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融」乃大 同名同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馬鞍山再出發特別報導⑤

有“融”乃大 同名同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馬鞍山再出發特別報道⑤

相同的名字,同一個地鐵站,同一個名人,同一個傳說,同一個市場,在安徽東部2000公里省界線上,能和鄰省同時實現這“五同”的鄉鎮並不多見。但在馬鞍山,卻有兩個這樣的鄉鎮——烏江鎮、丹陽鎮,它們與一界之隔的江蘇都有相同的名字,共同的歷史,同樣的鄉愁,這裡的百姓,彼此融入、不分蘇皖。遊客行走其間,若不是矗立在邊界線上的那塊界牌,沒有人會意識到自己是在江蘇還是在安徽。

有“融”乃大 同名同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馬鞍山再出發特別報道⑤

同一個地鐵站 同樣的出行方式

7月16日上午8點,吃過早飯,趙蓉蓉開著自己的車前往離家10多公里以外的南京地鐵S3號線高家衝站。8點15分,趙蓉蓉將車停好上了地鐵,地鐵到達油坊橋站後,轉乘地鐵2號線,不到9點,她就來到了位於新街口的一家健身工作室,這是她上班的地方。自從南京地鐵S3號線去年12月正式運營後,趙蓉蓉正式開啟了自己的“雙城”生活。

有“融”乃大 同名同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馬鞍山再出發特別報道⑤

趙蓉蓉是和縣烏江鎮人,2014年在南京找到了工作,目前在南京新街口的一家健身工作室上班。南京地鐵S3號線開通以前,她住在南京的表姐家裡,後來自己在新街口附近租了房子,S3號線開通後,她退掉了南京的房子,回到位於和縣烏江鎮的家裡住。

“雖然在南京租房上班比較方便,但總感覺住得沒家裡舒服,地鐵開通後,我住在家裡,每天上班來回跑,很方便。”趙蓉蓉說,以前,她也曾嘗試過自己開車上班,經常堵車,停車也是一個大問題,停車位不好找,就算找到了,停車費也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南京地鐵S3號線開通後,上班方便了許多,我的工作分早班和晚班,早班從上午9點開始,晚班從下午1點開始,不管是早班和晚班,我從家趕過去都能來得及,晚上下班的時候,我也是坐地鐵回家,一般晚上10點就能到家。”

有“融”乃大 同名同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馬鞍山再出發特別報道⑤

今年,趙蓉蓉在南京買了套公寓,兩年後將拿到鑰匙,今後準備在南京定居,她也希望今後交通會越來越方便。“聽說縣裡正在全面對接南京,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在推進,其中包括高速和快速公路建設,這對我們家住烏江在南京上班的人說,是個好消息。”趙蓉蓉說,她更關注的是南京地鐵S3號線(和縣段)的項目建設,“如果地鐵能延伸到和縣,以後我回家,父母到南京去看我,會越來越方便。”

對於未來自己的“雙城”生活,趙蓉蓉充滿了期待。

不僅是在烏江鎮,在博望區丹陽鎮,交通網絡的建設,也讓南北兩鎮的生活變得“如出一轍”。

有“融”乃大 同名同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馬鞍山再出發特別報道⑤

下午1點半,南京丹陽客運總站內,18歲的張全從861路公交車上下來,準備回丹陽南鎮的家。他看了下時間,從南京翔宇路南站上公交到丹陽客運總站下公交,只花了半個小時。“真的太方便了。”張全說,他每次去南京都在北鎮的客運總站坐車,不僅路程短,票價還便宜,他辦了南京的公交卡,坐到底站才1.2元。

天氣炎熱,站內等候上車的乘客並不多,但712路、861路、868路三條班線,仍然每隔20分鐘發一趟車。“這讓像我這樣,在南京打工的人也能天天回家。”在南京做木工的徐榮平笑道。

同一個名人 同樣的文化傳承

有“融”乃大 同名同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馬鞍山再出發特別報道⑤

圖為單人耘

前段時間,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林散之研究會會員單人耘來到了範雪晴的家中,範雪晴因為生病好長時間沒有跟他聯繫,單人耘特地來到他家看望他,兩人一起到香泉泡了個溫泉。

