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登門家訪送賀卡!這幫學生都好犀利!

书记登门家访送贺卡!这帮学生都好犀利!

送賀卡

书记登门家访送贺卡!这帮学生都好犀利!

聊家常

书记登门家访送贺卡!这帮学生都好犀利!

即興表演詠春

书记登门家访送贺卡!这帮学生都好犀利!

為弘揚崇文重教的社會風尚和勤學有為的學習風氣,今天,市委常委、區委書記黃志豪等人登門家訪8位今年考上清華、北大、香港大學等名校的南海區優秀高中畢業生,祝賀他們取得好成績。

能夠讓書記登門探訪

大讚厲害的學霸都有誰呢?

快看↓

书记登门家访送贺卡!这帮学生都好犀利!

書記家訪時又說了些什麼呢?

冼仲恩

發揮才華貢獻社會

书记登门家访送贺卡!这帮学生都好犀利!

學生檔案

石門中學畢業,高考總分650,被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專業錄取

“聽說你報了經濟金融,為什麼對這方面感興趣?”當天上午,黃志豪等人來到冼仲恩的家中,剛坐下,黃志豪就問道。冼仲恩稱,自己看了一些這方面的書,很感興趣,選擇經濟金融也包含了父母的希望。

在談及自己學習成績好的秘訣時,冼仲恩說:“很感謝學校老師的培養,

一旦養成比較好的學習習慣,就比較容易學下去。”冼仲恩的老師則對其讚不絕口:“她非常優秀,是班長,管理能力非常強,平時也非常愛讀書,愛問問題。”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家訪中,黃志豪詢問了冼仲恩父母教導的方法。冼父表示,自己工作比較忙,小孩讀書主要是靠自己、靠學校。冼母則表示,陪伴很重要。

“這就是教導有方。”聽完後,黃志豪豎起了大拇指並勉勵冼仲恩,“祝賀你,希望你在大學繼續勤奮學習,探索好的學習方法,畢業後報效國家、服務社會,做到‘傳承南海精神,才華貢獻社會’,希望你能立志,這樣才能不辜負新時代。”

唐嘉峻

“孟母三遷”傳承好家風

书记登门家访送贺卡!这帮学生都好犀利!

學生檔案

石門中學畢業,高考總分680,被清華大學環境、化工與新材料類專業錄取

兩年前,唐嘉峻參加過清華大學組織的夏令營活動,定下了考取這所名校的目標,這次高考如願以償。談及心願得償的原因,唐嘉峻的父親表示,“主要是選擇了南海”。

原來,唐家老家在茂名電白,為了孩子的教育,唐家在南海買房,並安排唐嘉峻在南海就讀初中、高中。“這是現代版的‘孟母三遷’,為了子女的教育,為給子女未來創造好環境而搬遷。”黃志豪表示,這就很體現“道”,“道是道路,首先是選擇,父母既要愛,又不能縱。”

談及自己學習的秘訣,唐嘉峻表示,最主要是心態調整的好。唐嘉峻的老師很欣賞他,稱他是一個全面發展的一個學生,“學習好,其他方面也全能,學校運動會跨欄、三級跳跳遠都是第一名,唱歌、朗誦都很全面。”

黃志豪表示,“道”在唐嘉峻身上還體現為德智體全面發展,“希望你立的志和南海的發展、中國的發展結合在一起,青年人要立志做大事。”

羅梓璋

教學相長“養成”學霸

书记登门家访送贺卡!这帮学生都好犀利!

