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燁:40年改革題材長篇小說掃描 多角度走向深化

白烨:40年改革题材长篇小说扫描 多角度走向深化

白烨:40年改革题材长篇小说扫描 多角度走向深化
白烨:40年改革题材长篇小说扫描 多角度走向深化白烨:40年改革题材长篇小说扫描 多角度走向深化
白烨:40年改革题材长篇小说扫描 多角度走向深化

自1978年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改革開放成為社會生活的主導旋律。40年的改革開放,推動我國社會發生了全方位的變革,給社會生活帶來了史無前例“史詩性變化”。

面對社會現實的新變化,時代生活的新氣象,作為社會敏感神經的文學,以自己的敏銳感知,用獨特的藝術方式,跟蹤著這一震古爍今的歷史進程,描繪著人們砥礪奮進的矯健身影,以及改革開放在社會生活和人們心理激起的浪花、泛起的漣漪。即以40年的長篇小說創作來看,改革題材的長篇小說作品,準確感應著時代的脈搏,及時捕捉著生活的新變,一直在持續延宕和深入發展。這種直面改革開放現實的作品的紛至沓來,構成了川流不息的文學長河,並形象而生動地描繪了改革開放40年來在中國大地所上演的“波瀾壯闊的活劇”。

改革題材小說的強勁崛起

1979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剛剛開始吹拂神州大地,改革題材小說就應運而生。最先撲面而來的,是蔣子龍的在改革先行者身上貫注了時代豪氣的短篇小說《喬廠長上任記》。進入80年代之後,改革題材的長篇小說便接踵而來,使得改革題材成為文學寫作中一個不大不小的熱點,並引領了現實題材小說創作的強力發展。

最先映入人們眼簾的,是張潔的《沉重的翅膀》。這個發表於1981年的作品,帶著不避鋒芒的銳氣,以重工業部和所屬工廠的整頓改革為背景,描寫了從正副部長、司局長,到普通工人群眾,對於經濟改革和企業發展的不同態度,以及他們各自不同的生存狀態及其心理世界,堪稱描摹了一幅工業戰線在改革初期艱難創業的悲壯圖景。這一題材的另一力作,來自工人出身的作家焦祖堯,他發表於1984年的《跋涉者》,以某國營煤礦的曲折發展為主線,揭示了國企改革的緊迫性與必要性,並提出了煤礦工人的“主人公”地位喪失等嚴峻問題。兩部作品顯示了作家個人的藝術突破,也帶動了改革題材寫作的深入發展。

由於實行土地承包和生產責任制,我國農村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經濟與精神的巨大變革。以農村改革和農民命運為主要內容的長篇小說,在80年代形成了一個力作雲集的寫作熱潮。這一時期先後有柯雲路的《新星》、張賢亮的《男人的風格》、賈平凹的《浮躁》、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等作品相繼問世,其中尤以《新星》和《平凡的世界》引起的反響令人矚目。

《新星》以32歲的李向南出任古陵縣縣委書記後,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引起的種種反彈,把幹部隊伍裡改革與反改革的較量搬到了前臺,作品在激烈的矛盾衝突中展示了李向南不退縮、不畏懼的勇氣與鬥志,使這個人物身上煥發出英雄主義與浪漫主義相交融的精神光彩。《新星》在1984年被改編為電視劇後,創下了全國電視劇收視率的最高紀錄。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三卷)於1988年陸續發表之後,呈現出一種“慢熱”的情形,作品為更多的人們所認知,是在電臺聯播和作品獲獎之後。這部作品以鮮活的人物、紮實的細節,鉅細無遺地反映了改革初期城鄉生活的悄然變動,以及以孫少安、孫少平兩兄弟為代表的青年一代對自己命運的把控,在命運與時運的相互勾連中,寫出了年輕農人樂於奮鬥的精神風貌。作品因內蘊的厚重,寫法的朴茂,榮獲了第三屆茅盾文學獎。而後,這部作品越來越為廣大年輕讀者所喜愛,成為常銷不衰的經典性作品。

