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電池回歸中國了嗎?CATL們勝算幾何?

近期,日韓動力電池“捷報頻傳”:

5月17日,華爾街日報等報道,

吉利汽車和LG化學合作生產電池

5月22日,第一批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白名單公示,三星環新、南京樂金和北京愛思開三家韓系電池企業入圍

另外,三星SDI、韓國SKI、松下等公司宣稱在華建設或擴產電池材料或電芯……

多家媒體由此報道說,日韓電池迴歸中國市場,並預警中國動力電池企業迎戰。日韓電池真的迴歸中國市場了嗎?如果擺開陣勢,真刀真槍地拼,日韓電池和中國動力電池雙方戰力如何?

日韓電池迴歸中國了嗎?CATL們勝算幾何?

“白名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時隔兩年多,動力電池界又一份“白名單”出世。前車之鑑不遠,外資動力電池積極響應,並在第一期名單中就躋身其中。

“不管算不算數,只要有1%可能,就要盡100%努力。”一位外資動力電池企業的高管說。

時光閃回2015年10月12日,工信部發布《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目錄(第一批)。這批名單初見不顯山露水,隨後卻證明效力強大,實際掛鉤新能源汽車補貼,被業界稱為“白名單”。如果配套的電池不在白名單之列,整車就拿不到補貼。此後連續四批白名單,均不見日韓動力電池企業的身影,從而也被排除出中國火熱的動力電池市場之外。

此番白名單再來,發佈單位變成了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同時也是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理事長,對媒體明確,白名單不掛鉤補貼,也不強制申報。

但是外資動力電池企業心理陰影仍在,因此才會有三家韓資電池企業首批入選。

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白名單(第一批)

日韓電池迴歸中國了嗎?CATL們勝算幾何?

動力蓄電池系統企業

日韓電池迴歸中國了嗎?CATL們勝算幾何?

重回白名單,重回市場了嗎?

在外資動力電池缺席《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目錄的兩年多,他們基本被排除出中國市場,國內產能轉為出口。

重回“不強制申報、不掛鉤補貼”的“白名單”,意味著外資動力電池重回中國市場了嗎?

可資參考的是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中,電動汽車配套外資動力電池的情況。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中的車型能夠獲取補貼,也是真正會上市和準備上市的車型,因此其配套動力電池分佈,是最終市場份額分佈的先導。

我們以最新一批推薦目錄為例。6月12日起,中國新能源汽車就將正式實施2018年補貼政策,為了明確哪些車型滿足2018年補貼要求,工信部對前期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做了梳理,發佈了最新一批也就是2018年第5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

根據電動汽車資源網的統計,進入第5批推薦目錄的乘用車和客車中,均不見三星SDI、LG化學、松下或SK的身影。不過,在乘用車中,有一款長安福特的插電混動車配套了美國Ford Motor Company的動力電池。

有意思的是,長安福特這款車,是在2017年6月15日第297批進入《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的。同一批中,東風悅達起亞一款車型搭載了南京樂金化學電池,長城汽車兩款車型搭載了南京樂金化學電池,但他們都沒有進入推薦目錄。

另外,在2017年AESC和三洋能源(蘇州)有限公司兩家日系動力電池曾進入推薦目錄。但是韓系動力電池,始終沒有進入推薦目錄。

整體向好,但尚需時日

“外資動力電池的環境整體肯定是向好。”前述外資動力電池企業的高管說。他還提及,5月24日,工信部部長苗圩與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白雲揆共同主持了第三次中韓產業合作部級對話。主管汽車的裝備工業司司長李東也參加了對話。

另外一家動力電池企業人士對近期的動態則評價說,還不能輕易下判斷。一方面,動力電池白名單未必是紙老虎,也可能和其他政策有硬性軟性的綁定。另一方面,雖然在公告、推薦目錄上,很少看見外資動力電池企業,但是外企電池原本就配外資整車廠更多,他們計劃推出新能源車型的時間是2019年、2020年,現在上市車型就非常少。所以也不能現在下結論說外資動力電池市場小。