學生檔案

石門中學畢業,高考成績621分,由北京大學自主招生,獲降一本線錄取資格,被北京大學計算機類專業錄取

在羅梓璋家中,得知他們是廣州人,2000年來南海買房,羅梓璋從小學開始就在南海讀書後,黃志豪表示,“你們也是‘孟母三遷’,感謝你們教導有方,愛子有道,教得好,選擇了好的路,選擇了南海。”

在為羅梓璋送上手寫賀卡後,黃志豪詢問他的學習心得。“主要是要有自學能力,也要聽從老師教導,二者要結合在一起,老師會引導方向,但是具體的內容一定要聽懂,要藉助老師的力量也要靠自己。”

在羅梓璋的語文老師眼裡,羅梓璋很有鑽研精神,“他的目標非常明確,一直就是北大或者清華,在語文這塊,他的想法一直都是比其他同學挖的更深,而且他很有毅力。”

石門中學校長李衛東也對羅梓璋讚不絕口,“他計算機很好,而且他現在還利用暑假做一項公益活動,給對計算機有興趣的初中學生上培訓課。”

梁文傑

堅持鍛鍊保持良好狀態

书记登门家访送贺卡!这帮学生都好犀利!

學生檔案

石門中學畢業,省前10名,成績被屏蔽,被清華大學計算機類專業錄取

看到梁文傑,黃志豪不再“按套路出牌”瞭解他的學習秘訣,反倒是話起了家常。“你有哪些興趣愛好?”面對黃志豪的提問,梁文傑的老師主動爆料,梁文傑從小練習武術,而且打得不錯。

“我自己愛好詠春,在梁文傑小的時候就帶著他打拳,慢慢養成了文傑堅持鍛鍊的好習慣。”梁文傑的爸爸梁健恆接過話說,高三的日子很苦,梁文傑卻能保持良好狀態,與其多年來堅持鍛鍊不無關係。說到興起,梁家父子兩還在黃志豪面前小秀一把,展示手腳功夫。梁文傑的老師則繼續爆料,除了拳打得好,其他領域同樣表現出色。“高一那年,參加學校十大歌手比賽獲得第十一名的成績。”

不過,相比唱歌,梁文傑對學習更有一套。“在平時學習中,我注重目標分解的方法,比如說別人訂計劃是哪個時間段,他會以具體做什麼,做什麼題型為目標。”梁文傑分享,

這種方法比較靈活,不會像定時間段那樣有很多突發的情況而耽誤,因為工作量通過小任務來平衡。

楊喜媚

言傳身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书记登门家访送贺卡!这帮学生都好犀利!

學生檔案

石門中學畢業,參加香港高考,高考總分614,被香港大學預錄取

“我們在教育方面並沒有什麼突出的方法,楊喜媚能夠成功和他自主獨立的性格有關,當然更少不了老師的栽培。”楊喜媚的爸爸楊偉雄說。對此,楊喜媚十分贊同,

“我覺得最主要的是老師教導有方,然後自己也會學習。”

“自己有志,有志者事竟成!”聽完後,黃志豪鼓勵道,並隨即表示,一個人的成功有很多因素,特別是現在,經過改革開放,南海的農村富裕起來,但是怎樣傳承南海的精神,怎樣傳承南海好的家風?“我覺得你們的家庭教育很有一套。”

黃志豪提到一個細節,剛進家門時,楊喜媚的爺爺便十分熱情,為每個人遞上了礦泉水,“你看,爺爺是我們當中的長輩,但是他剛才起身服務大家,這個就是家教,就是好家風。”

黃志豪表示,家長父母是學生的第一個老師,家庭的教育也非常重要。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同,家庭教育更強調的是言傳身教。最後,黃志豪寄語楊喜媚,去到香港也要努力認真學習,不忘初心,畢業後為裡水、為南海、為佛山、為廣東,為整個中國做出貢獻。

張鵬義

要早立志立大志

书记登门家访送贺卡!这帮学生都好犀利!