改革鬥士的放手書寫

1992年春,鄧小平發表的南巡講話,重申了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尤其是要把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結合起來的重要論述,指引著黨的十四大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為重要目標,極大地推動了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這樣一個全新的目標與重大的舉措,這樣一個深刻而劇烈的變革,以及初涉市場經濟遇到的問題和麵臨的挑戰,需要一大批“大膽地試,大膽地闖”的改革鬥士。一些改革題材長篇小說,也不失時機地把作品關注的重心轉向了對於改革鬥士的放手書寫。

這一時期,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周梅森、張平、陸天明等作家,用正面強攻的手法,把改革開放在領導幹部層面和政治生活之中引發的觀念衝撞和利益衝突,給予了集中的審視與深入的描繪,並塑造出了一系列有膽有識又無私無畏的新型幹部形象。這些被媒體稱之為“官場小說”的作品,實際上超越了“官場”的類型寫作,帶有政治小說的鮮明特徵。這些作品中較有影響的,有周梅森的《人間正道》《中國製造》《至高利益》等、張平的《天網》《抉擇》《國家幹部》等、陸天明的《蒼天在上》《大雪無痕》《省委書記》等。

周梅森、張平、陸天明3位作家的政治小說各有千秋,但有一個大致相近的特點,那就是在尖銳的社會矛盾與激烈的觀念衝突之中,塑造人物個性,審視隱秘人性,把幹部的品德與良知置於至高的地位,作品主人公常在雄渾厚重的底色上,釋發出披荊斬棘的改革鬥士氣魄與忠肝義膽的英雄主義亮光。他們的一些作品在被改編為影視劇後,廣受歡迎。

在以各級幹部為描寫對象的寫作中,還有一些作品偏於反映基層官場的貪腐與反腐的深刻較量與複雜鬥爭,這些常被人們稱為“反腐小說”的作品,實際上超越了“反腐”的單一題旨,而具有更為深廣的意蘊,從主要反映政治生活的角度來看,它們屬於政治小說。這類作品中較有分量也較有影響的,有王躍文的《國畫》、閻真的《滄浪之水》等。這些作品在對基層官場生態的細切審視中,著重考察權力場域上的“賄賂”的無所不在,無孔不入,由此給置身其中的官員造成的種種誘惑與嚴峻考驗,是隨波逐流,還是保持定力,不同的選擇必然帶來不同的結局,作品在幹部精神世界的透視上,常常帶有社會問題的深入反思與人性底裡的深切審問。這種寫作取向,此後還有多領域的擴伸與多角度的的延展。如周大新的《曲終人在》,陶純的《一座營盤》,宋定國的《滄浪之道》等。

多角度地走向深化

從上世紀90年代到新世紀之後,城鎮化建設掀起熱潮,市場化體制全面建立,新興科技不斷崛起,這一切交織而來,使得鄉村與城市的變革都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由此帶來的人員流變、機制新變、觀念更變等,使得社會生活暗潮與激流一起湧動,表現出既多樣又複雜的渾象狀態。直面現實的改革題材寫作,也適應了描寫對象的這種變化,多角度地走向了深化。

描寫農村新人物,反映農村新變化,使一些以鄉土題材寫作見長的作家,在這一時期都紛紛寫出了扛鼎力作。如孫慧芬的《歇馬山莊》,關仁山的《天高地厚》,周大新的《湖光山色》等。《歇馬山莊》著力描寫了山村女子月月,在隨著農村生活不斷變化的節奏,開始對於個人命運的盡力把握,雖然並不隨心可意,卻也無怨無悔。《天高地厚》則以兩位鄉村女性放棄進城務工返回家鄉的忍辱負重的創業過程,寫出了有為的鄉村青年抓住改革的機遇的重新揚帆。《湖光山色》在楚暖暖與曠開田因志同道合而相親相愛的故事裡,既有抱團致富的輝煌,又有慾望失控的悲涼,由此作品提出了致富者如何對待富裕之後的種種考驗的新課題。這些作品的場景都是當下農村,而且都以青年女性為主人公,但卻由不同人物的遭際與坎坷,叩問了普通農人的人生命運,負載了不同的時代蘊含。

