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好人」並不代表「聖人」

前幾日去看了大火的《芳華》。電影時長兩個小時,卻彷彿帶我們走過了一輩子。影院裡許多老年人唏噓感慨甚至落淚。這部片子讓他們回憶起自己年輕時的歲月,然而,比歲月更珍貴的,是那段一代人永逝的青春和芳華,就這樣掩埋在歷史的車輪中。只能通過回憶拾起一枚枚碎片,拼湊起那個人是物非的昨天。

然而電影中最讓我欣喜的是黃軒。這個默默無聞帶著書卷氣的演員將林峰這個角色詮釋得淋漓盡致。包括他幫助文工團日常事務的熱心,對林丁丁表白時眼神裡的急切炙熱,被調離去部隊時的無可奈何,打仗時將戰友奮力從沼澤里拉上來那一瞬間的悲喜交加五味雜陳……這一系列的精彩表現都不得不讓人感慨他日益精湛的演技。他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將觀眾帶入了那個黑白色調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體味那個年代的悲喜人生。

《芳華》——“好人”並不代表“聖人”

但是電影中有一段讓我印象尤為深刻。當他忽然對林丁丁表白,解釋他之所以把去學校的機會讓給別人,並不是因為別人比他更需要這個機會,也不完全是為了文工團的大小雜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工團裡有他深切暗戀著的人——林丁丁,這個第一次唱《一條大河》就深深刻在自己心上的女孩。像所有戀愛中的人一樣,他聽到鄧麗君的情歌就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的那段羞澀的暗戀。甚至情緒激動之下抱住了林丁丁。

這一幕剛好被路過的其他人看見,直言是林丁丁勾引林峰在先,不然“像林峰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做出這樣的事來?”林丁丁在又羞又惱之下告發了林峰,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還添油加醋地誣陷林峰說他對自己意圖不軌。

這次告狀是林峰命運的轉折點。自此,他的命運急轉直下,生活環境由溫馨和睦的文工團變成槍林彈雨如同地獄般的戰場,經歷九死一生後,失去了一條胳臂。十幾年後因為三輪車被扣押的事情主動給人送煙求和甚至大動干戈。生活貧困潦倒,孤苦無依。

《芳華》——“好人”並不代表“聖人”

劉峰的悲劇讓人唏噓不已。一切的根源都在於那次衝動的表白。那次表白和行為使得許多人無法理解,尤其是林丁丁。他們無法想象,一個像雷鋒一樣大公無私的,完美無缺的人,怎麼可能做出這等事來?彷彿林峰只能是他們印象中的那個清清白白,隨叫隨到,為大眾服務的“萬金油”,就像蕭穗子所說的:“大家無法想象這個團體沒有了林峰會怎樣,他所做的一切好事都被看作是理所應當。”

擔負著這樣一個人設,他的任意一個小缺點都會被放大無數倍袒露在眾人面前,他的七情六慾就像潔白無瑕的白板上的一個黑點,是那麼吸引眼球,鮮明奪目。

我不由得想到了那個人際關係公式“100-1=0”。

一個人完全有可能因為某一次的失誤,其功績和成就被別人全盤否定。而這取決於他之前在眾人眼中的“人設”定位。太過善良的人,偶爾自私一次,會被人訓斥心術不正;相反,一向刻薄狠毒的人一旦做了一件善事,往往被人感恩戴德。

然而人性是複雜的。沒有純粹的善與惡。善惡作為矛盾的兩端,它們是對立的,也是統一的。統一於“人心”這個複雜的綜合體之中。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杆天平,承載著人性的各種優缺點,不過是有的人善的成分多一點,有的則反之罷了。

《芳華》——“好人”並不代表“聖人”

劉峰是個好人。正如何小萍所說的“是個頂好的人”。但這並不代表他是一個完全清白,沒有一點私慾的“聖人”。即使神聖如孔子和蘇格拉底,也免不了因私慾而陷入個人掙扎的時候。更何況只是一個普通人?

人們總喜歡憑藉著思維定勢去以一個人“先入為主”的性格去評判他(她)。因此往往會給一個性情本善的人捆綁了過多的道德因素,他(她)們一旦超越了這個界限,就會被人指責。所謂“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大抵是這麼來的。

那我們還有必要保持善良嗎?當然,而且必須。善良作為世間最寶貴的意識形態之一,應當持之以恆地堅守下去。善良本沒有錯,錯誤在於那些曲解了善良本義的人,那些任意踐踏和利用他人善良的人,那些仗著他人善良就在他們身上強加道德因素的人。正是這些人的存在,使得許多人想行善卻不敢行善,害怕“善良”作為一個標籤被永遠貼在自己身上。正確地看待善與惡,才是透析人性的關鍵。

《芳華》這部電影意蘊深厚,每個人物都可以作為一個視角來體會複雜人性和時代面貌。劉峰作為該劇的主人公,其命運更是值得人深思。但願劉峰的悲劇不要在現代社會重蹈覆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