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歷史中,朱元璋的兒子朱棣到底是一位明君還是逆子?如何評價朱棣?

痛了丫可痛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1402年-1424年在位),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號永樂。朱棣生於應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後被封為燕王。在被封為藩王並在北平(今北京)紮根之後,多次受命參加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加強了他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建文帝即位後採取削藩政策,朱棣感覺到了危險,便發動靖難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1402年在南京稱帝,開啟了他的皇帝歲月。

朱棣一生功績顯著,在他統治下的明朝無論文治武功都是很強大的。他統治的時代史稱“永樂盛世”。政治上,改革機構,設立內閣;軍事上,他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今越南),並在東北設立奴兒干都司、在西北設立哈密衛等,維護了中國版圖的完整;外交上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加強了中外友好往來;他還派人編修《永樂大典》、修建紫禁城,並在1421年遷都北京,開始了明朝盛世的時代。


以上是朱棣的主要功績。站在中國歷史的角度看,朱棣是一位明君,因為他開啟了自唐朝盛世700年後的又一個盛世。但站在朱氏家族來看,他卻是一位逆子。朱元璋生前確立朱標為太子,可惜朱標英年早逝,朱標的嫡長子也英年早逝(悲哀),朱元璋便把皇位傳給了朱標次子朱允炆。這也引起了以燕王朱棣為首的各位藩王的不滿。在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時,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了大明皇帝的寶座。在傳統觀念看來,朱棣不安分守己,沒有好好鎮守自己的領地,卻發動奪取皇位的行為是不光彩的。但朱棣的即位卻有利於當時明朝的國情。太子朱標以及他的次子朱允炆的性情都與朱元璋大大相反,性情溫文爾雅。若讓他們接管明朝事務,在當時蒙古勢力仍然強大的情況下,是不利於明朝的平穩發展的。朱棣五次親征蒙古,打殘蒙古勢力以及其他豐功偉績證明了朱棣是有能力穩定明朝政局並且實現明朝盛世的。


植得愛i


我可以很肯定的回答,朱棣既是一位明君也是一個合格的兒子。

朱棣在位期間,先後五次率兵北伐,消滅殘元勢力,安定北方邊境,最終病死於第五次勝利回師的路上,可以說朱棣真正做到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開後世君王之表率。朱棣北伐蒙古,南征安南,派鄭和七下西洋,宣揚明朝國威,縱朱棣一朝,來北京朝貢的國家超過六十個,受大明皇帝冊封的國家三十餘個,可以說,朱棣用自己的能力詮釋了什麼是“不怒自威”,什麼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在很少發動對外戰爭的情況下令很多國家甘為明朝附屬國,這種民族自豪感,我認為比那些用千百萬人的生命換來的更有意義。能讓敵人不敢主動侵略甚至甘願俯首稱臣,這才是真正的強大,朱棣便做到了這一點。但朱棣的成就也絕不僅僅是對外政策上,在對內方面,朱棣採取了疏通運河,獎勵耕種,減免賦稅等措施大力發展民生經濟。所以我認為,朱棣文武全才,寬嚴並濟,知人善任,用兵如神,是難得一遇的明君。



至於說他是逆子的這種論點更是可笑,要知道他篡的是他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又不是篡朱元璋的皇位,何來“逆子”一說?況且朱元璋在位期間,朱棣很本分的駐守北京,在燕地盡職盡責的防禦蒙古人,從沒做過任何僭越之事,“靖難之役”之前,朱棣是一個很合格的藩王,他完美的完成了朱元璋當年分封他們到各地為王,為朱家守江山的美好願望。不得不說在朱元璋眾多兒子當中,朱棣最像他,太子朱標仁孝,性情太軟弱,其他的兒子大多都沉迷酒色,幾乎都是庸俗之輩,只有朱棣最勤於政務,在封地腳踏實地的為大明朝盡心盡力,也為大明朝立下赫赫戰功,朱棣的身上散發著非比尋常的膽識與氣魄,所以朱元璋將大明最重要的燕地交給朱棣,又給他娶了大明第一開國功臣徐達的長女為王妃,可見朱元璋很器重朱棣,而朱棣也沒有辜負朱元璋的厚望,因此對朱元璋而言,朱棣應該是他最為自豪的兒子。



