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絕技:「冰刻」技術勇拔頭籌

微型雕刻是當今一項走紅的藝術門派,手藝精湛的藝人們會在一顆大米粒上雕刻一幅氣勢恢宏的畫卷。鏈科技小編今天介紹的是,來自科技人員的“微雕細刻”,這要比藝術家的“大米粒”小得多。在-130℃附近的真空中,水蒸氣會凝成一層超級光滑的薄冰,浙江大學科研人員用這種特殊的“冰”代替傳統電子束曝光中的光刻膠,近日做出了微納尺度的三維金屬結構。這一新穎、簡便的“冰刻”術有望在三維微納加工中大顯身手。

中國絕技:“冰刻”技術勇拔頭籌

刻錄技術已經產生幾十年。人們對“刻錄機”從最初的陌生,變為現在的司空見慣,其系列產品也因加工技術的廣泛普及而成為廉價的大眾消費產品。據瞭解,當前最常用的微納加工方案為電子束曝光技術,簡稱“光刻”。實際操作中光刻的精度約在60—80納米,但這已滿足不了微納器件的小型化、精細化等日益突出的需求。如今,浙江大學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經過6年研發,搭建了一條全新的集製冷組件、注水組件、支撐組件、測溫組件於一身的掃描電鏡。他們在電鏡上進行納米冰膜的製備,又將冰膜移動到金屬沉積臺。這是一個全程冷鏈的移動操作檯。

中國絕技:“冰刻”技術勇拔頭籌

這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了中國攻克前沿技術的突破能力,在世界刻錄技術領域拔了頭籌,為今後的全面超越奠定了基礎。通過這臺儀器,該團隊成功製造出金字塔、蘑菇、橋等三維造型,並保證了作品的精度——分辨率達20納米,定位精度達到100納米以下。“冰刻”術最大的難點在於找到平整納米冰膜,團隊不斷實驗尋找到了真空中-130℃附近,恰好是水蒸氣凝華成無定形冰的條件。平整的冰膜讓電子束可以對冰雕刻出更多精巧的立體結構。他們還嘗試在一根頭髮絲千分之一粗細的納米銀線上,安放了一塊納米銀牌。該技術目前已在Nano Letter雜誌發表論文,為基於量子點、納米管、納米線、石墨烯、光纖等材料的新型光電子器件創造更多可能。

中國絕技:“冰刻”技術勇拔頭籌

中國絕技:“冰刻”技術勇拔頭籌

鏈科技ChainTech精準提煉企業技術需求,快速鏈接研發外腦,精心打造全新科技服務生態圈。需求牽引、技術推動,跟蹤測評,全程預警,做中國企業最貼心的“技術管家”。線上註冊,實現數據導流、實時發佈、自助交易,線下組建強大技術支持和開發團隊,為技術供需各方提供一站式服務,更快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更快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加速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高效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