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市金安區椿樹鎮養蝦有「稻」扶貧有方

椿樹鎮緊鄰肥西縣山南鎮、銘傳鄉,對合肥水產品市場信息靈敏。桃園村利用這一優勢,確定稻蝦養殖作為“金安脆桃”後的又一主導產業,作為增收重要措施。2018年已發展613畝,其中7個貧困戶養殖面積達到137畝;未來兩年將發展到1600畝,預計全村70%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受益、增收。該項目投入小,一次投資、多年受益;效益好,畝純收入2500-3500元,是種植水稻的4-7倍;用水少,比正常水稻種植節約用水40%以上;技術含量低,群眾一學就會,勞動強度低。

政府引導優化結構。一是以市場為導向,加強與養殖大戶、企業合作,積極推行新型農業主體+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二是以政策獎補為槓桿,加快土地流轉,用足用活各種涉農政策,促進各類政策和資金向養殖產業聚集。三是以產業結構轉型為契機,力推傳統種養殖業轉型升級,推動土地規模化、多樣化經營。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2018-2020桃園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主導產業現狀與規劃》,規劃提出:在2018年發展600畝,2019年發展到1100畝;2020年發展到1600畝,並提出五條保障措施。

專業合作社捆綁發展。成立了“六安市金安區行健水產養殖合作社”,為全村龍蝦養殖生產、銷售全過程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積極探索發展新模式,帶動周邊群眾發展稻蝦養殖,併為貧困戶提供技術支持,對全村養殖戶不定期舉辦培訓班,提升龍蝦品質。

引導貧困戶規模養殖。2017年外村大戶在青年壩組流轉土地120畝以及2018年外鎮大戶在汪墩組流轉土地140畝,進行大面積養殖龍蝦,群眾看到養殖的效益後,對全村稻蝦養殖起到很好的帶動作用。稻蝦養殖投入少、效益好、技術含量低,易學易做,適合不能外出務工的貧困戶。本村有限的土地資源將不再對外村流轉,而是分步流轉到本村貧困戶手中,進行規模養殖,如汪墩組貧困戶胡自雲利用土地流轉養殖35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