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風雲錄(一)

前言

本文是在2016年,作為一篇知乎答題寫的,題主當年問的是“如果把德雲社的事寫成武俠小說,會是什麼樣?”當初,我也是閒的,就抱著寫到哪算哪的心態,洋洋灑灑寫了也有幾萬字,嗯,還差一百萬字就截稿了,當然,作為郭老師的忠實粉絲,我也是深得怹老人家挖坑之精髓。近日欣聞閻鶴祥先生要把郭老師及德雲社的事編成評書來說,期待之餘,搬出這篇前文戲作,一來是蹭個熱度,二來,也是拋磚引玉,三來,也想把這坑刨開看看,是不是還有深挖的可能?

閒言少敘,書歸正傳!

德雲風雲錄(一)


郭德綱三進北京,本一心想做那朝庭鷹犬,正所謂學會文武藝,貨賣帝王家,就想混個正式編制,偏偏無人賞識,四處碰壁,最後只得在街頭打把式賣藝,混口飯吃……

把式把式,賣的是份力氣,不光是靠腿,主要還得靠嘴。想郭德綱打小練基本功,評書開蒙,唱過評戲說過相聲,說學逗唱,蜂麻燕雀~十八般技藝自然是樣樣精通。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總會發光,是爺總會成角,茅坑拉屎臉朝外的漢子總有一天會坐上抽水馬桶。不幾日,郭德綱在天橋一帶已然是小有名氣。引得一些同樣想做鷹犬而不得的好漢紛紛來投:頭一條好漢生得身長八尺、腰闊十圍、面圓耳大、鼻直口方,面龐白淨,為人性如烈火,好打抱不平,江湖人稱王白麵,王玥波,日後在評書界那也是響噹噹的人物。他是郭德綱在北京天橋別開天地,另創乾坤的第一個搭檔,也是他們各自的江湖生涯中,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很重要一個時期。

德雲風雲錄(一)


後來,郭德綱成了一派宗師後,每每回憶起那一段難忘的時光,總會感慨神傷,最好的兄弟,為什麼總是不是陪到最後,“我最愛的人,卻傷害我最深……”王玥波:“你別唱了,我插你哪了?”~

想當年,郭德綱比王玥波大幾歲,在分錢上,總不想佔他便宜,哪怕說自己明明恨不得把一塊錢拆開來當十塊錢這麼花,兄弟只要說一句:今天開心,咱們把這錢就吃了吧!郭德綱也絕無二話,再難,他都沒有向王玥波開口借過一分錢。這是後來王玥波在自己的鏢局裡跟眾嘍羅講起“少年勇”的時候,提到的,他同情郭德綱,佩服郭德綱,甚至一度同仇敵忔,與朝庭鷹犬作對。但歸根結底他是個“只圖安逸”的人,他有俠客的能耐,但就一心做個保鏢的“達官”,他有俠客的肝膽,但處處是人情和麵子在那裡摁著他,拘著他……

所以,他從來就不是郭德綱的人,不是德雲社的人,不是相聲大會的人,他是友,是師,是兄弟,更是過客~

馬蹄達達,拂石坐來衣帶冷,踏花歸去馬蹄香...

在王玥波搭檔郭德綱後,另一位長者閃爍著智慧的目光,在暗處打量著他,就這麼一個肩膀高一個肩膀低斜著,這一看不打緊,引出來一段血風腥雨,相聲界自此後要改天換地,另創乾坤!

如同梁山好漢差不多都是叛逆,都是強盜,都被體制拋棄一樣,郭德綱與那些江湖好漢們一起組建的“北京相聲大會”,打從根上說就是與“體制”為敵,正如梁山的存在,有了朝庭體制的昏庸無能黑暗,才有了梁山好漢們的“替天行道”,宋江的替天行道歸根結底是為了“投誠”,為了“天”能夠看到他和他的兄弟們的能量能夠賞識他們,收編他們,自此光宗耀祖,我是某某的弟子……

反觀郭德綱以及相聲大會那些人,一開始難道不是這樣嗎?“反對”不是目的,“編制”才是王道。

遺憾的是郭德綱最終沒有機會成為宋江,而梁山不走投降路線的後果,終於在“德雲社”身上爆發,當然這是後話!

如果說,梁山最革命的是林沖的話,那麼北京相聲大會最革命的其實不是郭德綱,他叫張文順。

德雲風雲錄(一)


張文順的出身帶有傳奇色彩,他是新中國成立後北京曲藝團第一科的學員,大學生的底子。那時候,大學生,了得嗎?好傢伙,那不是狀元,也夠個探花。張文順,張探花,“你本是官宦後,上等的人品”根正苗紅,前途無量,同期的李金斗,王謙祥,那在張探花面前都是小屁孩,這些位後來都成了朝庭的紅人,身披大紅袍,腰插紫金刀,出來進去,人都夠個“俠”字。

張文順呢?到最後卻落得個在車站碼頭測字看相:“大嫂子,你是不是想往前走一步?”一句話,愣是能把人娘們說得是淚如雨下。半仙的能耐,寧彎肩膀不彎腰的品格!卻落得算命的下場,相聲演員最瞧不起,最看不上的職業就是算命。張文順,張探花,愣是落得這般田地,為嘛?

林沖最後風雪山神廟,逼上梁山,是因為體制看上了他的娘子。

據說,張文順也差不多,“體制”不允許他娶心愛的娘子。

“玩去吧,孫子。”那時節,他的肩膀還沒彎,他的腰挺得筆直,如同一杆標槍。

為了愛情,他背叛了體制,從此策馬江湖……也許,郭德綱的落魄讓他看到了自己。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何不另開天地,自創乾坤,揚名立萬,替天行道。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偉人把救國的目光放在了農村。張文順和郭德綱將拯救相聲的大旗插在了小劇場。從廣德樓到北京相聲大會再到德雲社,班子越來越大,名聲越來越響,隊伍也越來越壯大。

我總在想,如果那時候,“體制”能夠採取合作,收編的態度,給郭德綱一個“銀飯碗”,給德雲社一個建設“和諧社會”的舞臺,郭德綱是否會動心?事實是,他確實動心了,可惜,朝庭那位死得太早……高俅童貫之流又一直把持著朝政。時也,運也,命也!

而張文順,尤如林沖,早就看透了這黑暗的體制和官場。據說,他在聽聞某領導要封殺德雲社時,欲出頭,行江湖手段要了結此事,性情之烈可見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