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背簍檢察官」日記」之:背著高科技尋找公益訴訟線索

「新時代“揹簍檢察官”日記」之:揹著高科技尋找公益訴訟線索

「新時代“揹簍檢察官”日記」之:揹著高科技尋找公益訴訟線索

《法制日報》政法·司法版近來開設“新時代‘揹簍檢察官’日記摘抄”專欄,通過摘抄重慶市黔江區檢察院幾位“揹簍檢察官”的日記,講述他們3年來有溫度的司法故事。

這期日記講述的是:《揹著高科技尋找公益訴訟線索》,由重慶市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處處長朱剛點評,敬請持續關注。

「新時代“揹簍檢察官”日記」之:揹著高科技尋找公益訴訟線索

「新時代“揹簍檢察官”日記」之:揹著高科技尋找公益訴訟線索

新時代“揹簍檢察官”日記之九

《揹著高科技尋找公益訴訟線索》

日記主人:潘珂

黔江區人民檢察院駐濯水檢察室主任

6月20日,晴。

「新時代“揹簍檢察官”日記」之:揹著高科技尋找公益訴訟線索

「新時代“揹簍檢察官”日記」之:揹著高科技尋找公益訴訟線索

“檢察官,我們上游那個河道水特別臭,水都發黃了,你們管不管?”一次,我們揹簍進村時收到村民舉報:某飲用水源上游河道出現水體發黃、發臭的情況。我立刻意識到,這是一條重要的公益訴訟線索。

開展公益訴訟,是檢察院重要的職能職責。自2017年7月起,收集公益訴訟線索,成為檢察室日常工作之一。我們也就時常背個揹簍,向老百姓打聽線索。

“你們莫雨後來,都沖走了,要等天晴了以後過來。”村民說。

為了“抓個現行”,我和工作人員等了幾個晴天,揹著揹簍,裝上執法記錄儀和航拍無人機,一路嗅著臭味沿河而上,從水泥道踏上泥土小徑、從開闊河岸轉進山間密林,終於找到汙染源——一處排汙管道堵塞,造成生活汙水溢滿,直接排到河道內。

這是5月中旬一個難得的大晴天,可站在這裡的感覺不太美妙——暴曬後的生活汙水彷彿“生化武器”,臭味一股腦兒衝進鼻腔,令人頭腦昏沉。

根據處置流程,我們先找村幹部瞭解情況,他也是這段河道的河長。令我沒想到的是,村幹部抓了抓頭說:“這應該是達標的吧。”

看到村幹部推脫,我沒接話,從揹簍裡面拿出一個紙杯,彎腰從河道里面舀起一杯水,遞到村幹部面前,問他:“那你敢不敢喝一口?”

杯子裡面的水泛黃發臭,映著潔白的杯壁,更顯渾濁。村幹部忙搖頭:“這個啷個能喝嘛!”

「新時代“揹簍檢察官”日記」之:揹著高科技尋找公益訴訟線索

「新時代“揹簍檢察官”日記」之:揹著高科技尋找公益訴訟線索

我和工作人員從揹簍裡面拿出執法記錄儀、筆記本電腦等設備現場取證,又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航拍無人機,對河道進行航拍。

幾天後,院裡向相關部門發出檢察建議。一個月後,我們再次來到汙染源查看整改情況。從上游水溝裡排出的水裡還有少許泡沫,但已經沒有臭味。我們又沿著一層一層的植物處理塘往下走,下游的流水已經和正常河水沒什麼兩樣了。

回訪時還出現一個小插曲。

當我從揹簍裡面拿出無人機,準備航拍河道時,一些圍觀的群眾驚奇說:“揹簍裡面還有這個好東西嗦。”

見群眾感興趣,我藉機做了個宣傳:“維護長江生態環境是檢察院的重要職責,鄉親們都要注意了,亂排汙水要不得,禁漁期連釣魚都不行啊,電魚、毒魚要坐牢,我這個無人機啥都能發現。”

從今年起,到我寫下這篇日記為止,檢察室已移送公益訴訟線索20餘條。

日記點評朱剛

重慶市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處處長

2017年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修改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的決定,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正式建立。作為一項全新的檢察職能,線索發現難、調查取證難是擺在檢察機關面前的兩個難點。

如何圍繞重慶市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一點兩面”工作格局要求,積極培育公益訴訟等檢察業務增長點,派出檢察室的作用不可或缺。發揮好檢察室貼近群眾生活、熟悉辦案環境等天然優勢,有力破解公益訴訟辦案兩大難點問題,“揹簍檢察官”的做法無疑提供了一種可複製的工作模式。

▼▼▼

黔江,地處重慶東南武陵山腹地,90%以上是山地,73%的人口是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

揹簍,黔江山裡人祖祖輩輩出行的必備。

2016年的一天,大山裡突然來了兩個人,他們穿著筆挺的制服,卻揹著與山裡人一樣的揹簍,但揹簍裡裝的不是蔬菜、糧食、農具,而是書本、打印機、筆記本電腦、插線板、徽章。

他們說自己是檢察官,坐下來就問家裡幾口人,跟別人有矛盾沒有,村裡有啥不平事沒有……

慢慢地,山裡人開始數著日子盼著這些沒有架子的檢察官到家坐一坐。

再往後,山裡發生了很多故事和變化:周家與楊家化解了存在多年的土地糾紛;龐大姐打官司心裡有底了;留守兒童知道怎樣防範壞人騷擾;再也沒人敢往小溪裡排糞水了……

他們就是重慶市黔江區人民檢察院駐濯水、石會檢察室的檢察官。3年來,“80後”檢察官潘珂接過退休檢察官徐維新留下的揹簍,帶著一群“90後”幹警,走遍了轄區全部219個村居,將檢察工作延伸到大山深處,被山裡人親切地稱為“揹簍檢察官”。

“政法戰線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檢察官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肩負著重要責任,為了這份責任,“揹簍檢察官”不僅翻山越嶺走進了大山裡,更走進了大山群眾的心裡。因為他們背的不僅是法治、公平、正義,更是對大山裡群眾的深情、關懷、幫扶。

用心、用情,才能贏得人心。德潤人心,法安天下。

「新時代“揹簍檢察官”日記」之:揹著高科技尋找公益訴訟線索

「新時代“揹簍檢察官”日記」之:揹著高科技尋找公益訴訟線索

來源 | 重慶檢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