他提示,整車企業重新配套電池,國內企業要8個月左右設計、測試、驗證;外資成熟企業可能要12個月。因此,外資動力電池要在市場上看出來,尚需時日。

一位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採購總監表示,雖然外資動力電池企業希望車企裝車去試試報公告,但是整車企業響應的少。“報送一個公告,需要大量精力、時間和費用,還有心理成本。”

他說,下半年看看有沒有更明確的動向,再看看是不是要做配套外資動力電池的準備。“一批企業也在考慮沒有補貼之後的問題。另外,國內好一點的電池企業又太牛氣,希望外資進來平衡一些。”

中外動力動力電池優劣勢辨析

外資動力電池在中國丟失了兩年多快速增長的機會,但最遲到2020年,他們也會獲得和國內動力電池企業一較高下的機會。

“絕大多數國內動力電池和三星他們,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前述採購總監說,比如在良品率上,外資在95%、98%以上,而國內企業好的也就90%。

日韓電池迴歸中國了嗎?CATL們勝算幾何?

三星方形電池產品陣列

在價格方面,在上一輪外資動力電池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時,價格就很有競爭力。這一次,雖然車企目前還不敢配套韓國電池。但(價格)“有交流過,會非常好”。

他表示,雖然外資在國內失去了兩年多,

但對絕大多數電池企業來講,“再給一兩年的也不行。”

“能跟他們掰手腕的,也就是CATL(寧德時代)一家。”他補充說,“對於CATL來講,再有個半年,江山更穩固。另外,CATL在產品先進性、能量密度上,進步也相當快。”

外資動力電池企業怎麼看這個對手?前述外資動力電池企業高層表示,成本方面,外資動力電池還是落於下風的,因為“用的材料都是最好的”。外資電池,比如三星一致性更好,方形電池都無需分容。不過,“動力電池技術更新非常快,必須企業都必須不斷推出新產品。如果CATL等企業,能夠持續投資的話,也有和外資動力電池企業競爭的機會。”

另一個外資電池人士表示,CATL無疑是一個偉大的公司,技術實力上非常強,不可否認。它已經通過了那麼多公司的認證,怎麼高評價都不過分。

CATL確實已經成為一流動力電池供應商,這不僅體現在其市場份額(2017年銷量為11.84GWh,根據高工鋰電排名,全球排名第一),也體現在大眾、寶馬、戴姆勒等諸多一流車企與之簽訂供貨協議。

CATL是怎麼自我評價的呢?

5月29日,即將IPO的寧德時代(300750)舉行上市網上路演。有網友問CATL董事長曾毓群,CATL公司的競爭優勢何在?曾毓群羅列說,①完善的研發體系,全面的技術優勢;②突出的市場地位,顯著的規模優勢;③高素質的管理團隊,突出的團隊優勢;④深度的產業鏈合作,強有力的整合優勢;⑤嚴格的生產質量體系,安全可靠的產品優勢。

日韓電池迴歸中國了嗎?CATL們勝算幾何?

這五點,在PK中國動力電池對手時,確實條條都是殺招,在面對外資動力電池企業時,比較突出的還是當前的市場地位,以及產業鏈的整合。

不過,俱往矣,數動力電池,還看補貼後。補貼潮水退去後,中國動力電池企業的市場地位是如同沙丘之上的大廈般傾覆,還是露出已經打下的堅實地基,唯有時間能告訴我們。(完)

《電動汽車觀察家》提供電動汽車行業的真實信息和誠懇意見,由電動汽車媒體界資深從業者邱鍇俊原創。邱鍇俊曾任第一電動網CEO和主編。更多電動汽車資訊,請點擊微-信右上角“+”,搜索公眾號“電動汽車觀察家”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