在更廣的背景和更大的範圍上反映改革開放的力作,必須提到阿耐的《大江東去》(三卷)。阿耐是一個常年置身於企業運營的女實業家。而正是以這種親身經歷的感受與見聞為基礎,她把個性不同也追求各異的宋運輝、雷東寶、楊巡等主要人物寫得真實而生動,又由他們串結起國企、私企的各色人等,濃墨重彩地描寫了改革開放的實踐者們的掙扎、覺醒與蛻變,既表現了經濟領域的深刻變革,又揭示了人們精神世界的深層異動,堪稱全景性地反映了改革開放30年的歷史進程。作者雖然當時還名不見經傳,但卻由此作獲得了第十一屆“五個一工程獎”,足見作品本身分量的厚重,質量的上乘。

新的生面與新的人物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從高端科技到日常生活,從看得見的社會層面到看不見的精神領域,都在日新月異的新變中,表現出新的樣態,呈現出新的面貌。這種新的現實,也給文學反映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寫出生活的新樣態,寫出精神的新風貌。在這一方面,反應改革現實的長篇小說,依然沒有令人失望,它們或者描繪現實新的生面,或者塑造改革鬥爭中的新的人物,使改革題材的小說寫作實現了藝術上的再度刷新。

網絡科技在新世紀的長足發展,不但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催生了依託於網絡平臺的網絡類型小說。2015年,由郭羽、劉波合作撰寫的《網絡英雄傳——艾爾斯巨巖之約》面世,及時地彌補了寫作領域反映網絡科技與網絡從業者生活的空白。作品以“互聯網創業第一城”杭州為場景,以兩個創業者的另類“創業決鬥”為主線,書寫了郭天宇、孫秋飛、劉帥等大學生創業者,從小公司做起,克服重重困難,不斷創新求變,終於抓住互聯網時代的難能機遇,登上國家財經領域的峰巔。因為兩位作者本身即是成功的創業者,作品的藝術構思立足於紮實的創業實踐,作品不僅廣泛涉及了互聯網時代的方方面面,而且內含了豐富的經營策略與切實的實戰經驗。主要人物不僅個性突出,血肉飽滿,而且充滿時代新人的勵志追求與“弄潮”精神。

在既著力開掘新的生面,又著意描繪時代新人方面,還有不少作品也令人印象深刻。如吳崇源的《穿越上海》,在描寫民營企業太一公司的艱難奮進的同時,還塑造了民營企業家蘇泰達的獨特形象,由他對資本家身份的自我反思和堅定超越,表現了新時代的民族企業家的新素質與新境界。晏彪的《中國創造》,由國夢牌民族鞋業在艱難蛻變中的起死回生,在不懈奮鬥中的一步步做大做強,塑造了新型企業家汪海洋的鮮明形象和獨特個性,並由這個領軍人物引領企業跨越行業,走向世界,展現了深蘊於新一代企業家身上的民族夢想、民族氣節與民族精神。讀來讓人眼前一亮的,還有幾部有關軍工題材的小說作品。如王秋燕的《向天傾訴》,把鏡頭對準遠離都市的航天發射基地,寫出了新一代軍事科技人的風險與風采。陳可非的《天嘯》,以某導彈部隊為場景,描寫三代官兵經由這一特殊戰場的軍事陶冶與科技洗禮,先後成為科技強軍的先行者。這些作品不僅讓人看到了現代軍工與科技的新發展,也讓人們看到了一代新型軍人的強勁崛起與茁壯成長。

改革題材的長篇小說寫作,因時勢而變,隨時代而行,這使它在跟蹤時代腳步,折射時代身影的同時,也以傳導時代的脈動,高揚時代主旋律,推動著現實題材寫作切近著生活洪流和時代氣韻一路前行。來源:新華網

(作者白燁為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