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說》:不要成爲奇奇怪怪的大人啊

《少年說》是最近湖南衛視一檔關於青少年綜藝,它通過在十二所小學、中學搭建“勇氣臺”,以喊話的形式說出你的歉意,你的感恩,你的煩惱,你的真心話。它的內容可能讓你熱淚盈眶,也可能讓你啼笑皆非,但一切,都是真實的表達,如同大聲說出自己日記裡的小秘密。

《少年說》:不要成為奇奇怪怪的大人啊​ 反正,如同《小王子》,我覺得這其實是一個大人更應該看的綜藝。

“我愛你”、“對不起”、“謝謝你”,大概這三個詞可能就囊括人的一生吧。

我們總是忘記在最歉意的時候說“對不起”,忘記在最感恩的時候說“謝謝你”,忘記在最動容的時候說“我愛你”。 《少年說》:不要成為奇奇怪怪的大人啊​​我們總是缺少這樣的勇氣:在對方拂袖而去的時候,卻不能厚著臉皮;我們總是缺少這樣的時機:在忸怩不安的時候,而對方沒有等待的耐性;我們總是隔著很遠的距離:即使ta在身旁在眼前,卻不在一個世界和世紀。

而在我們小時候,我們難過就會哭、開心就會笑、有疑問就會說“為什麼?”;從不吝惜我們的讚美、不計較各自的對錯、也不害怕周圍的目光。《少年說》:不要成為奇奇怪怪的大人啊​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開始愛面子、開始編造謊言、開始唯唯諾諾不再據理力爭了呢?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更期待別人對自己的回報、更屈服於眼前的利益、更加畏畏縮縮不再稜角分明瞭呢?

我們在心裡埋藏了太多的秘密,關於愛情,關於親情,關於友情,關於理解,關於孤獨,成年之後,我們卻再也沒有一個“勇氣臺”去喊話、去表達了,因為我們心裡再沒有搭建“勇氣臺”的位置了。

《少年說》:不要成為奇奇怪怪的大人啊​​所以我們只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說給回聲聽,只能在酒足飯飽後說給燈火聽,只能在隆冬說給盛夏聽,只能在北方說給南方聽,只能在雨裡說給海聽。

所以我們仍然在說,也仍然在聽。而“去表達”和“被傾聽”,大概就是我們和世界的聯繫和紐帶吧。 《少年說》:不要成為奇奇怪怪的大人啊​​​年少的時候,我們也曾因為同桌的溫柔和鼓勵,上課不自覺偷偷地看他,把他寫到日記裡,讓他的言語在自己以後的生命裡繼續發光發熱。那些來不及戳破的少女情懷,那些不忍越界的純粹和溫暖,那些被禁錮被壓抑的青蔥時光,在這“勇氣臺”上你來我往的話語裡彌足珍貴。

《少年說》:不要成為奇奇怪怪的大人啊​ “如果有人欺負你,給我打電話吧”,我知道,你不一定會來,但是你從未離開;“高考志願借給我抄,好嗎?”,我知道,計劃趕不上變化,但是我只需要你站在陽光下的一個諾言;“一起讀高中,一起讀大學,然後各自成家立業”,我知道,長大以後,“成家立業”是真的,“各自”是假的,不如“一起”吧! 《少年說》:不要成為奇奇怪怪的大人啊​年少的時候,覺得隔壁住著死黨,對面住著好友,轉校不影響遊戲廳營業,畢業也搞不垮校門口的燒烤攤,所以我們即使九月分開,六月也會回來。如今,一座小城,甚至一個小鎮,再沒見過你的身影在此徘徊,偶爾有了音訊,各自在焦頭爛額的生活裡走不開。
《少年說》:不要成為奇奇怪怪的大人啊​“難道你就這麼想保護我麼?”,兄弟不一定只是一群穿梭在大街小巷拿著砍刀的古惑仔,可能是高几釐米,大幾個月的責任和使命;“如果你回來,我願意把我所有的零花錢都給你”,姐妹不一定只是幾個穿著禮服奔跑在都市的時代姐妹花,可能是半包乾脆面一截口香糖和一對髮夾;“你要我,還是要女同學?”,死黨不一定只是雪中送炭、錦上添花的不離不棄“粉”,也可能是生命不息,損你不止的情到深處“黑”。《少年說》:不要成為奇奇怪怪的大人啊​年少的時候,彷彿有最薄的臉皮、最敏感的自尊和最彆扭的情緒。我們有了青春期的第一個秘密,有了第一個喜歡的人,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吵了一次“大逆不道”的架,甚至湧起一次四處流浪的心思,有過一次離家出走的經歷。我們覺得很孤獨,只一個人在時間無涯的荒野裡,唯有吃不完的零食、不斷上新的遊戲還有接近滿分的試卷才有安全感。

《少年說》:不要成為奇奇怪怪的大人啊​​哪知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孤獨”,但是到很遠的後來才嚐盡它的苦楚。我們當時不知道,“孤獨”從來就不能被中和,它只可能被放大、被複制,然後無孔不入,無縫不鑽,而我們,永遠得不到解脫。

所以,如果可能,請永遠活成一個少年的模樣;如果不能,請以後不要成為奇奇怪怪的大人,希望我們以後經得起自己的審判和反省,希望我們以後不與世界握手言和也自在如風;《少年說》:不要成為奇奇怪怪的大人啊​希望你抬頭看天空:冬日有暖陽,夏夜有繁星;希望你永遠脊背筆挺、嘴角上揚、熱淚盈眶;也希望下個路口是綠燈,而你在的地方永遠是座不夜城。

圖片源於網絡,侵聯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