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取代中国的印度面对这两个困境,不得不继续对华友好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上人口超过十亿的国家,有两个。一个是中国,还有一个就是印度。极为巧合的是, 中印居然还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从中国青藏高原留下来的雪水来到了印度,成了哺育印度人民的母亲河——恒河.地理上的邻近、巨量的人口以及核武器,让中印两国关系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渴望取代中国的印度面对这两个困境,不得不继续对华友好

恒河,发源自中国

对于印度人来说,中国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映衬印度的失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印度无论是在GDP还是在工业基础上都比中国好的多。到了 1962年,印度GDP占世界总量的2.85%,中国则占到了3.1%。结果53年过后的2015年,印度的这个数据居然变成了2.8%,比之前还跌了0.05%。而中国,则变成了14.84%,这差距实在是太明显。也就是说印度人花了53年的时间练习了原地踏步。当然了,这么多年印度人也不是一无是处,毕竟在生孩子这件事上,印度人还是有所成就,未来几年印度就能在人口上实现对中国的赶超。

渴望取代中国的印度面对这两个困境,不得不继续对华友好

生孩子这件事上,印度实现了对中国的赶超

自从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之后。印度这个曾经的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就吸引来了全球反华势力的目光。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英国和法国,都把印度当成了反华的宝贝。毕竟扶植曾经的白人家奴充当打手,安全且经济实惠。所以几十年来,印度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军事上都得到了全球反华势力的大力扶持,成效呢,显然也是不错的。就拿印度的军队来说吧,美国的战略运输机,法国的航母战斗机,以色列的防空系统,德国的常规潜艇,一应俱全。如果中国军队有这些装备,哪怕是有那么一两个可以拿来研究,中国的装备研究人员做梦都能笑醒。

渴望取代中国的印度面对这两个困境,不得不继续对华友好

美制环球霸王运输机

但是一个国家的发展不可能完全靠外来的扶持。作为一个在地区有声有色的大国,印度要发展,归根结底靠自己。毕竟反华势力给印度的发的黄油和子弹,只够印度拿来装样子威胁中国。而印度13亿个肚皮,只能靠印度自己来填饱,要做好这个工作,印度需要大力发展自己的制造业。但是在这方面,印度面临着两大困境——能源和市场。

渴望取代中国的印度面对这两个困境,不得不继续对华友好

印度本身并不是一个能源大国,所以无论是石油还是优质煤炭、铁矿石,印度都依赖进口。虽然在地理上印度离全球能源产地中亚和中东都比较近。但是因为通往中亚获取能源的l陆路被死敌巴基斯坦所掐死,印度只能从海上还获取中东的能源,但是通往中东的航路却完全被美国控制在手里。而近几个月来,让印度更为头疼的是,美国已经施压印度,要求印度全面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

渴望取代中国的印度面对这两个困境,不得不继续对华友好

印度的石油进口依赖油轮和海上航道

另外,美国特朗普政府所推行的所谓“印太战略”已经让印度感受到了芒刺在背。因为,在印度人的眼中,印度洋就该是印度的花园,绝不允许域外染指。但是美国现在的做法,就是要带领他的一众小弟,不断进出印度洋,最终牢牢控制。这是印度所完全不能接受的。

渴望取代中国的印度面对这两个困境,不得不继续对华友好

印度洋之于印度等同于南海之于中国

而在市场方面,目前印度也遇到了严重的危机,因为印度商品的重要出口市场——美国,已经逐步关闭了大门。上世纪70年代,出于扶持印度对抗中国的目的,美国把印度纳入了普惠制协议,印度众多商品得以零关税进入美国。虽然在苏联解体后,1992年美国找借口把印度给踢了出来。但是1995年,美国又让印度加入了WTO。而2005年,当美国意识到中国有崛起苗头的时候,再次将印度纳入普惠制。这一特殊优待,又被奥巴马政府延长到了2017年。

渴望取代中国的印度面对这两个困境,不得不继续对华友好

奥巴马对印度还是不错的

美国人这么优待印度,按道理印度也应该对美打开了市场的大门。但是出于第三世界国家保护国内市场的需要,印度愣是以白眼狼的姿态无情地对待美国商品。以至于作为美国制造业名片的汽车,在印度被征收60%-70%的关税,而美国拿手的农产品则被征收50%-113%的关税。最离谱的是纺织品,关税居然高达300%。这让美国国内的各大商业利益集团一直愤愤不平。在贸易保护上一条道走到黑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自然不能容忍印度的所作所为,自然又把印度从普惠制名单里给踢了出来。

渴望取代中国的印度面对这两个困境,不得不继续对华友好

现在的印度已经慢慢回过神来,因为他发现 中国在边境上对印度上的那点威胁相比,美国人现在在战略上对印度的威胁才是心腹大患。因此现在的印度要熬过美国的重压,只能像俄罗斯那样跟着中国跑。不然的话,印度只能乖乖地向美国举起白旗,从南亚霸主沦落为美国的马前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