學生檔案

石門中學畢業,高考總分686,被清華大學電子信息專業錄取

當黃志豪提出“成績這麼好,有什麼秘訣?”時,張鵬義認為,這是努力+運氣才換來的結果。

“成績好離不開平時的努力,如果沒有努力的話,天分再好也沒有用。”張鵬義說,“但是努力並不等同於死腦筋,一股蠻勁地做,找一些好的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張鵬義說,他的方法就是養成多思考的習慣,努力尋找事情的突破點,善用巧勁,充分利用時間和精力,才能做到事倍功半。

除了自身努力外,還有運氣的成分,“運氣這個東西不是說沒有平常的積累,起碼要有實力,考試的時候調整好心態,冷靜地發揮,這樣的話運氣自然就會站在你那邊。”

“作為父母,主要是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張鵬義的父親接過話說“不管遇上什麼事,第一心理要健康,不管成功與失敗都要接受,其次是身體健康,有這兩樣,剩下的事情要只要努力,盡力而為就可以了。”

對於張鵬義父親分享的教育經驗,黃志豪表示讚賞,在今年5月份的高中校長座談會上,他曾用“全力以赴,順氣自然”八個字勉勵各校師生。在訪問的最後黃志豪對張鵬義提出了希望,“希望你上了大學勤奮學習,早立志,立大志,堅持傳承南海精神,才華貢獻社會。”

王浩宇

新時代年輕人更應有理想擔當

书记登门家访送贺卡!这帮学生都好犀利!

“孔子十有五而志於學,這個志字送給你。”來到王浩宇家中,黃志豪對王浩宇說,“你的父母很不簡單,很拼搏,傳承了南海的好家風,教育小孩很有方法。”

接過黃志豪的賀卡後,王浩宇連連道謝。王浩宇的老師則評價他,是個品格好、學習能力強的人,為人心胸開闊,能跟同學打成一片。最讓老師記憶深刻的是他的感恩,“他去哪裡都會記得給父母買東西,有一次帶他出去比賽,當天是母親節,晚上他帶著學生給我敬茶,祝我節日快樂,讓我很感動。”

黃志豪還勉勵王浩宇,“你學習好,組織能力也高,也關心他人,因此更要立大志向。”黃志豪說,新時代,年輕人更應該有理想有擔當,“希望你到了大學學業有成,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要傳承南海精神,實踐好石門中學的校訓,發揮才華貢獻社會。”

廖文安

成功離不開堅持

书记登门家访送贺卡!这帮学生都好犀利!

學生檔案

石門中學畢業,高考總分686,被清華大學機械、航空與動力類專業錄取

“首先祝賀你們,文安能取得好成績,靠自己的努力學得好,當然也與學校的教導、好的家教有關,這一封賀卡送給你們,是你們教導有方,愛子有道。”來到廖文安家中,黃志豪對其父母說道。

隨後,廖文安分享了自己的學習秘訣,“要掌握每一門學科的本質,學好一些技能,心態上也要放寬,有時考不好都不要灰心,要相信自己的潛力。”

廖文安的父母則表示,自己的教育方法就是“放養”,“他學習很自覺,我們也沒有給他太多壓力,他玩遊戲也是適可而止,不會沉迷,我們從來沒有擔心過。”

“表面上不管,其實是不用管。”聽完,黃志豪說,父母的言傳身教是潛移默化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好家風是會影響小孩的。他還勉勵廖文安,“天道酬勤,有了勤還要立志,要有目標,要立大志,服務人民,傳承南海精神。”

書記寄語

“志”就是鴻志的志,志就是要立志報國,服務人民,新時代要有新擔當、新作為;“道”就是愛之有道,教導有方,父母既要愛,又不能驕縱。

父母是每個人的第一個老師,也是最好的教育,感謝你們對南海教育、對南海學校的信任,對老師的信任。

南海好家風,教育創未來。家風家教非常重要,因為整個社會是由很多家庭組成的,家風家教好,社會就好,整個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要傳承南海精神,才華貢獻社會,要立志報國、有擔當,把立的志向和南海的發展、中國的發展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不辜負新時代。

成為學霸,考上自己心中的學校

離不開自己的努力

離不開父母、老師的教育

文:珠江時報記者 程虹 周釗瀧 實習生 劉子伊 通訊員 羅劍輝

圖:珠江時報記者 方智恆 周釗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