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優待外國留學生?

很多年前,就聽說過一句話,一個城市國際化程度是否高,要看這個城市的外國人多不多?比如紐約,各個民族、各種膚色、各個人種、各個類別,都很多,那當然紐約是世界一流的國際化大都市。從中國來講,北京、上海因為著名高校多,外企多,遊客也多,外國人相對其他城市就多一些,但跟紐約之類還是沒法比。而象廣州據說黑人很多,應該是來務工的黑人多,說還有不少偷渡的,這點就很難作為廣州是一個國際化大都市的指標。比如我長呆的合肥,按說也不錯,還有著名高校,但外國人很少見。我辦學院的蚌埠,在安徽也算重點城市之一,幾年前我問過,好像註冊的外國人只有幾個,估計還很難出來溜達,那自然更難看到外國人,自然也就無從談什麼國際化。

如何看待優待外國留學生?

美國、加拿大和歐洲、澳洲等國的大城市,或有知名高校的中小城市,外國學生基本已很多,所以說都可稱為國際化城市了。而且那裡的外國人基本都是自己要求,甚至爭取去的,這說明那裡的教育和其他方面有吸引力、競爭力。當然去到那裡的外國人,夢寐以求的是當地的國民待遇,儘管根本沒有可能。當地學生的學費比國際學生都要便宜幾倍,其他福利外國學生更是沒有。如果要說外國學生比本國學生待遇還好,那簡直就是痴人說夢了。外國政府只會限制其他國學生進去,有幸拿到簽證去成的也是去送錢,當然也是為見世面、學知識,願打願挨,沒有抱怨的。

在網上看到一個這樣的事情,一個女孩的爸爸是開出租車的,給她餘了20萬塊錢,問她是給她結婚買房子用,還是留學用。後來她選擇的是去英國讀了兩年研究生回國了。把辛苦餘的20萬送給英國,一家人也沒有遺憾。

如何看待優待外國留學生?

中國現在也在大力吸引留學生,但一般高校還是相對較少。這種心情可以理解,要當國際領袖,要輸出自己文化,當然也包括為全人類解放做貢獻,引進一些外國人來學習是必要的。每個省,每個城市,每所高校,都希望通過增加留學生來增加自己的國際化氛圍。但問題有兩點,一是別的國家吸收留學生,都是收高額學費,比本國學生貴幾倍,我們吸收留學生,不但免費,還倒給錢,而且不少;二是別國吸收留學生,都比本國學生感覺低,至少不可能高,能平等已是最高理想,儘管也不可能,但我們國家吸收的留學生,卻比中國學生高人一等,不管他什麼膚色,來自哪裡,有沒有智慧、才華,家境如何,一律以高於中國人的待遇對待,在校園裡、社會上,享受著優越感,甚至一些一貧如洗的黑人或其它膚色的,都能冒充大款,騙得有些中國姑娘團團轉。此種現象,放眼世界,除了中國,還有哪裡能找到嗎?恐怕很難。

如何看待優待外國留學生?

崇洋媚外,不知道是不是中文裡特有的詞,但中國人至少已有200年在洋人面前昂不起頭,確是事實。現在中國說自己國力世界第二,但在對待外國人問題上是否拿出了第二的氣勢?中國是禮儀之邦沒錯,但互利,和國民平等,應該是國際交往的基本規則。儘管中國情況有點特殊,但處理問題的基本規則還是要努力遵守,至少應該往遵守的方向努力。否則恐怕要落個吃力不討好,貽笑大方的境地。做個正常國家,遵守發達國家(不發達國家也沒這個能力)對外交往的規則,應該是與國際接軌的重要和基本要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