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异性同住拼房是种怎样的体验,已经是潮流趋势了吗?

2017年末至今似乎是共享经济悄然兴起的时代趋势,从“共享单车”发行走红之后,“共享雨伞”“共享床位”“共享纸巾”等五花八门的“共享”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股共享热潮在我们身边悄然走来。

和异性同住拼房是种怎样的体验,已经是潮流趋势了吗?

共享时代悄然走来

共享经济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方便我们的生活,就像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之类,是为了解决我们在出行时遇到的种种问题,所以对于他们的兴起很多人都是抱着支持和看好的态度。

但是在这种共享经济吸引着大量资本的风口上,就有不少的公司打着共享的旗号推出各种乱七八糟的产品来吸引眼球,不仅对于我们的生活毫无作用,还有种哗众取众的感觉。

前段时间“共享床位”的概念被炒的火热,于是就有人顺势退出了“共享睡眠舱”,在大城市的部分写字楼里布置一些类似太空舱的床位,按时出租,虽然受到了一部分白领用户的好评,却在一段时间后被政府部门叫停,原因是安全监管不合理,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本以为这样一场闹剧就应该这样随风飘去,结果这边“共享睡眠舱”才落幕,这边广州又冒出来一家公司来了一个“共享酒店拼房”,让我莫名激动。

这家名为“与子同住”的公司产品名为“同住拼房”,顾名思义就是酒店拼房,这种类似于青旅的产品思维经过共享经济的包装和共享床位的炒作之后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真是意想不到。

粗略地去了解了下它的一个产品思维,说是为了解决单人出行中一个酒店床位空余,然后分享给另外有需要的人,顺带搞点社交属性。乍一看貌似是共享经济中的一员,但是共享经济的本质是将将产品的使用权的一个共享,这个同住拼房只是将空余的一个床位转租出去,说是共享酒店,有点勉为其难。

其次我担心的是一个安全的问题,共享经济产品都是社会化运营,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现在已经成熟的共享单车体系也面临着限制适用人群年龄以规避交通事故问题。上文提到的“共享酒店床位”其实我是蛮有槽点的,我倒是想看看这样一个本身设计就带有社交属性的东西,同时涉及到一个“睡”的动作的东西,如何不会沦为像“陌陌”一样的社交工具。

曾经VR也被人们认为是未来交互的潮流,却因为涉及色情和道德问题而逐渐冷却,如今越来越多的共享经济产品也来混脸熟,之所以对这个“共享酒店床位”的东西如此深刻就是想看看这个迟早要接触社会底线的产品到底能翻起多大的风浪。

哦,对了,忘了最近突然火起来却不见踪影的“共享女朋友”,作为单身狗的我还是蛮期待这个东西的,你想啊,有一天出门骑着共享单车,看见一个共享女朋友,拿用共享充电宝充着电的手机扫一扫,带着她一起去酒店拼房,完事用共享纸巾一擦,出门撑起我的共享雨伞,将身影埋没在风雨中,多好啊。

只不过,共享女朋友也许是个别人一厢情愿的意淫,也有可能是某些资本家正在思考如何炒作的商机,但是可以预见的是,这种看上去就是披上了共享经济外衣的拉皮条的活,注定是没有好结果的。

综合上述,你们怎么看目前流行的共享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