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百科:大白鯊

大白鯊,又稱噬人鯊,是最大的食肉魚類,平均體長在4-5.9米之間,平均重量為2000公斤,雌性比雄性要大一些。大白鯊最早出現於中新世,是唯一現存的噬人鯊屬的成員。為大型進攻性鯊魚,食物鏈的最終極獵食者,對人類具有極大的危害性。分佈於各大洋熱帶及溫帶區,一般生活在開放洋區,但常會進入內陸水域。

物種百科:大白鯊

一般體色為灰色、淡藍色或淡褐色,腹部呈淡白色,背腹體色界限分明。身體碩重,尾呈新月形,眼睛烏黑。牙大且有鋸齒緣,呈三角形,牙長10釐米。一旦大白鯊前面的任何一枚牙齒脫落,後面的備用牙就會移到前面進行補充。在任何時候,大白鯊的牙齒都有大約三分之一處於更換過程之中。大白鯊的皮膚極具有殺傷力,表面並不光滑,雖然沒有魚鱗,但是長滿了小小的倒刺,比砂紙還要粗糙。

物種百科:大白鯊

大白鯊非常擅長捕獵,最喜捕食海豹、海獅和魚類,偶爾也會吃海豚、鯨魚的屍體。具有極其靈敏的嗅覺和觸覺,它們可以嗅到1公里外被稀釋成原來1/500濃度的血液氣味,並以每小時69公里的速度游去。還能覺察到生物肌肉收縮時產生的微小電流,以此判斷獵物的體型和運動情況。大白鯊還可以潛入海底1200米深的地方。

物種百科:大白鯊

在所有的鯊魚之中,大白鯊是唯一可以把頭部直立於水面之上的鯊魚,這賦予了它們在水面上尋找潛在獵物的優勢。為卵胎生動物,每次產仔2-10只,雄性10歲性成熟,雌性為12到18歲。大白鯊的壽命極長,可以達到70年左右。由於大白鯊的生育速度緩慢,以及人類的捕撈行為,種群數量一直在減少,目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易危物種中。

物種百科:大白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