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惠及市民15萬人次,三水公共文化服務鏈覆蓋區鎮村

每年惠及市民15萬人次,三水公共文化服務鏈覆蓋區鎮村

大合唱、寫毛筆、打太極、編竹籠、學剪紙、遊古村……7月21日,2018年“築夢佛山”文化藝術公益夏令營三水分營全部閉營,800名小營員在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中收穫了別樣的暑期經歷。

2018年“築夢佛山”文化藝術公益夏令營三水分營活動是三水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內容之一。自創建工作開展以來,三水區持續推進新市民文化暖心工程、公共文化服務配送工程、“城鄉十分鐘文化圈”工程等,按需為基層群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為新市民提供免費公益文化服務,實現城鄉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推動以文化人、以文引人、以文促產,助力“城市三水”新徵程。

每年惠及市民15萬人次,三水公共文化服務鏈覆蓋區鎮村

7月25日三水視窗相關版面圖。

免費文化服務持續10年,推進新市民文化暖心工程

2018年“築夢佛山”文化藝術公益夏令營三水分營活動自7月9日啟動以來,三水區文化館、白坭中心小學、南山文化站、雲東海街道、蘆苞鎮、樂平鎮和大塘鎮7個營站相繼開營,為800名三水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和低保家庭子女免費提供聲樂、舞蹈、美術、書法、小創客、主持、太極、剪紙、編竹籠等多樣化文化藝術課程。

“參加夏令營很開心,學到很多知識,認識了很多朋友。”來自重慶的小樂怡是三水區文化館營站小主持班的成員,經過幾天的鍛鍊,小樂怡覺得自己大膽了很多,以前不敢上臺講話的她,如今不僅做起小小主持人說起話不緊張,平時說話也比以前多,變得敢於表達。

湖南籍的李女士來三水打工十多年了,這是她的孩子第一次參加夏令營活動。她說,孩子參加了三水區文化館舞蹈班的夏令營活動,每天回家都將學到的舞蹈跳給家人看,明顯覺得小孩活潑了很多。

三水區文體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築夢佛山”文化藝術公益夏令營三水分營活動在設置常規文化藝術課程的同時,還融入了遊覽三水風景名勝的戶外拓展活動,帶領營員參觀三水森林公園本煥寺、大佛區、蘆苞長岐古村、三水區博物館等,讓他們領略和感受三水的悠久歷史和風土人情。此外,還組織營員們觀看少兒電影,邀請國家級非遺項目(廣東剪紙)代表性剪紙省級傳承人饒寶蓮等名家為營員們講課,讓孩子享受全方位的藝術樂趣。

據悉,“築夢佛山”文化藝術公益夏令營活動自2009年開辦以來,至今已是第十屆,範圍從佛山市中心城區擴大至佛山五區,規模不斷擴大,已成為全市異地務工人員最為關注並踴躍參與的公共文化服務項目,曾先後獲得廣東省“特色文化品牌”稱號和文化部群星獎首批公共文化服務項目獎。

10年來三水區通過該項活動為3650名異地務工子女和城市低保家庭子女提供免費文化服務,這也是三水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八大工程之一——新市民文化暖心工程的重點項目。

三水區文體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持續強化人文關懷,推進新市民文化暖心工程,助力三水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今年三水還出臺了《三水區關於加強產業工人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方案》,明確將產業工人列為全區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對象,納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社區+園區”雙向互助機制,探索多元合作共建模式,保障產業工人基本文化權益。

每年惠及市民15萬人次,三水公共文化服務鏈覆蓋區鎮村

三水區圖書館工作人員在西南街道康華社區服務店進行實地指導,推進總分館建設。

圖文總分館建設實現三級覆蓋,打造“城鄉十分鐘文化圈”

聽診器怎麼用?護士怎麼照顧病人?怎麼使用體溫計準確量體溫?上週末,三水區圖書館“各種各樣的職業:醫生”——2018年快樂暑期系列活動之點讀繪本閱讀互動活動帶領30組親子成員通過醫生扮演遊戲、親子互動遊戲、聽故事、玩手繪遊戲、閱讀點讀書籍等活動,將閱讀活動與文化活動相融合,為市民打造高品質文化體驗。