有“融”乃大 同名同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馬鞍山再出發特別報道⑤

圖為範雪晴

範雪晴,和縣烏江鎮著名的書畫家,多年來,他和單人耘建立了良好的個人關係,經常在一起探討書畫創作。“單人耘老先生今年90多歲了,是我的長輩。之所以能與單人耘老先生建立如此深厚的友誼,源於林散之。”今年73歲的範雪晴說。

單人耘是南京市浦口區(原南京市江浦縣)人,從13歲起,師從林散之學畫學詩,經常到林散之家裡去。“范家和林家的關係很好,那時候我也經常到林散之家裡去玩。”範雪晴說,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有一次在林散之家玩的時候,單人耘也在,經林散之介紹,他和單人耘相互認識了,“後來因為對書畫的共同愛好,我們經常在一起相互交流書畫心得,慢慢熟悉了,後來就成了好朋友。”30多年來,範雪晴一直保持著跟單人耘的聯繫,每到逢年過節,他都會去南京看望單人耘。前段時間,得知範雪晴生病了,單人耘特地從南京前往烏江鎮看望他。

不僅跟單人耘關係密切,範雪晴跟南京花鳥國畫研究院、南京山水國畫研究院、南京藝術學院等的許多書畫家都建立了良好的個人關係。“大部分人年齡都比我大,也有跟我年齡相仿的,他們之中有許多是林散之的學生。能跟他們建立很好的關係,可以說林散之是紐帶。”範雪晴說。

有“融”乃大 同名同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馬鞍山再出發特別報道⑤

現在,位於和縣烏江鎮的安徽省林散之書畫院暨九牧堂遺址項目正在建設中,今年10月將投入使用。安徽省林散之書畫院於2016年4月在和縣鎮淮古街和閣揭牌。

有“融”乃大 同名同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馬鞍山再出發特別報道⑤

“長期以來,安徽省林散之書畫院就與南京書畫界保持著密切聯繫,經常在一起交流書畫心得,互相邀請參加對方舉辦的書畫研討會和筆會。江蘇書畫院、南京書畫院等的許多書畫家都是我們的特聘畫師。”範雪晴說,等安徽省林散之書畫院暨九牧堂遺址項目落成後,書畫院將進一步加強與南京書畫界的交流,共同將林散之書法藝術發揚光大。

有“融”乃大 同名同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馬鞍山再出發特別報道⑤

書畫界的交流頻繁,由於地緣相近,人文相親,烏江鎮和南京市浦口區的民間交流活動也很多。烏江鎮縣級非遺項目“舞龍”,以及舞獅、花船、打蓮湘等傳統民俗文化表演隊,每年春節和傳統節日期間,都會接到南京浦口區的邀請,前往各村、企業進行巡演。烏江鎮太極協會也經常去南京市六合區、浦口區參加比賽和交流,烏江鎮綜合文化站還經常被邀請去浦口區參加文藝匯演和廣場舞大賽。文化交流已成為一種常態。

同一個傳說 同樣的家庭觀念

驅車行駛在丹陽南北兩鎮,路兩邊“七仙花苑”“七仙廣場”“七仙飯店”“七仙街”諸如此類的名稱比比皆是。

有“融”乃大 同名同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馬鞍山再出發特別報道⑤

一打聽,原來這裡就是董永七仙女傳說的發源地。相傳董永家住丹陽鎮董山裡,父親去世沒錢安葬,於是賣身葬父。玉帝第七個女兒被董永的孝舉感動,也被他的忠厚老實所打動,從而萌發愛慕之情,嚮往人間幸福生活,下凡與他婚配。七仙女一夜織成十匹錦緞,將董永三年工期改為百日。天上玉帝查出七仙女私下凡塵,降旨七仙女午時三刻返回天庭,派天兵天將來追,夫妻就此悽慘訣別。

有“融”乃大 同名同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馬鞍山再出發特別報道⑤

聽著董永七仙女故事長大的丹陽人,崇尚愛情,敢於追求愛情,在他們眼裡,愛可以打破地域、物質的侷限。也因此,從古到今,南北兩鎮百姓通婚非常普遍。

1990年,家住北鎮的姜孝紅經親戚介紹,認識了南鎮的陳兆興。見第一次面,姜孝紅就對眼前這個高高瘦瘦、長相帥氣的小夥心生好感。同樣,性格有些內向的陳兆興也被開朗大方的姜孝紅所吸引。

