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看病:從靶向藥看中美醫療差距

國家癌症中心發佈的2018中國最新癌症數據中,每一項數據都告訴我們:中國正在面臨著一場抗癌戰爭。由於中美在癌症治療特別是靶向藥上的差距,許多癌症患者無奈選擇出國看病。

靶向藥,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

出國看病:從靶向藥看中美醫療差距

以致死率較高的肺癌為例,傳統治療手段以放療、化療和手術為主。對於晚期肺癌,以鉑類藥物為基礎的化療是常規治療方案,但各方案的有效率僅在20%~30%不等,平均生存期為12.9個月。而靶向藥物得問世,開啟了肺癌精準治療的新紀元,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生活質量也得到顯著改善。如今,一些晚期肺癌通過靶向類藥物有效率可達70%~80%,平均生存期達2~3年,部分患者甚至達到5年以上。

腫瘤生長依賴基因突變,找到這些突變,有針對性地進行定向治療,就能阻止腫瘤生長,這就是靶向治療,而基因突變點就是靶點,專門作用於相應靶點的藥物就是靶向藥。肺癌中常見的突變包括:EGFR突變、KRAS突變、EML4-ALK重排、ROS1重排、MET擴增、HER2突變、RET重排、BRAF突變等。

1997年,史上首個癌症靶向藥利妥昔單抗獲美國FDA批准,此後,癌症靶向藥陸續獲批上市。靶向藥以其能精準殺傷癌細胞且毒副作用小的優勢,已成為癌症治療的重要手段。但我國的癌症靶向藥上市比美國要滯後3-5年。在新靶向藥的臨床試驗方面,差距同樣巨大。美國的臨床試驗數量是中國的6倍以上。

而在已上市的靶向藥物中,僅有約1/4的藥物在中國上市。以中美兩國現有的肺癌靶向藥種類及上市時間看,我國存在嚴重侷限性和滯後性。美國肺癌靶向藥已發展到第二代、第三代,而在中國,很多還停留在第一代。美國FDA自2013年到2016年共批准了近10個肺癌新藥,EGFR抑制劑、ALK抑制劑、ROS1抑制劑、PD-1/PD-L1抑制劑。而其中的大部分,尚未在中國上市。一旦發生耐藥,患者常面臨無藥可用的困境,這是困擾中國肺癌患者的一大難題,許多患者無奈出國看病。

新藥差距只是中美醫療差距的一個方面。美國醫生都是按照精英模式培養,優質醫療資源相對豐富且分佈均衡,分診預約制度完善等,醫療團隊往往專業度、嚴謹度更高。不同於國內醫生單兵作戰,在美國,多學科協作(MDT)制度十分成熟,特別是腫瘤,每個腫瘤案例都必須進行多學科討論(Tumor Board),綜合制定最匹配的治療方案。這些正是真正的差距所在。許多肺癌患者之所以選擇出國看病,更重要的還是在於美國專家的治療方案。

漢鼎好醫友:鏈接中美醫療,普惠中國癌友

漢鼎好醫友提醒,目前出國看病的時間、精力、經濟門檻仍較高,大部分患者其實並不適合出國看病。並且,靶向藥並非萬能“神藥”,都有其適應症,不一定適用於所有患者。因此,最好先諮詢美國權威專家,獲取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出國看病:從靶向藥看中美醫療差距

漢鼎好醫友中美遠程會診現場

漢鼎好醫友是上市公司漢鼎宇佑(300300SZ)控股跨境醫療平臺,已與國內200多家三甲醫院共建“好醫友國際醫療中心”。通過整合國內優質醫療資源,能夠從患者實際病情出發,為其匹配更合適的醫院和醫生,避免延誤治療。在國內治療效果不佳時,通過漢鼎好醫友,患者最快只需24小時,即可藉助遠程視頻系統與美國權威專家“面對面”會診,瞭解美國醫療信息,獲取最匹配的國際診療方案,並在合作醫院落地治療,美國專家後續隨訪,實時跟進治療情況。隨著國家新藥審批改革,藥品問題未來將不再是“攔路虎”,遠程醫療將迎來更廣闊的前景。

經過中美專家遠程評估,確有必要時,患者還可通過漢鼎好醫友便捷赴美轉診,提前鎖定最匹配的美國專家。治療回國後,再返回當地醫院與美國主診醫生遠程隨診並接受後續治療,有效解決了中美診療“斷檔”的出國看病痛點。

漢鼎好醫友創始人Henry Huang表示:“中美醫療其實各有所長。我們希望在中美兩國醫療機構之間搭建起溝通的橋樑,整合中美醫療資源,共同造福中國患者。”

肺癌靶向治療 https://www.haoeyou.com/lungcanc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