據悉,今年以來,三水區圖書館、文化館聯合啟動總分館制度建設,將區圖書館與區文化館相融合,創新探索“一體化建設、雙重化管理、多元化服務”的總分館制模式,打破兩館壁壘,有效整合兩館資源,實現資源共建共享。

“該項工作通過統籌全區文化資源,發揮出‘1+1>2’的文化能量,增強群眾獲得感。”三水區文體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三水區圖書館和區文化館打破各自為政的業務界限,突破文化館“動”業務和圖書館“靜”業務的規律,合作開展圖文總館和分館區域一體化的公共文化服務,探索圖文兩館服務合作方式。

三水區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度建設已經初步形成了以區圖書館、文化館為總館,各鎮(街道)文化站為分館、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為服務點的服務體系,其中總館2個,分館7個,服務點21個,並以開展免費開放服務和送圖書、送戲下鄉為基礎,由總館策劃、組織、配送,分館、服務點聯合開展活動,有效實現了區、鎮、村三級聯動服務。

三水區文體旅遊局群文科相關負責人介紹,三水區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服務體系的建成將大大推進三水區“城鄉十分鐘文化圈”建設工程。據悉,“城鄉十分鐘文化圈”建設工程是三水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八大重點工程之一。

近年來,三水區還通過提檔升級區鎮文化載體,如推動雲東海街道、南山鎮文化站升級改造,打造白坭鎮智能文化家項目,投資建設北江新區文化中心、三水文化中心和三水圖書館新館等重點文化工程項目,打造“城鄉十分鐘文化圈”,助力三水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

每年惠及市民15萬人次,三水公共文化服務鏈覆蓋區鎮村

佛山剪紙創作走入大塘鎮文化站。

按需開展“訂單式”服務,打造公共文化服務配送工程

7月20日,佛山文藝大講堂三水專場系列活動之佛山剪紙創作走入大塘鎮文化站。活動邀請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剪紙代表性剪紙傳承人、佛山工藝美術大師饒寶蓮為基層群眾帶來一場非遺講座。

本週起,15場文藝大講堂將陸續走入三水區七個鎮街,佛山市文藝名家將以志願服務的形式進行授課,為三水基層群眾帶去精彩文藝課程。據悉,“佛山文藝大講堂活動”由佛山市文聯主辦,通過組織市文藝界的一批名家大師以志願服務形式下基層,講座內容包括文學、音樂、美術、書法、舞臺藝術(戲劇、曲藝、舞蹈)、攝影、民間藝術、文藝評論等文藝門類。各村居、社區、企業、工業園區(員工村)、學校、部隊、機關事業單位等可根據自己的需求申請活動。

三水區文聯專職副主席何曉燕介紹,三水區七個鎮街根據群眾文化需求共申辦了15場活動,目前已經舉辦了3場活動,接下來還將有更多精彩文藝活動走入各鎮街、村居、企業,活動將持續到今年年底,有需要的單位仍可向區文聯申辦。

佛山文藝大講堂三水專場系列活動是三水區按照基層群眾切實需求開展的“菜單式”“訂單式”服務,配送公共文化服務的縮影。據悉,自三水區啟動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以來,三水區著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務配送工程,以“魅力佛山”“佛山韻律”“魅力三水·文化五送”等系列文化活動為統領,以鎮(街道)、村(社區)為重點,深入開展“菜單式”“訂單式”服務,按需配送文藝演出、講座、展覽、電影放映、圖書借閱等服務。

據統計,三水區通過爭取省市級文化資源,聯動區、鎮、村文化單位,每年至少送演出下鄉12場,流動展覽10場,送電影576場,惠及全區約15萬人(次)。三水區文體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7月—8月期間,三水安排了近100項文化活動,覆蓋區、鎮、村三級。

每年惠及市民15萬人次,三水公共文化服務鏈覆蓋區鎮村

每年惠及市民15萬人次,三水公共文化服務鏈覆蓋區鎮村

每年惠及市民15萬人次,三水公共文化服務鏈覆蓋區鎮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