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便利店之前必看運營籌劃,值得收藏學習。

中國有句古話:“預則立,不預則廢。”就是說做事先要有準備,才能做好。開便利店也是如此,店鋪定位、市場分析等一樣都不能馬虎!

開便利店之前必看運營籌劃,值得收藏學習。

店鋪定位與形象

經營成功與否,除經營管理策略應用得當外,選擇適當的定位,也十分關鍵。良好的定位,配合正確的經營理念及強有力的商品結構,必使該店營業額達到預期的設想。

業態定位與商店定位

1、業態定位

零售業一般可以分為:連鎖商店、生鮮超市、大型百貨等,每一種商業形態的經營,必有其不同的商團及客戶群,選擇商店形態,開發不同的商業屬性。依目前便利店經營形態來區分,可分為獨立店和兩家或兩家以上所結合共同經營的連鎖店。

2、商店定位

商店定位就是指在有效且可以掌握的商圈內,針對不同的消費者的需求層次及消費形態,提供恰當的商品類別和屬性,以期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鮮明的印象

商店定位判斷,直接影響該店的業績,因此開店之前,就應做好判斷該區客戶群的屬性的判斷,調整商品結構,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在做商店定位時,應考慮經營者理念、財務能力、商店規模、競爭狀況、財務目的及商圈特性等因素。

顧客層次諸多變化都會影響經營業績,因此要經營便利店必須經常改變商品策略及經營方向。然而要怎樣依照區域特色,做深入商品策略及規劃,以確實符合消費者的需求,是店主應深入瞭解的課題。所以在選擇店址之前,務必將整個商圈特性調查清楚,究競屬於何種商業型態型態十分必要。再給予明確定位,才不致在商品策略的應用上有所失誤。

企業形象識別

一般而言,企業形象是指企業設計整體性的識別系統,將便利店的文化精神及經營理念,通過整體設計之圖案標誌、文字標誌,把自己獨特的風格與形象凸現出來。

如果將企業形象運用在零售業,則具體發揮效果的空間更為明顯,因為商店在市場上就擁有相當明顯的銷售空間,同時與顧客做最直接的接觸,所以對零售業而言,企業形象將更具有實質的意義。

如何使企業形象得以落實,單憑口號或標誌圖案絕對難以成功。尤其對零售業而言,擁有具體的銷售空間,所以必須充分結合商品與銷售能力,在企業理念的引導下,通過店鋪的有形效果,將整個企業無形與有形、外在與內在的企業形象魅力,有系統地呈現給消費者,才算是形成了零售業企業形象特有的風格

未來市場潛力分析

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生活習慣發生了不少的改變,因此銷售方式也隨之日新月異,經營手段亦不斷地出新。

便利商店的店址調查,必須深入瞭解該區市場現狀與未來潛力。良好店址的必備條件是指消費者易於經過、聚集,且具有特殊設施的場所,如商業辦公室大樓、文化圖書館、機關團體、經濟樞紐、交通要道、人口聚集地、大型社區等。

因此對於設店地點的考察,務必深入探討未來可能發生的變化,包括不同行業介入的可行性評估、所屬商圈地域的變動,交通動向、公共設施以及商業娛樂中心等的發展現狀。例如市區交通紊亂且停車不便,房租高漲且店面難求,人口密度又高,如果近幾年來,住戶分佈已逐漸發展至鄰近市區的鄉鎮,店址結構也隨之改變,造成開設於鄉鎮地區的店鋪,所得到的業績可能比市區還要理想的。

由於零售店的經營,受到店址因素影響很大,選擇具有市場潛力的地點,與零售店未來業績的發展休慼相關,所以在開店前,須注意如下三點:

(1)新的城區,預估未來的發展潛力,若要一年以上方能達到損益平衡點的地點,投資效率太差,應果斷放棄。

(2)選址時必須考察經濟發展與企業整體的長期發展,因此在開展設店經營計劃時,對於整個區域開店的店數、時機與發展順序均要統盤考慮,並配合外在的市場環境與公司資金現狀作出規劃。

(3)在開店時,從本身地點及經營條件出發,並避免在已經飽和的區域開店,而與同業造成商圈重疊的惡性競爭,以致兩敗俱傷;如果在未達飽和的區域開店,即使與同業商圈重疊,也可能形成既競爭又合作的狀態,相互集客擴大商圈

