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成都傳》第十四回 晉王請命罰南陳 戰火烽煙籠長江

《宇文成都傳》第十四回 晉王請命罰南陳 戰火烽煙籠長江

第十三回 晉王請命罰南陳 戰火烽煙籠長江

怒馬鮮衣英雄色,

唯嘆公主玉斷魂,

江山易色狼煙起

將軍沙場馬上催。

上回書說到宇文成都救下崑崙奴,心裡一合計,自己不能就這樣在西域飄忽不定,再說還帶著一個崑崙奴,想來想去覺得還是回翠華山找自己的師傅紫陽真人,同時讓他老人家也傳授些技藝給崑崙奴,這崑崙奴論力氣只在宇文成都之上不在他之下,但是沒功夫。

按下宇文成都回翠華山不表,單說南陳國國主陳叔寶,這個陳叔寶生來本是聰穎之人,頗有才華,但是確是個酒色之徒,雖然好詩詞歌賦,但都是些豔麗浮躁之詞。他寵幸奸臣孔範,一個是江總,都好飲酒作詩,群臣是整日飲酒作樂不理朝政。同時陳叔寶又得兩個美女張麗華和蕭美娘,更佳不肯上朝與群臣見面,大小事務都由兩個奸佞小人做主,搞得整個南朝人之知道孔,江,不知道還有陳叔寶這個皇帝。

再說隋朝皇帝楊堅自承繼大統以來,勵精圖治,積蓄國力,封長子楊勇為太子,次子楊廣為晉王,將相有開隋九老,宇文化及以及李淵等輔佐,隨著國力增長楊堅漸漸有吞併南陳之意。

一日早朝,晉王楊廣出班對隋文帝楊堅道:今南陳國主陳叔寶昏庸無道,寵幸奸佞,塗炭生民,人心思變,兒臣願統帥大軍南下伐陳,願父皇早日天下大統。

你知道楊廣為什麼想帶兵出征,晉王楊廣和太子楊勇都是獨孤皇后所生,但是楊勇天生懦弱沒有主見,楊廣生來就就有英雄之志,頗有雄心,而且文武全才。看到自己的笨蛋哥哥楊勇當了太子,心裡很是不服氣,所以力主自己帶兵馬南下伐陳,好立下不世之功取楊勇而代之。

楊堅早有南下伐陳之心,今日見楊廣親奏伐陳之事,龍心大悅,當即准奏,命楊廣為兵馬大元帥,楊林為副元帥,李淵負責糧草軍需,韓擒虎、賀若弼,為先鋒出兵六合;楊素為副元帥,帶領定顏平、伍建章帶領人馬從永安出兵,邱瑞、高穎、魚俱羅等一般文武鎮守京城。除了鎮守京師大興城的人馬,所有出征將士都歸楊廣節制。晉王楊廣起兵六十萬,點將百員,各路進發,直撲南陳邊境。整個長江一線東連滄海,西接川蜀,隋朝軍馬是遮天蓋日。

陳後主以及兩個奸佞自持長江天險不以為意,整日還是飲酒作樂。當然南陳後主不僅自持長江天險,關鍵是朝裡確實有能人。陳後主手下有一傑,雙猛。一傑指的是平北元帥蕭摩柯、雙猛頭一猛就是鎮京大將羅霄,第二猛為先鋒魯廣達。三人之中尤以羅霄本領最大、魯廣達次之,蕭摩柯雖然稍遜但最為睿智。

楊林率領大軍採用賀若弼瞞天過海之計度過長江,如入無人之境。沿江守將,望風盡走。陳後主這才夢醒趕緊拜蕭摩訶為平北大元帥,魯廣達為先鋒,孔、江二人起兵三十萬前出禦敵。並任命羅蕭為鎮京大元帥負責建康的安全。

蕭摩柯這個人是個帥才,不僅武藝高,而且熟讀兵書,先鋒魯廣達更是勇冠三軍。蕭摩柯將人馬駐紮在鐘山一帶扼守住隋軍南下的門戶。

再說晉王楊廣總督兵馬,楊林一眾如排山倒海之勢就打過了長江,隋朝兵馬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威逼健康。但是人馬到了鐘山打不下去了,原來蕭摩柯主力屯於鐘山,讓先鋒魯廣達駐紮白土崗,互為犄角與建康鼎足相助。

這真是:莫道英雄出江北,更有豪傑藏南陳,

欲知後事如何待見下文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