有“融”乃大 同名同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馬鞍山再出發特別報道⑤

圖為姜孝紅和陳兆興一起給花澆水

兩人交往了兩年多,即將談婚論嫁,姜孝紅的朋友們卻勸她再考慮考慮,因為陳兆興家在安徽,條件差很多,連新房都蓋不起。但姜孝紅沒有猶豫,“我喜歡的是他這個人,物質條件暫時差一點沒關係,我們一起去改善。”1993年,在一個50平方米的出租房裡,姜孝紅和陳兆興組成了一個小家庭。1996年,兒子出生,為了紀念他們共同生活的這片土地,姜孝紅給兒子取名“陳丹”。

“生活難免磕磕碰碰,但是他給我最多的還是感動。”姜孝紅記得,婚後兩年,她做了個甲狀腺手術,在醫院躺了10天,陳兆興240個小時陪伴左右;陳兆興是一家企業的司機,經常開車出遠門,但只要在家,都是他買菜做飯,他知道姜孝紅喜歡吃素菜,每當時令蔬菜上市時,總會挑最新鮮的蔬菜變著花樣炒給她吃。

生活也在兩個人的共同努力下一點點變好。他們在七仙花園蓋起了一座二層小樓,如今兒子也即將拿到碩士學位,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

有“融”乃大 同名同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馬鞍山再出發特別報道⑤

南鎮百姓參加北鎮的廣場舞比賽

如果說通婚讓南北兩鎮的兩個人走到了一起,而家族的“溯源”則讓南北數個家族找到了共同的“根”。

59歲的夏德山是北鎮孫壒村人,這個村裡幾千人,六成以上都姓夏。很小的時候夏德山就知道,夏氏族人並不都在北鎮,有一部分本家在南鎮。“聽說是100多年前搬過去的,但在我爺爺輩時,就一起吃宗酒。”夏德山的記憶中,每年的清明節都非常熱鬧,南鎮王大村、百峰村等村裡的夏氏族人都來到北鎮夏氏宗祠,拜祖宗、吃宗酒。

同一個市場 同樣的生活圈子

自從退休後,67歲的沈德富每天下午都會出來散散步。打開家門,往左幾米遠是安徽,往右是南京江寧。沈德富一般都會先往左,沿著兩鎮共有的商業街七仙街,到博望丹陽鎮農貿市場逛逛。商業街兩邊餛飩店、糕點攤、服裝店鱗次櫛比,叫賣聲此起彼伏,聽了幾十年,這份喧鬧已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

沈德富的家在北鎮,但他的生活離不開南鎮。“鎮上只有一個農貿市場,不管南鎮北鎮,都在一起買菜。”沈德富說,甚至在物質匱乏年代,兩地的糧票、油票、布票也都可以通用。

有“融”乃大 同名同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馬鞍山再出發特別報道⑤

在丹陽,農貿市場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它既是南鎮北鎮的界線,也是兩鎮共有的“菜籃子”。每天一早,市場內就擠滿了南鎮、北鎮的居民。“北鎮人過來買菜很正常呀,他們又沒有菜市場。”肉販陳昌新是市場的“老人”,老市場時他就在,新市場建好後他也是第一批入駐者。“就拿豬肉來說吧,市場裡十幾個攤販,幾乎家家在南北兩鎮都有固定的客戶。”

農貿市場門口,安徽人胡三英開了一家青露饅頭店,生意不錯,花捲、饅頭一天能賣七八百個。下午,天氣炎熱,周圍其他店主都在休息,胡三英仍忙著把一屜屜饅頭放在蒸籠裡。“這是北鎮飯店訂的,5點鐘過來拿,我得趕緊做好。”說話間胡三英並沒有停下手中的活。

市場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而在丹陽,兩鎮百姓一起逛的市場不止一個,一年四次的廟會算得上是“兩地同歡”。

