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禅小和尚》:真正的“佛系”,是对世界保持善意!

《一禅小和尚》:真正的“佛系”,是对世界保持善意!

现在特别流行一个词儿叫“佛系”,用来形容那些没有太多追求,什么事都“差不多行了”的人生态度。

但其实呢,佛家讲求的是“看淡,看空,看透”,并不代表对什么事情都无所谓。在很多事情上,佛家是极其认真和专注的,从善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一禅小和尚》,很有意思,它是一本精致的连环画,描绘的是小和尚一禅和师父看到、听到、想到的一些事。

它非常的生活化,每个年龄阶段都能看懂,但却能看出不同的感受。它主要谈到的,就是如何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善意。

一禅年纪不大,大约四五岁的光景,所以见识尚浅,有一次,他碰到两个人在接吻,很是疑惑,就问师父:“那两位施主,为什么要啃对方的嘴巴呀?”

师父并没有骂一禅“小孩子懂什么!”也没有因为这个问题关乎七情六欲,就拒绝回答,而是给了他一个温暖而浪漫的答案。

师父说:“他们啊,那是有好多好多的话要讲,但又不知从何谈起,所以就嘴对着嘴讲一些话,那些话就会自动流入对方的心里,这就能省却千言万语。”

多好的师父!没有欺骗和隐瞒,而是把事实换了一种更诗意、更脱俗的方式去解答,让一禅在他这个年龄,也可以正确看待接吻这件事。

大家猜猜,听了这个善意的解释后,萌萌的一禅做了什么呢?

他先后亲吻了自己喜欢的包子、佛堂里屹立的佛主雕像、经常听他诉苦的树先生,还趁着师父睡觉时,偷偷亲了亲师父......

《一禅小和尚》:真正的“佛系”,是对世界保持善意!

这个故事,跟善意有什么关系呢?它悄悄给我们说了一个道理,就是要真诚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总在纠结该不该让孩子知道,比如现在争议很大的生理教育。

不让孩子知道,他们就不会受到困扰吗?其实呢,你越是对孩子隐藏,孩子越是好奇,越可能做出错误的事情。

一个高中女生,对我说过她的经历。

这个女生在读初中的时候,对班上一个男生产生了好感,于是她问妈妈:“恋爱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她的妈妈以为她要做坏事了,骂了她一顿,加强了对她的管束。但越是这样,她越想去尝尝恋爱的滋味。

终于,在那个男生向她表白后,他们在一起了。

在一起不到半年,就被双方父母发现,一群人闹得不得安宁,女生甚至离家出走,幸好她当时的班主任找到了她,和她好好地聊了一次。

老师问她:“这半年你快乐吗?”

女生完全没料到老师会问这个问题,想到这半年的不安、纠结和感情中的起伏,她大哭起来。

老师跟她聊了很多,也聊了自己对感情的理解,终于,这位女生豁然开朗。

后来她告诉我,如果当时她的妈妈,很坦诚地告诉她恋爱是怎么一回事,问问她的感受,她或许就不会因为好奇而莽撞地去尝试了。可现在,弄得大家连朋友都做不了。

孩子的视角之所以美好,正是因为他们更愿意相信这个世界的善意。

所以,一定要对孩子保持真诚,不要欺骗孩子,这样,他们才不会闹出一些让你感到棘手的事情。

《一禅小和尚》:真正的“佛系”,是对世界保持善意!

保持善意,有时还能让你得到善意的回馈。

有一次,一禅正吃着他最爱的包子,一只很像狗的动物过来了,一禅把包子给了它。

师父看到后大惊失色,原来,一禅刚才喂的是一只狼!

