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隱太子李建成爲什麼會失敗?

閣命軍


李建成作為禮法上正統的太子,這是一個李世民所無法比擬的巨大優勢。其手下人才雖然可能遜色於李世民,但是也有魏徵這樣的人才出現(其實魏徵在太子麾下還是很受重視的,李建成曾經採納他的意見,剿滅竇建德餘黨)。最主要的問題,在於李建成低估了李世民採用非常手段(即政變)的可能性。

武德末年的奪嫡之爭裡面,其實雙方都使出了許多非常的手段。李建成曾經招募精銳作為自己的衛士,號稱“長林軍”,李世民也有八百多名“素所蓄養”的武士。李建成曾經交結楊文幹被告發,李世民也曾經派張亮“結交關東豪傑”云云。

玄武門之變的背景是李元吉將要代替李世民出征突厥,同時調走了李世民麾下的許多士兵和將領。在這時,李世民上奏告發李建成穢亂後宮。李元吉建議李建成先稱病不上朝,整頓衛隊以備不測。但是李建成認為宮中防備嚴密,不會有意外發生,於是和元吉入宮。他們沒想到的是,自以為可靠的禁軍,卻在常何的率領下倒向了李世民一邊。而最終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直江信綱


從史書上看,隱太子李建成集團的失敗,有幾分神秘,也有幾分驚險。

正當秦王府一方緊鑼密鼓地準備起事時,發生了一件事,幾乎使李世民的政變流產。

這件事發生在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太白星屢現於白天,太史令傅奕密奏曰:“太白見秦分,秦王當有天下。”(《舊唐書·傅奕傳》)這一天文現象《新唐書·天文志》也有記載。

對於這一星象,古人解釋為凶兆、災變一類,主兵喪、謀逆、更王,即更換君主。

高祖得到這一奏報,當然非常震驚,遂於六月三日召見李世民,並將傅奕的奏狀拿給他看。此事並非虛構,因為《天文志》上也有這一星象的記錄。後來李世民當了皇帝,曾對傅奕說過這樣的話:“汝前所奏,幾累於我。”(《舊唐書·傅奕傳》)可見當時李世民的確相當狼狽。

李世民在這一變故面前還是沉住了氣,上奏說:“臣於兄弟無絲毫負,今欲殺臣,似為世充、建德報讎。今枉死,永違君親,魂歸地下,實恥見諸賊!”並且靈機一動,密告建成、元吉淫亂宮闈。李世民說這番話是為了達到兩個目的:其一,一再提到王世充、竇建德,是提醒高祖自已對唐朝是有大功的,使高祖不便輕易對他下手;其二,反映建成、元吉淫亂宮闈之事,可以起到轉移打擊目標的作用,且此類事都是在秘密狀態下進行的,短時間誰也說不清楚,這樣就可以為發動政變爭取到時間。

大約是高祖平時確實也見到過建成、元吉與一些嬪妃往來頻繁,而且她們也經常在高祖面前說二人的好話,聽李世民這麼一說,心中疑惑,中了秦王之計,便對他說:“明當鞫問,汝宜早參。”意思是明天一定要當面訊問,你應當早點朝參對質(以載於《資治通鑑》)。

這樣,李世民就爭取到了寶貴的一天時間。回到秦王府,連夜商討對策,決定次清晨採取行動,先發制人,一舉摧毀東宮集團的勢力,奪取皇位。

次日,高祖召宰相裴寂、蕭瑀、陳叔達等人人宮,準備訊問建成、元吉淫亂宮闈之事。玄武門之變發生。

李世民命尉遲敬德、長孫無忌、侯君集、張公謹、公孫武達、獨孤雲、劉師立、杜君綽、李孟嘗、鄭仁泰等人率兵在皇宮北門即玄武門埋伏,與北門守將敬君弘、常何配合,待建成、元吉到達後發動襲擊。
上圖唐玄武門復原圖。

此時張婕妤已經覺察到秦王府行動異常,派人馳馬報知李建成。

李建成遂召元吉前來商議,元吉主張立即發動東宮軍隊,做好準備,託病不朝,以觀形勢變化。李建成卻認為“兵備已嚴,當與弟入參,自問消息”(《資治通鑑》),遂與李元吉騎馬直趨玄武門。 如果按照李元吉的建議,發動東宮軍隊做好準備,下面的事情或許不會發生。

當他們走到臨湖殿時,發覺情況異常,立即調轉馬頭向東宮奔去。世民緊追不捨,元吉回頭張弓便射,連續三次都沒有把弓拉滿,所射之箭達不到射程,根本夠不著李世民,可見李元吉已經倉皇失措到何種程度。如果李元吉射中了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將是另一種結果。

李世民首先射死了李建成,李元吉被隨後追來的尉遲敬德射下馬來,由於傷勢不重,他慌忙逃入附近樹林之中。李世民奮起直追,由於馬驚被樹枝所掛落馬,元吉見機會來了,返身奪過李世民的弓欲加傷害。正好敬德趕到,元吉只好放棄世民,打算逃到武德殿,被敬德追射而死。


鄧海春


我認為,李建成的失敗就在於警惕性不足,一直按照常規思路來做,忽略了特殊手段。

玄武門之變前,李淵已經認識到了李世民對於李建成的巨大威脅,因此他配合李建成、李元吉削弱李世民的勢力。

眾所周知,李世民最大的勢力其實就是天策上將府。所以在玄武門之變前,李淵多次調天策府將領去李建成、李元吉麾下效力。這樣,在戰場上李建成、李元吉可以輕而易舉的削弱天策府的勢力,最終將李世民變成光桿司令,李建成也就取得了奪嫡之戰的勝利。可以這麼說,如果事情按照李建成的規劃發展的話,最終勝利的肯定是李建成。

但是李世民作為一個在戰場上奇謀百出的將軍,在政治鬥爭中也突破了常規,採用類似斬首行動的奇襲戰術,於玄武門一舉殺掉李建成和李元吉,最終取得勝利。

因此,李建成的警惕性不足、思路沒有突破常規,是導致奪嫡失敗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