當然了朱棣篡權並誅殺了很多建文舊臣,這是他一輩子也洗不掉的汙點,如果朱棣是一個普通人,那麼他殺了這麼多人,一定會受到後人萬世的唾罵,但朱棣是一個君,所有對他的評價都不能僅僅站在“家”的角度而要站在“國”的角度去看,尤其是在封建時代,這種時代的侷限性,思想的侷限性決定了如朱棣這般有野心,有能力成為一代雄主的人在通往權力頂峰的道路上一定會有很多犧牲。而且朱棣造反實在是朱允炆逼的,如果朱棣真的早就有造反之心,那麼他不會等到北平被朱允炆派來的人接管之後再起兵,更不會等到自己的部隊被朱允炆藉口調走之後再起兵,歷史上有自己的大本營被別人佔了,部隊被別人調走了再發動叛亂的嗎?如果有那也只有朱棣一人而已,再看看朱棣起兵後的幾次作戰,很多次都是打了敗仗,自己還差點被殺,從北京打到南京,雖然只用了四年,但卻多次險象環生,這種狼狽真看不出來像是蓄謀已久的,更像是倉促起兵。



所以我認為朱棣是一位明君也是一個合格的兒子,他既做了一個君王應該做的,也做了一個兒子應該做的,不管是為君為子,他都無愧於家,無愧於國。

我是鹹魚,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鹹魚閒聊


這其實是兩個問題。

為人子,朱棣不是逆子!

1、朱元璋在位的時候,朱棣沒有做過逾矩的舉動,包括太子朱標還在的時候,朱棣一直都是尊父敬兄的。

2、建文帝朱允炆是朱棣侄子,在輩分上,低朱棣一頭,按照祖宗家法,長輩收拾晚輩,是理所當然的。只不過朱棣是逼得侄子下落不明而已。

所以說,朱棣不是逆子!


為人君。朱棣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帝王之一,比清朝自詡十全老人的乾隆要牛逼得多!

1、六次親征漠北

我國曆史上,馬背上的皇帝不多,親自衝鋒陷陣的皇帝更少,而親征大獲全勝的更是鳳毛麟角。

朱棣恰恰就是鳳毛麟角中的一個!而且是馬革裹屍,崩殂於親征途中。

朱棣六次北征,每次都深入漠北腹地。

2、開創天子守國門

朱棣遷都北京,開始了中國歷史上最硬氣的一個朝代,國度就在長城關隘口附近,基本上處於一線了。

3、鄭和七下西洋

鄭和艦隊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航海艦隊。鄭和七下西洋,把明朝國威宣揚到了非洲沿岸。

4、《永樂大典》

永樂大帝不是吹的,盛世鉅著《永樂大典》,其影響力和珍貴度,遠超清乾隆時期的《四庫全書》。


不得不說,朱棣真心是牛逼!儘管有誅殺大臣十族的汙點,但是絲毫不影響朱棣的偉大成就!


志軍翔宇


感謝悟空問答邀請!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通過靖難之役奪取侄子的皇位登基為帝。要說是明軍還是逆子。要看以什麼身份來看待。

作為朱元璋的兒子,燕王朱棣比較本分,沒有出現忤逆父親的行為,之所以朱元璋沒有立他為皇帝,這主要是因為不是嫡子,但是朱元璋非常喜歡他這個兒子,因為朱棣最像他,但無奈祖宗規矩,無法立為太子。朱元璋在世時朱棣本本分分做自己的王爺還算是孝子。

朱元璋死後,朱棣起兵造反從他侄子手中奪取政權,從這一方面來講有點不太地道了,俗話說帝王家從來都是沒有親情的,這也算是屬正常,帝王能者居之。朱棣當皇帝以後,亦可以說是一明君。為了穩固統治將南京遷都北京,五次征戰蒙古,政治上加強皇權,設置內閣,改革吏治。文化上編撰永樂大典。

總之朱棣算是一位名君,逆子到說不上。畢竟他是在朱元璋死後才起兵造的反。

歡迎大家在評論中發表自己的見解,我是小海,記得關注哦!