从这以后,师父便要求一禅:今后不准和陌生动物玩。一禅很失落。

一个月后的一天,一禅买了包子独自往家里赶,不小心摔了一跤,不一会儿,眼前出现了一群动物。

师父这会儿正在寺内打坐,他猛然一惊,感觉不妙,立刻出门找一禅。找着找着,发现了一禅掉落在地上的包子,着急得不得了。

这时,他听到了一禅的声音,循声过去,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一群小狼崽正围着一禅嬉闹着,一禅开心得不得了。

原来,是一禅一个月前的一个包子,换得了狼群的信任。

当然,这个故事并不是告诉我们,所有的狼都是善类,它是在提醒我们,如果我们愿意对身边的人或动物施与善意,就更有可能得到善意的回馈。

《一禅小和尚》:真正的“佛系”,是对世界保持善意!

有一个公益广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白人妈妈抱着孩子上了一辆公车,车上唯一空着的位置,在一个黑人男性旁边。

白人妈妈虽然坐了下来,但表现出了些许不悦,与黑人保持着明显距离。

但她怀里的孩子,也许是对黑人的肤色很好奇,越过妈妈的身体,伸出小手,拉住了黑人的手,两人温暖地对视。

这个广告很短,也没有任何文字说明,但孩子纯真的行为和眼神,融化了很多人。

我们曾经都像这个孩子一样,有一颗最干净善良的心。可成了大人之后,我们所有的立场、偏见、防备和恶意,就悄悄地爬满了全身。

其实,保持善意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它远比我们整天防着别人,要轻松很多。

保持善意,除了能让你得到真诚和信任之外,还能让你学会尊重和成全。

一天,一禅和师父路过一个花圃,花开得正盛。

一个姑娘看到后说:“这花真好看,戴在头上一定很漂亮,可否让我摘一枝呢?”

花圃主人摇摇头说:“不行不行。”

又有一个男人骑马经过,说:“这花好美啊,看到它心情都好了很多,这花你能卖一枝给我吗?”

花圃老伯依然摇摇头说:“不卖不卖。”

《一禅小和尚》:真正的“佛系”,是对世界保持善意!

很多人都想买,都被老伯拒绝了,于是有人说了句酸溜溜的话:“不就一枝花吗,卖一枝又能怎样?”

一禅也跑过去问老伯:“老伯,大家都很喜欢你的花,你为什么不卖给他们呢?”

老伯摸摸胡子,笑着说:“他们喜欢的哪是花啊,不过是花给自己带来的好处罢了,丝毫不知道珍惜。”

果然没多久,身边来了个戴花的姑娘,在别处买了朵新的花后,就把头上的花给扔掉了。

一禅连忙跑过去,将那朵被丢弃的花捡起来,小心翼翼地插进土里,心里念道:花啊花啊,就把你最美的样子,留给真正疼惜你的人吧。

虽然这朵花,不会因为插进土里而重获新生,但小和尚的话却很令人感动。

花圃主人的话道破了一个真相:很多人对于一个人或者一样东西的追逐,也许并不是因为真正喜欢,而在于满足自己的需求。

比如现在有些养狗人士,为了狗狗造型拉风、带出去有面儿,把狗狗的毛发染得五颜六色。

但其实呢,狗狗根本不会觉得漂亮,反而会让狗狗的皮肤受到染色剂的伤害。

有些男人呢,对女朋友的附加条件很多,要好看,要瘦,要说话温声细语,以至于女生每天化妆、节食减肥、压抑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但其实我们知道,爱一个人,就是要爱TA本来的样子,要尊重和成全TA的坚持。

有句话说,喜欢是放肆,而爱是克制。如果喜欢就是要让对方迎合自己的需求,却不真正为对方着想,这不是真的喜欢,甚至连尊重都谈不上。

《一禅小和尚》:真正的“佛系”,是对世界保持善意!

一禅小和尚,有种神奇的魔力,他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最美的一面,也让我们看到自己内心的缺陷和矛盾。

在他一个个温暖的小故事中,我完成了内心的一次次自我反思和叩问。

作者在后记里说:这世间一定存在着某些美好,足以过滤尘埃。

相信一禅小和尚,能让更多小朋友多一个可爱的伙伴,也让更多的大人,愿意去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