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俗气的长相,还不是因为你艺术的品位不高

昨天参加一个主题是文艺复兴的活动。大家不约而同讨论到托马斯·曼的《死于威尼斯》。

这是我极爱的一部小说。而根据这部作品改编的电影《魂断威尼斯》,也是梁朝伟的最爱。作品充斥着大量古希腊埃斯库罗斯式的古典悲剧精神,所以,从文艺复兴这个主题出发,穿过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最终回归到这个作品上,实在妙不可言。

你喜欢俗气的长相,还不是因为你艺术的品位不高

电影《魂断威尼斯》

《死于威尼斯》讲述了一个极端的悲剧:主人公阿申巴赫是一位处于瓶颈期的作家,他来到威尼斯度假,邂逅了同旅店的波兰少年,并被其希腊雕塑般的容颜震撼,从爱慕至迷恋,最终难以自拔,命丧于威尼斯严重的瘟疫中。

“他脸色苍白,神态幽娴,一头蜜色的鬃发,鼻子秀挺,而且有一张迷人的嘴。他像天使般的纯净可爱,令人想起希腊艺术极盛时代的雕塑品。”

改编电影《魂断威尼斯》时,导演对角色演员更是精心筛选。波兰少年的扮演者伯恩·安德森,在当时被誉为了“世界第一美少年”。

你喜欢俗气的长相,还不是因为你艺术的品位不高

伯恩·安德森

人们赞美艺术,追求审美的高度,“希腊极盛时代的雕塑”或许就是带有终极性质的思考。正如昨天讨论会上所说,文艺复兴属于未来的考古学。其实,我们对那个时代的产物,已经有了归纳性的美学评判。

当初读这部作品时,我便摘录了大量的片段。其中,对波兰少年的描述,有大量篇幅是属于对艺术美感的赞美。这种微妙的结合,已远远超越文学本身的高度,强烈的冲击感,可以直至艺术殿堂。

再打个比喻,今年奥斯卡的大热影片《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同样是一部带有“文艺复兴美感”的作品。电影的片头,是各式的雕塑幻灯片,这不仅暗喻了人体的美学构造,也暗示了对艺术美的追求,是完全可以超越生理界限的。

你喜欢俗气的长相,还不是因为你艺术的品位不高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所以,在电影中,有一场双方出海打捞雕塑的戏份。这是最精彩的转折。爱情,本来自于艺术。

电影之外,埃利奥的扮演者蒂莫西·柴勒梅德(甜茶)得到了很高的评价。除了对角色有着完美的诠释,很多影迷在定义他的外貌时,多用如下的形容:罗马长相,意大利少年、希腊雕塑。

你喜欢俗气的长相,还不是因为你艺术的品位不高

蒂莫西·柴勒梅德

是的,“希腊雕塑”这个定义再一次出现,无疑,它已经成为一门特殊的美学品读。蒂莫西·柴勒梅德,是罗马走出的美少年,本属于意大利的夏天,他在电影中的角色,值得拥有自然界限中所有的爱慕。

审美,是站在艺术之上的。媚俗的气质,往往缺少美的核心,也就是现在常被大家挂在嘴边的“高级感”。艺术感缺失的人,往往会被这种媚俗所吸引。

所以,了解艺术,还是很重要的。陈丹青曾说,“审美”不是教出来的,你长着眼睛,你是活人,“看”就是了解,会“看”,就会了解。

不如从今天起,先做一个“会看”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