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整治又出新招 亂停亂放的這下慘了

共享單車“燒錢大戰”進入下半場,各地的單車存量規模也變得十分可觀。

5月26日,北京市交通委停車管理處相關負責人參加首都之窗在線訪談節目時表示,截至4月底,北京市尚在運營的共享自行車企業有10家,運營共享自行車總數在190萬輛左右。

共享自行車無序競爭投放、亂停亂放,也一直是各地城市管理者頭疼的難題。

共享單車整治又出新招 亂停亂放的這下慘了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北京市擬出臺的管理規定顯示,除了共享單車企業負有管理責任以外,亂停亂放的違規個人也將受到20-50元罰款。

亂停亂放個體可被罰款50元

據新華社等報道,5月30日,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對《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二審稿進行審議。

草案提出,建立健全共享單車押金、預付金管理制度,將押金存放在北京市開立的資金專用賬戶,承租人申請退還押金時,應當及時退還。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為規範承租人依法停放車輛,草案要求共享單車客戶端顯示承租人安全提示、自行車允許停放、禁止停放區域,並建立投訴處理機制,及時受理、處理承租人違法駕駛、停放等行為的投訴舉報。

共享單車整治又出新招 亂停亂放的這下慘了

這項管理條例針對違法停放共享單車行為,對個人和經營企業都規定了法律責任:個人最高可被處以50元罰款,企業最高可被處以5萬元罰款。

條文規定,非機動車駕駛人應當將非機動車停放在非機動車停車設施內;沒有設置非機動車停車設施的,車輛停放不得影響道路通行和市容環境秩序。禁止在人行道、未明確為停車區域的車行道等區域停放非機動車。

對於違規個人,將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警告或者20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違法行為人拒不繳納罰款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扣留車輛。違法行為人不在現場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扣留車輛,並公告違法行為人在15日內接受處理。

共享單車整治又出新招 亂停亂放的這下慘了

二審稿中還增加了企業的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其中,共享單車經營企業如果違法,交通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約談企業相關負責人;拒不改正的,可以限制車輛投放,並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電子圍欄技術投入使用

共享單車違章停放的行為屢見不鮮,而要徹底“根治”這種頑疾,電子圍欄技術的應用和信用積分體系的建立將發揮重要作用。

據北京日報報道,今年3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移動物聯網產業聯盟、發佈《共享單車電子圍欄技術要求》,規定了電子圍欄在共享單車終端定位停放、電子圍欄施劃、共享單車停放管理平臺、共享單車用戶APP等方面的多項標準。

共享單車整治又出新招 亂停亂放的這下慘了

電子圍欄技術可為共享單車有效設置可停區域及禁停區域,從而規範用戶的停放。技術要求規定,共享單車應安裝衛星定位模塊,模塊可接收北斗或GPS等衛星信號進行定位,應在APP地圖上顯示附近電子圍欄的位置信息,引導用戶有序停放。對停放到電子圍欄內的單車,採取信用分獎勵等措施。

同時,實體電子圍欄區域應具備明顯標識,圍欄區域內可明確指定共享單車停車位置,區域邊界劃定明顯。無實體電子圍欄標識的,應在APP地圖中設有明顯標識。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在廣州、上海、北京等地部分區域,電子圍欄已經投入使用。

共享單車整治又出新招 亂停亂放的這下慘了

據羊城晚報報道,4月18日,摩拜與ofo小黃車在廣州部分城中村地區上線了電子圍欄進行違停整治試點。有關人士表示,“後臺數據顯示,試行還是有一定效果,試行的城中村街道表示滿意”。

摩拜方面表示,

“摩拜率先在廣州七個城中村上線‘負面清單’禁停。如果用戶將單車騎進禁停區域,也會收到短信提醒和App推送提示,超過一定次數會被要求繳納車輛管理費。”

不過,每個用戶有三次免罰機會。到了第四次收到短信提醒後,就是動真格了,會被扣費5元。但是在繳納管理費後24小時內,只要將本城市內任意禁停區的任意一輛摩拜單車騎出禁停區並關鎖停車,系統判定後將自動退還管理費併發送通知。

ofo小黃車方面則表示,

“如果試點效果良好,同時我們將與城市交通主管部門溝通,會根據需求和趨勢針對重點行政區擴展更多的禁停區域。”

信用積分制度促進文明用車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在今年2月發佈的《2017年中國城市共享單車信用體系評價報告》發現了一組有趣的數字。這份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的報告顯示,去年國內僅1%的用戶有失信行為,嚴重失信人在全國只有3位。

這也說明,絕大多數用戶都珍視信用積分的積累,也在無形中促使用戶規範用車行為。

共享單車整治又出新招 亂停亂放的這下慘了

這份報告顯示,在現行共享單車信用積分體系中,規範騎行是信用加分的首要途徑,其次有效申報故障、停車幫助和舉報違停行為都可獲得加分。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在今年2月曾經報道過,摩拜方面發佈的新規,將用戶信用等級直接與騎行價格掛鉤。若信用等級為“較差”,以後每騎30分鐘要交100元;若等級為“一般”,騎行費將是當前單價的雙倍,同時將無法使用預約功能、月卡和騎行券。

同時,ofo在行業內也建立了信用體系。根據ofo信用評分體系,用戶默認的初始信用分為100分,最低信用分為0分,分值越高,代表用戶騎行行為越規範。若信用分降為0,用戶將無法使用小黃車。

共享單車整治又出新招 亂停亂放的這下慘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室主任戴建軍對中新社記者表示,

共享單車企業本身掌握了大量的用戶騎行數據,這讓依靠信用體系來管理不文明用車行為成為可能。

此舉對於規範用戶行為、培養良好的社會公德具有積極意義,也會取得一定成效,但能否完全解決問題還有待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