農曆五月十三,又是一個南北兩鎮百姓期待的日子,這一天夏季廟會如約而至。南鎮丹馬南路整條街撐起了一個個大棚,棚裡展賣的是南北各地的雜貨、服裝、農具等,來自蘇皖兩地的370家客商雲集於此。

有“融”乃大 同名同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馬鞍山再出發特別報道⑤

時間尚早,剛剛開市,大棚中間的過道上卻是客流如織。從北鎮橫溪社區來的陳師傅,站在一個賣農具的攤位前仔細挑選。“我今年70歲了,這一年四次的廟會幾乎從未落下。”陳師傅笑著說,以前家裡所有的東西都從廟會上買,現在雖然物質豐富了,但逛廟會的習慣仍然改不掉。

人群中,不時有人和陳師傅打招呼。“從北鎮過來的人多著呢,我家鄰居都來了,在我們老百姓眼裡,哪有什麼南北之分,我們都是丹陽人。”當被問及從北鎮跑過來逛廟會的人可多時,陳師傅這樣回答。

同一個名字 同樣的歷史記憶

烏江鎮地處蘇皖兩省交界處,與南京市浦口區橋林街道烏江社區(原烏江鎮)僅一河之隔,為安徽省東大門,八百里皖江第一鎮。

有“融”乃大 同名同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馬鞍山再出發特別報道⑤

烏江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有霸王祠、青石板老街、廣聖寺、鼓樓、鍾亭、牌坊等古蹟。提到烏江的文化,離不開作為文化之本和重要象徵的霸王文化。千百年來,西楚霸王項羽一直是帝王將相、文人騷客、專家學者憑弔懷古的對象,霸王文化已經成了一種象徵。

烏江名人燦若星河。千百年來,崇書尚文蔚然成風,唐代樂府詩人張籍,宋代狀元張孝祥、南宋以“能書聞天下”的著名書法家張即之、明末清初著名畫家戴本孝,民國時期當代書豪範培開,“當代草聖”、“百年巨匠”林散之等皆出於此。當今仍活躍書畫藝壇的烏江籍人士有李秋水、林筱之、陳有德、韓靜、鮑詩度、範雪晴、邵川等,他們都是烏江人民的驕傲。

有“融”乃大 同名同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馬鞍山再出發特別報道⑤

歷年來,烏江鎮黨委、政府始終重視群眾性文化藝術,在人財物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尤其是書畫藝術早已成為該鎮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內容,群眾書畫隊伍不斷擴大、群眾性水平不斷提高。近年來,烏江鎮通過舉辦文化藝術節,努力推動全鎮文化大繁榮、經濟大發展、社會大和諧,擴大了烏江書畫名鎮的品牌影響力。

有“融”乃大 同名同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馬鞍山再出發特別報道⑤

擁有同樣歷史記憶的還有丹陽鎮。蘇皖兩省交界處有兩個丹陽鎮,一個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另一個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博望區。兩鎮毗鄰,街道相連,可謂“一腳踏兩鎮,雞鳴聞兩省”。為了彼此區分,兩地根據南北方位的不同,把安徽這邊的丹陽鎮叫“南鎮”,江蘇那邊的叫“北鎮”。

其實,南鎮、北鎮在歷史上本就是一家。據《史記》記載,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出遊,至雲夢、訪江下、觀藉河,渡梅渚、過丹陽、至錢塘,可見丹陽在先秦時期已經存在,並且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史記》又載,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於公元前221年,在全國第一批推行郡縣制,丹陽就是全國第一批建制縣,縣的治所在丹陽鎮。那時的丹陽縣很大,管轄著安徽和江蘇兩省的廣大地區。

漢朝沿襲秦制,丹陽仍為郡縣。到了兩晉,丹陽縣一分為二為丹陽、於湖兩縣。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朝統一中國,設置當塗縣,廢於湖縣,但丹陽縣仍舊保留。唐太宗貞觀元年,廢丹陽縣,所轄地區併入當塗縣,於湖和丹陽作為縣名相繼成為歷史。清朝乾隆年間,丹陽鎮被一分為二,北屬江蘇省,南歸安徽省,於是就有了“兩省共一鎮、一鎮兩丹陽”的局面。

(來源:皖江在線 文圖/記者 王永霞 柴勝松 黃瑩 通訊員 刁俊奇 餘華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