辈出,从来都不缺少出彩的河南人。我们创作拍摄电影故事片《李学生》,就是尝试用电影这种直观的艺术形式,讴歌出彩河南人的出彩形象。努力塑造一位“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可亲可敬可信的平民英雄形象。演员表演本色、自然、亲切、感人,避免了单调、枯燥、说教、脸谱化,是一部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出彩河南人的主旋律作品。

新时代需要英雄,新时代需要典型,新时代需要精神坐标,新时代需要灵魂向导。我们不缺出彩河南人,缺的是让河南人更加出彩的本领和能力;我们不缺平台,缺的是更出彩的主题宣传推介。让河南人更加出彩,是各级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和使命。这部电影的成功,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主流媒体,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都要明确自己的使命担当,都要明确自身承担的责任义务。

党管媒体,党管宣传阵地,是社会主义制度特色,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加强。高质量党的宣传,体现在高水平的管理能力上,这在电影故事片《李学生》拍摄过程得以体现。我们体会到,只有党的建设高质量,才会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电影故事片《李学生》的成功拍摄和公映,是党的领导切实加强,党管阵地,党管意识形态的充分体现,是让河南人更加出彩的根本保障。

1007 关注|“致敬英雄 不负使命” 争做出彩河南人

影片取得成功 信心倍增

万济江(市影视家协会副主席、睢阳区影视家协会主席)

都说作为一个编剧你还有什么可感动的,所有情节都烂熟于心了,但是这个影片我看了三次,每一次都仍然被感动。像这样属于正能量的影片能够吸引人从头看到尾,中途无人乱走动,直到结束的字幕出现,大家都起立鼓掌,并且坐我旁边的一个堂堂七尺男儿也看得是数次哽咽,这些都是我作为编剧所没有想到的,说明这部影片拍摄的非常成功。

我在写剧本时,曾经两下温州,三去中华楼村。在写作过程中,我认为李学生可以用两个人物来概括:一是“英雄人物”;另一个是“文学人物”。所谓“英雄人物”,大家都知道他的英雄壮举,而称他为“文学人物”,大概有人不理解。我们平常所说的文学人物,比如花木兰、孙悟空,他们是虚构的,可是这里所说的文学人物他不是虚构的,是实实在在的。影片中所显示出的火中救物、十金不昧,都是他小时候所做过的。他本身就在文学之中成长着,他的人生过程就是文学过程。照实写出来的他就是个英雄,就是文学人物,不需要你去虚构、去编排、去塑造。接下来,我想要打造三十集电视连续剧,仍然还叫《李学生》,把他从小一直到他牺牲的整个过程呈现出来,我有这个信心!

1007 关注|“致敬英雄 不负使命” 争做出彩河南人

以歌向英雄致敬

祁明杰(商丘市文联副主席)

电影《李学生》从剧本到搬上荧幕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我们经过多次修改之后把剧本送给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部长,王部长看了剧本之后对剧本进行了肯定。剧本经过导演和演员的二度创作,整体呈现不错。这部电影开头就是挖掘人性,从李学生贫贱不能移着手,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学生幼年丧母、中年丧妻,但是这个人物仍然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受李学生精神的感染,我为这部电影写了两首歌《大地真繁华》《李学生赞歌》,表达对李学生精神的致敬,也是对李学生精神的一种弘扬。

1007 关注|“致敬英雄 不负使命” 争做出彩河南人

写戏先写人 写人先写心

吕岚岚(梁园区影视家协会主席)

我当时读的是剧本,从剧本谈谈自己的感受:第一,接地气,朴实无华,主体、语言等都很质朴。第二、本身主旋律题材的剧本都不容易,既要有正能量、要感人又要有艺术性对编剧是很大的考验。写戏先写人,写人先写心,编剧对人物刻画很好,可以让观众感受到人的无畏。拼生活、拼技巧、拼修养,纯真很重要,编剧内心纯真才能写出这样的好剧本,希望我们将来能出现更多这样的正能量作品。

1007 关注|“致敬英雄 不负使命” 争做出彩河南人

小台也能出大作品 也能出传世之作

韩靖(商丘广播电视台文体科教频道总监、市影视家协会副主席)

