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七號》之後,星爺爲什麼再也沒出演過電影了?

《長江七號》之後,星爺為什麼再也沒出演過電影了?

《長江七號》之後,星爺為什麼再也沒出演過電影了?

我只想說,現在所謂的“喜劇片”大多走的是八九十年代港片的套路,好多甚至連臺詞都不帶改的。包括但不限於周星馳的新作品。

回不去了,那時候真是黃金時代,衣冠南渡,電影產業方興未艾,只要有才華,就有機會。電影很多方面在那時候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極限,像洪金寶,憑空創造了一個殭屍題材的電影,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佩服,真的能夠不朽了。

《長江七號》之後,星爺為什麼再也沒出演過電影了?

那時候香港的笑星有許氏兄弟、五福星、麥嘉、黃百鳴、陳百祥、石天、曹查理……當中很多演員還身兼數職,能編能導。還有好多其他演員,影視歌多棲,但都在喜劇電影中都有出色的表演。

可以這麼說,那時候99.99%的香港電影都或多少帶有喜劇元素。

而周星馳,也不過是憑藉天時地利人和以及自身的才華而走紅的其中一員。

《長江七號》之後,星爺為什麼再也沒出演過電影了?

他確實很優秀。很多時候片荒,我就找他主演的作品翻看,百看不厭。

但他只是電影中的香港電影中的喜劇電影中的喜劇演員,他不是神。

喜劇電影在那個時候已經被壓榨得快絲毫不剩了。人的思維方式就這樣,社會矛盾也大體就那些,所有的喜劇結構和橋段,都快發揮到了極致。

《長江七號》之後,星爺為什麼再也沒出演過電影了?

到了現在,通過這麼多電影人的努力,一部《殺破狼3貪狼》包攬了大部分金像獎獎項,自娛自樂,自欺欺人。

單憑一個周星馳,能成為救世主嗎?

現在網上常常有這樣的文章,比如“《功夫》真的是一部被低估的電影嗎?”,然後再把《功夫》誇獎一番,然後說來說去,無非都是那些話。

《長江七號》之後,星爺為什麼再也沒出演過電影了?

我只想說,刻畫小人物的辛酸從來都不應該作為評論一部作品的標準,因為文藝作品就是小人物創作出來賺小人物的錢的工具,真正的大人物是靠這些作品來賺錢的。

把小人物塑造得精彩絕倫的人一抓一大把,譬如上面說的那些人。但真正能把大人物刻畫好的沒多少個,也沒多少人願意買票喜劇,在那時候已經被壓榨得快絲毫不剩了。。

《長江七號》之後,星爺為什麼再也沒出演過電影了?

那些讚美周星馳的人,只會說《功夫》被低估之類的話,以此來獲得大眾的認可。這是個低級的套路,先設立一個無中生有,大部人反對的觀點,然後再用自己真正的觀點去反駁它,以此來增強大眾的認可程度。

但他們從來不會說《西遊伏妖》、《美人魚》有沒有被低估。

事實上《功夫》從來沒被低估,我也沒見過批評它的文章,相反,很多電影以及周星馳本人,從來沒被低估,只有過譽。

《長江七號》之後,星爺為什麼再也沒出演過電影了?

一個演員能得到的,他都有了。當然,他也值得。

微博上一天天刷的張敏、鞏俐、邱淑貞等所謂“星女郎”,抱歉,她們最多隻能說是“晶女郎”。

真正的星女郎是黃聖依張雨綺,人們為什麼不刷她們?很明顯,她們遠未有晶女郎們的大眾認可度。

《長江七號》之後,星爺為什麼再也沒出演過電影了?

還有曾經有一段感情等等的話,創意都不屬於他。

以致他後來在西遊和美人魚中重複這個梗,我都會發一下抖。

把導演、編劇等等的創意和優點都加諸他身上,去造神,反覆去說一個有夫之婦和他曾經的那些事,最後的結果就是:

看完電影出場的觀眾說,欠他的電影票還了!

《長江七號》之後,星爺為什麼再也沒出演過電影了?

我承認周星馳確實是個非常優秀的演員,但他的才華真的未足以讓他的電影能承載更多東西,他未臻完美,更不是神。

我們可以欣賞他,但覺得他能在脫離了上世紀末那批優秀的電影人之後還能夠拍出超越他巔峰期的作品的話。我們會失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