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寧夏公務員面試熱點:高考後撕書,是「狂歡」還是盲從

【熱點背景】

2018高考結束,考生們撕書的照片又出來了,意料之中,也有些失望。一旦被“儀式感”綁架,不加思考地遵循,就變成了盲從。而盲從的結果則是失去了“儀式”本來的意義,呈現出毫無變化、毫無新意的機械性重複。

【綜合分析】

高考結束,考生們撕書的照片又出來了,意料之中,也有些失望。朋友圈裡有人說,這表明學生們深知應試教學無用,只是為了高考虛與委蛇,我想對這位朋友說,您可能想多了。作為一名同樣經歷過撕書等陣仗的前考生,我以為,那種有明確主張、用撕書“抗議”教育體制弊端的學生就算有,也是比較少的,很多考生在大考後撕書,只是因為不想錯過一場難以複製的“狂歡”。

2018寧夏公務員面試熱點:高考後撕書,是“狂歡”還是盲從

還有一種是對內心弱點的盲從,半是源自追逐“罪惡的快感”,半是源自“法不責眾”的自我寬宥。大考後“無法無天”,老師家長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社會輿論也比較寬容,輕易被這種“機會”誘惑,足證意志力薄弱,遇事就容易激發出人性之惡。用堅強的意志力和清晰的判斷力去抵制惡念,則是教育應有之義。

近幾年的教育改革呼聲和高考出題方向,都體現出人們對青少年培養創新思維、獨立意識的重視。不過,僅從撕書之類“儀式”的頑固程度來看,欲實現這一教育理想還任重而道遠。

2018寧夏公務員面試熱點:高考後撕書,是“狂歡”還是盲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