商品採購

(1)以區域性為中心,集結數家店鋪共同採購,以量限價,降低成本。

(2)依商團顧客的需求,提供較為完整的商品組合。

(3)採購品牌化的商品,每類商品皆販賣陳列第一、第二品牌,並採取多樣少量,如此不但可增加消費者購買率,並可充分利用陳列空間,增加商品擺設。

(4)注意各類商品的有效日期,力求保持新鮮及品質。

(5)建立銷售排行榜,銷售不良、緩慢的商品,予以淘汰,並推陳出新,引進暢銷品,列入排行榜加以考驗。

加入大型連鎖系統

加入連鎖系統,觀念與理念要正確認識,能與連鎖總部的運作同步配合,同時要有上進心,能利用總部所提供的經營技術,企業化的精神及管理來經營便利店。此外,瞭解連鎖經營的形態也很重要。

向何種方式轉型

(一)連鎖店

當今各行各業都認識到連鎖的重要性與連鎖的勢在必行,因而紛紛成立連鎖系統,以搶佔市場,獲取應有的利潤。

在商業升級的熱潮中,零售店是最典型的營業形態,因此商店連鎖化,乃大勢所趨,但是一個連鎖系統的運轉,務必要使營運品質、管理水準達到一定且一致的水平,並充分發揮其功能,方能達到連鎖的效益。

1、連鎖優點

(1)集中採購以降低進貨成本,這種以量定價的大量採購可壓低進貨成本,提高毛利,因而商品毛利將可比一般獨立店高,平均高25%左右。

(2)單一進貨可節省時間,不必浪費時問做價格的談判、補貨、訂貸、收帳以及瞭解顧客情況等事項,在節省時間之餘,可專心做好後面的管理工作。

(3)連鎖總部提供所有經營系統、商標以及經營技術,比自己獨立創業摸索,減輕時間及資金負擔。

(4)可運用大型促銷活動(如電視、電臺、報紙以及海報等),以提升各項促銷企劃方案知名度及迅速告知消費者,而增加業績。

(5)連鎖對商品的組合及情報資訊,且較易於快速掌握

(6)由於有連鎖店的經驗與專業人員的評估及市場調查,風險較低,獲利穩定,因此其成功率比一般獨立店高。

(7)由總部提供完善的教育訓練,從開張前的基礎實力店鋪營運、訓練工作、至開張後派督導人員定期至店裡指導,處理疑難問題,讓無經驗的加盟者,也能輕鬆開店創業。

(8)差異化商品不斷推陳出新,包括服務性商品及設備器材,以產品差異化區分市場來領先同業的競爭。

2、連鎖缺點

雖然連鎖店有總部中心協助輔導等諸多優點。對其弊端也不容忽視。

(1)連鎖系統對一致性要求十分嚴格,加盟店缺少自主獨立運作的空間。

(2)行銷策略無法隨小區域或特殊區域彈性運用。

(3)連鎖企業形象萬一疏忽或無法維護時,則全部連鎖店都遭受波及。致使生意一落幹丈,如某飯店的中毒事件或某飲料公司的黃樟素事件等,均將使整體連鎖系統受損。

(4)由於連鎖加盟都有合約約束,加盟店主如想將店鋪轉讓第三者,須經過總部同意,不可私自轉售。

(5)連鎖店對於區域性不同需求,所販賣的商品結構,調整彈性不高。

連鎖或加盟系統是因相互利益的結合所組成的行銷方式,除了解其特性之外,彼此必須互相溝通,合作無間,相輔相成,才能互相得利。

(二)獨立店

1、獨立店的優點

(1)獨立店彈性高,不像連鎖店受總部合約限制,而影響運作。

(2)容易建立感情。獨立店大多是店主自己經營,比較容易與顧客建立感情,而連鎖店因人員的流動及調動,較難與商圈的消費者建立感情。

(3)商品結構可以自由調整。獨立店由於店主有進貨的自主權;可以適時決定商品品種,滿足商團的需求。

(4)提供連鎖店無法做到的服務,如代客送貨、代繳水電費等服務,可增加店內實力。

(5)獨立店有其立足的條件,其彈性作業,是致勝的最大本錢,但如何運用及樹立店鋪形象,是獨立店經營者必須注意及加強的。

2、獨立店的缺點

雖然獨立店有不少的好處,但單兵作戰,立足競爭激烈的零售業,經營起來不免備感吃力,以下就獨立店的商品採購、銷售作業、庫存管理、促銷活動等五大方面,探討其單兵作戰的缺點。

(1)無法單一進貨;

(2)廠商太多以致無法憑單進貨;

(3)貪圖大批進貨的折價而致商品積壓;

(4)沒有商品配置規劃;

(5)清潔不佳;

(6)陳列雜亂元系統;

(7)倉庫存貨太多;

(8)缺乏登錄及管理;

(9)積壓資金;

(10)欠缺服務性商品;

(11)欠缺一致性;

(12)缺乏銷售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