我已经20年没有看过电影了,如今看了这部电影真是非常感动。作为一个地方台,我们拍摄的影片目前能被热播热议取得成功,我认为第一是因为影片路子正。这20年来,咱们的作品大多都是娱乐人、取悦人、搞噱头的,而这部片子是近年来我看到的第一部教育人、感染人的片子,是正能量的,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第二点是因为影片视觉正。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实际上我们更关注的是我们身边的,是我们能够感知到的,能看到,能摸得着的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就是他们的一些善行义举,用我多年来做节目的一句话叫“向下的视觉,向上的力量”,我们能够接触到的就是最鲜活的人物,最有温度的题材。第三个原因就是李学生的故事就如这个电影一样,李学生从一个平凡人成长为一个使人瞩目的英雄,并且从2005到现在,十多年过去了,热度依然不散是得益于一点一滴的积累,像我们做事一样,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我们商丘广播电视台今年出了这部作品,也是我们多年坚持积累的结果。若我们能坚持按这个路子走,我相信小台也能出大作品,也能出传世之作!

1007 关注|“致敬英雄 不负使命” 争做出彩河南人

朴实无华 人性之美

杨毅兵(商丘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

电影《李学生》的创作和公映,在温商两地引起了轰动。影片真实感人接地气,朴实无华彰显人性之美,是一部弘扬时代精神的教育题材电影。这部电影也再一次把我的思绪拉回到十三年前的记忆中。

十三年前,李学生舍己救人的事迹从温州传回家乡,我们就踏上了去温州的大巴车,成了河南首批赶赴温州采访的记者。采访中,亲眼目睹的三个细节,让我这个中原汉子禁不住泪流满面,永远铭刻在脑海中,才明白李学生为什么感动了一座城。

当出租车司机得知我们是来采访李学生救人事迹的河南记者时,说啥也不收我们的的费。司机说:李学生为救我们温州人付出了生命,我为你们出点力又算得什么······

李学生追悼会当天,81岁的老人叶青在家书写了“舍生取义”挽联,倒了三次公交车,坐了40多分钟车赶来为李学生送行,并脱帽向李学生的父亲鞠躬致敬······

张伟凤,一位工艺品厂的女工,她和三个伙伴一起,用三天时间赶制出李学生的石板塑像,送给李学生的家人,要为救人英雄做一幅永不褪色的照片······

十三年过去了,每每想起李学生的英雄壮举,依旧是心潮澎拜,久久难以平息。观看《李学生》影片,重温英雄的事迹,感觉他并没走远,他就是当下出彩河南人的楷模。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省委书记王国生发出“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原更加出彩联系起来,树立强烈的出彩意识,争做出彩河南人”的号召。《李学生》电影的公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将在今后的新闻采访报道中,进一步弘扬光大李学生英模精神,宣传推介出更多更好的出彩河南人。响应时代召唤,做一名出彩河南人。

1007 关注|“致敬英雄 不负使命” 争做出彩河南人

电影感动 充满正能量

刘国力(华章影视文化传播公司经理)

整个情节围绕李学生一条线走,李学生的人物塑造鲜明。一开始是内心的悲苦怯懦,到后来带给别人的是正能量和希望。虽然他是一个平凡的人物,但是电影把他的内心层次感表现得很好,带给大家美的感受。电影中吃糖的细节是很吸引人的,最后骨灰送回来的时候没有刻意煽情,父亲一句“回来就好”,很自然,内心情感一下子就激发出来了。

有几个小细节我想提一下个人的意见:1、孩子被撞得太突然了,画面感不强;2、李学生随礼的时候应该把表情给记账的那个人;3、李学生给乞丐钱的时候,可以把钱由多到少改为由少到多。4、捡到钱包的时候,一直蹲着,可以换一种方式。

总的来说很感动,充满正能量!

1007 关注|“致敬英雄 不负使命” 争做出彩河南人

参与拍摄 无比自豪

杨桂花(演员)

我看过电影故事片《李学生》之后感到很感动,当时我是带着我的6个学生一起看的,他们都说很好看,上级领导对我们有那么大的支持,对于作为演员的我来说,我能拍这部电影感到非常荣幸与自豪!

