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交出经济运行上半年成绩单

2018年上半年,甘肃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质量效益提升,经济活力增强。7月26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发布报告,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3497.6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6.8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1238.0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2052.9亿元,增长6.7%。报告分析认为,上半年,虽然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农业、工业、投资等重点领域存在的问题依然较多,农业气象灾害较多、工业生产增速回落、投资止滑企稳势头不稳固,稳中向好的基础仍不牢固。下一阶段,全省将持续做好转方式、调结构、换动能、防风险各项工作,努力推动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上半年,全省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29.7亿元,同比增长5.1%。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3824.1万亩,同比下降1.6%;棉花面积32.3万亩,增长11%;青饲料面积122.9万亩,增长3.3%。夏粮面积、产量双增长,2018年,全省夏粮播种面积1351万亩,同比增长3.3%;预计夏粮产量316.7万吨,增长4.7%。

上半年,全省蔬菜产量同比增长6.5%。

●工业生产基本平稳: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3.6%。工业企业效益持续向好,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5%。实现利润总额124.9亿元,同比增长1.2倍。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3.9%,提高2.1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为2.5%,提高1.4个百分点。

降成本去库存成效明显。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3元,同比降低2.1元。5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产成品库存同比下降9.3%;资产负债率为65.6%,降低0.6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9.0%,降幅比1—5月收窄1.8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下降14.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9%。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4.5%;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3.3%,其中工业投资下降20.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7.3%。

上半年,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9%。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9%。分城乡看,城镇增长8.0%,乡村增长7.4%。

上半年,全省批发业销售额增长13.5%,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1.0%,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2.8%,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3.2%。

●进出口快速增长:根据海关数据,上半年,全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00亿元,同比增长40.2%。其中,出口总值67.8亿元,增长42.9%;进口总值132.2亿元,增长38.9%。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1.9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税收收入323.3亿元,增长17.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68.7亿元,长8.6%。其中,教育、社保等十类民生支出1516.5亿元,增长7.8%。

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8555亿元,同比增长1.6%;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8874亿元,同比增长10.2%。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02元,同比增长8.0%。其中,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8.9%、6.5%、4.2%和7.6%。

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33元,同比增长9.0%。其中,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11.6%、7.5%、32.3%和6.5%。

●铁路运输较快增长:上半年,全省铁路运输客运量2613.4万人次,同比增长41.2%;客运周转量186.0亿人公里,增长12.6%。货运量3067.2万吨,增长0.2%;货物周转量713.6亿吨公里,增长6.9%。

上半年,全省公路运输客运量1.9亿人次,同比下降1.2%;客运周转量124.4亿人公里,下降4.0%。货运量2.9亿吨,增长7.8%;货物周转量489.3亿吨公里,增长6.3%。

●新经济新动能继续成长:上半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4%,同比增长6.8%;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中风、光电发电量分别增长32.7%、35.1%;全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3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6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5%和28.1%;全省完成快递业务量3856.8万件,同比增长24.2%。(兰州晚报记者 王星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