小海說說


朱棣到底是明君,還是逆子。要看什麼人來評價。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朱棣舉事成功前,他無疑是逆臣賊子。畢竟從合法角度來說,朱元璋早就立朱標為太子,在朱標死後,又堅持讓孫子朱允炆做皇位繼承人。



朱元璋不死,朱棣也沒膽量舉事。畢竟自己的威望比不上自己老爹。但跟侄子朱允炆相比,自己又是在政治軍事上要勝一籌。即便朱允炆不削蕃,朱棣也會有別的藉口來舉事。

而後在看朱棣奪取皇位之後的成就,光遷都北京就足以彪炳史冊,天子守國門,面對的還是為患上百年的蒙古騎兵。想想南宋,為了避開蒙古鋒芒,遷都杭州,苟延殘喘於半壁江山。改被動為主動,這樣的氣魄才像一個君王該有的王者風範。

站在歷史長度來看,朱棣夠格為明君。再者,歷史本就由勝利者書寫。他若失敗,就是釘在恥辱碑上的典型反面人物。


朕的心疼


朱棣的功遠大於過,說朱棣是逆子的無非是說他篡位誅殺了一些大臣。但是朱棣也殺了北元的不少人,保護了老百姓不受蒙古的欺凌。如果建文帝上位的話估計沒有朱棣這麼硬氣,當時朱元璋為了孫子朱允炆的統治殺了多少的將領,守邊疆的正是和成祖和寧王。

朱棣是不是逆子其實已經不重要了,他開創了永樂盛世,這才是硬道理,就像李世民,也不是沒罪過,只是功遠遠大於過。

說實話,中國古代有幾個皇帝比得上朱棣,文治方面,他下西洋,修永樂大典,哪個不是花錢的事,就算花錢了,也有永樂盛世的威名,武功方面,平安南,親征漠北殺敵,朱棣本來就是北方和蒙古人打來打去的,可不像他的昏庸後代那樣過去走個模式而已。


三拳看電影


首先這是一個“國”、一個“家”兩個概念明君和逆子並不衝突。

其次朱棣統治下的明朝來到了鼎盛階段,他是明君是沒有什麼可質疑的。



我們重點討論的就是朱棣到底算不算是逆子。

逆子是指忤逆不孝的兒子。

朱棣從洪武九年就藩北平開始,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兒不花,並曾生擒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等,很好的完成了父親交給他的任務,在這期間也一直沒有不和制度的行為。

朱元璋晚年猜疑心理極重,對開國功臣進行了大規模清洗。但是從始至終對燕王朱棣都很信任,這一方面原因是虎毒不食子,另一方面也驗證了朱元璋對他的信任。

從這兩個角度來說,燕王朱棣並不能算是逆子。

至於後來朱棣造反,雖然有他自身的主觀因素,但是更多的還是因為建文帝殘酷的削藩政策造成的(並不是說削藩不應該,而是說他削藩政策過於激進,有待商榷。)。


吳勘


朱棣(di)我認為是一個明君並非逆子,因為他造反是因為活命,每個人都有對幸福生活的渴望,突然有一天大侄子當了皇帝要把自己的家給抄了,你說這叔叔能不上火?我看著都上火🔥更別說是朱棣了。



再說這個皇位為傳給朱允炆確實有些彆扭,因為在朱元璋的晚年朱棣的的三個哥哥都去世了,就這樣朱棣滿心歡喜以為朱元璋能把自己立為太子,但事與願違朱元璋把朱標的兒子立做太子繼承皇位。

朱允炆登基做了皇帝,他的威望確壓不住這些擁兵自重的叔叔,於是接受大臣的建議除掉他們,這樣一來終於引爆了朱棣的怒火,小屁孩一個我看你有什麼大能耐,“靖難之役”就這樣開始了,最後朱棣奪權成功做了皇帝而朱允炆失蹤。

所以說朱棣並不是逆子,這一切都是朱元璋一手造成的,以為這些叔叔會關心愛護自己的大侄子,殊不知在權利面前血緣關係也不好使。

朱棣1402年即皇帝位,年號永樂。

和大多數明君一樣,朱棣也是努力恢復社會生產修運河、開軍屯、鼓勵開荒等措施讓永樂時期的賦役達到了明朝之最。

同時他還命解縉主持編著《永樂大典》這為中國的歷史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讓很多古籍都得以保存下來,這部鉅作收錄了從先秦到明初的各種書籍,共計一萬一千零九十五冊,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七卷,三億七千萬字全部手寫,都說盛世修書此言非虛。