1007 关注|“致敬英雄 不负使命” 争做出彩河南人

不忘初心 踏实工作 英雄永在

汪娜(商丘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总编辑助理)

做为一名记者,13年来一直在采访和关注李学生,在职业生涯中也是很难忘的一件事,自己也得到了很好的学习和心灵的净化。

这些年来四次赴温州采访,深切的感受到一位普通的务工人员因为他的英雄事迹而让浙江温州,让河南甚至全中国家喻户晓。当年,温州领导就说商丘务工人员到温州之后有多少要多少,他已经成为“新温州人”的一个代表。这次记者在温州采访期间,和基层市民、出租车司机、公务员、记者交流仍能感受到李学生带给这座这个城市的影响和力量。温州广播电视台记者熊可为说,13年来,温州人民从来没有忘记过李学生,已经把他融为自己城市的一份子,对他的父亲和女儿也给予各方面的关注,因为李学生也一直在他们心中,这也是一种爱的传承。因为李学生,商丘、温州两座城市有着不解之缘,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李学生对两座城市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英雄行为的本身。

电影更是直击心灵,没有过多的渲染,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就是静静的讲一个身边好人的故事。温州采访中,我们遇到了杨立成老先生,他今年75岁了也是“最美温州人”的代表,他是流着泪看完了电影,他说中国人的善良勤劳、为他人着想的这些美德李学生身上都有,最后奋不顾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个电影拍得很好,这是一个平凡的,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就像我们的习总书记讲的一样,平凡的人做出英雄的事迹。他相信李学生不会被人们淡忘,他的精神会永存。

李学生是那样的普通,普通的就像豫东黄土地上的一颗种子,但就是这个种子播种了无言的大爱和正能量,十多年已经在商丘温州两地结出累累硕果。从最初的一位英雄人物到“商丘好人”群体的出现,到“商丘好人”成为全国现象,做为商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中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同样,在温州,10多年来由李学生引发的“最美温州人”现象不断升温,形成弘扬正气、催人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这,就是英雄精神的传承和延续。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李学生的批示中说,世间有造就伟业的英雄,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英雄,有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李学生就是一个作为平凡之人而作出不平凡壮举的英雄。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发出了“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原更加出彩紧密联系起来,树立起强烈的争先进位的出彩意识,争做出彩河南人”的号召。怎样让中原更加出彩,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实践者。只要用一个个出彩汇聚成“多彩”,用一步步出彩凝聚成“浓彩”,就一定能汇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所以,李学生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和震撼,更多的是做为一名共产党员如何做好自己,如何不忘初心用心工作,如何在关键时候能有所担当,这更是一种传承的力量。向英雄致敬!

1007 关注|“致敬英雄 不负使命” 争做出彩河南人

一路报道 一路感动 一路成长

江传锋(商丘广播电视台FM1007交通广播总监)

通过观看电影《李学生》又把回忆拉回到13年前:当时数次去睢阳区包公庙乡中华楼村李学生的家乡参访,也备受感动。2005年3月21日时任省委书记的徐光春冒雨到中华楼存慰问李学生的家属,也跟随采访。和河南台商丘记者站肖洒站长及同事共同采写的系列报道《春天里的感动》、新闻特写《风雨中的问候》播出后受到好评,并在当年全省政府新闻奖中获奖。再后来商丘、温州缔结为“友好城市”,赴温州在一个周的时间里发回数十件报道。可以说一路报道,一路感动、一路成长。李学生平凡而又伟大的品格一直激励着自己做好工作。

把李学生搬上银屏,再次重温英雄事迹,温暖感动。也为我们“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做媒体运营提供了方向。今后要利用交通1007的电波,挖掘更多李学生式的我们身边的商丘好人,把1007打造成真正的“温暖电波”,传播商丘好人文化,营造人人争做出彩河南人的氛围。

1007 关注|“致敬英雄 不负使命” 争做出彩河南人1007 关注|“致敬英雄 不负使命” 争做出彩河南人
1007 关注|“致敬英雄 不负使命” 争做出彩河南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