永樂十九年遷都北平這也是朱棣做的一項重要事件,他的目的是震懾蒙古,同時更好的控制東北地區,南下也有非常便利,這樣更有利於全國的統一。

永樂年間朱棣派鄭和七次下西洋,讓外國見識到了來自東方的大國魅力,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更確切的說是帶動了西方的發展進步,真正實現了萬國來朝。

內閣制度也是朱棣建立的,他沒有朱元璋能幹又不能設立丞相,所以就建立了內閣制度。內閣制建立之初很好的協助了皇帝處理政務,但是到後期文官集團壯大卻給明朝帶來了滅頂之災。

總結來說朱棣應該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明君,雖然他的皇位是自己造反得來的,但是歷史上圍繞著皇位的爭奪戰比比皆是,至高無上的權利是誰也無法抗拒的。


一門土炮


首先,朱棣,這個人是個全能型英才!

朱元璋,從一個底層窮苦老百姓逆襲到大明帝國開國皇帝,這可是絕無竟有的曠世英才!他的兒子很多,共有26個兒子,有能力的很多,但是在這26個!兒子裡最有能力的最像朱元璋的,可謂文韜武略全才,胸有大志的兒子就是燕王朱棣,早年被朱元璋封到燕地即是燕王,朱棣在自己的封地裡多次北伐攻打元朝殘餘勢力。

朱棣各個方面都有像他父親朱元璋的地方,朱棣還是個很好的演員,從影視劇裡朱允文開始削蕃,朱棣的哥哥們都被削掉兵權,或則全部被朱允文逼死!而輪到朱棣時開始裝腔作勢,迷惑中央派來的官員,和監軍!他是那麼的輕鬆騙過所有人的眼睛,暗度成昌的陸續集結部隊,,來和他的侄子決戰!

如果說朱標沒死!也許朱棣也許不會反攻南京留有口實,但是歷史恰恰在關鍵時刻留給朱棣這此難得的上位機會。他當然不會放過!

其實,在劇情中說到朱棣打開南京城之前,朱允文把朱元璋留給孫子的精囊打開後是袈裟,木魚!這說明,朱元璋早就清楚他死後,朱棣肯定是要做皇帝的,這只是時間問題。

所以說朱棣一定是千古一帝,曠世明君!

在他主政期間,發展生產力,編修“永樂大典”

派鄭和下西洋的偉大航海技術,比歐洲提前下海旅行!如果換做他的侄子跟本做不出這些永載史冊的大事的!

朱棣千古一帝!曠世英才!

要說朱棣是忠臣還是逆子!毫無疑問肯定是明君一位!



北風之神529


朱元璋通過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消除了將軍大臣起兵奪權的隱患鞏固了政權。他吸取了宋元兩朝皇室宗親軟弱無力不堪禦敵的教訓,決定分封自己的兒子為藩王,各掌一方兵權,各藩王在自己的屬地內掌管軍政。

而在朱元璋分封的諸王中,燕王朱棣多次出塞征戰,屢立奇功,所以朱元璋十分器重。以此看來朱棣並非逆子,反而深得朱元璋喜愛。

只是等到建文帝繼位後看這位叔叔權利太大,手握重兵,決定削奪燕王兵權,朱棣才決定爭奪王位。也正是因為朱棣深得民心和軍心,才得以實力不斷壯大,最後攻入京城。

朱棣在位時,政治上改革機構設置內閣,對外五次親征蒙古,復安南,同時在南北各方設置相應的機構,鞏固了邊防,維護了中國版圖的完整。其也重視生產技術改革,大力發展經濟,使得手工業、冶礦業十分發達,同時發展造船工業和製造業,多次派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友好往來到其他國家發展貿易往來,促進國內發展,加強對南海的經營,向世界顯示大國力量。還命人編修《永樂大典》,《永樂大典》是我國古代編纂的一部大型類書,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疏通大運河,加強南北來往商貿。



所以朱棣開創了另一個盛世,對於歷史發展有功,至少是功大於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