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修養是爲他人著想

歷史學家顧頡剛是一個口吃患者,曾有一次坐火車回鄉,路途遙遠倍感無聊,便想和鄰座的旅客聊天解悶。剛好鄰座是一個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年輕人,他側身主動和他打招呼:“你好,你也……是……是去蘇州的嗎?”年輕人轉過臉看著顧頡剛,沒有說話,只是微笑著點點頭。


真正的修養是為他人著想

“出去……求學的?”顧頡剛繼續找話。年輕人仍是微笑著點點頭。“你什麼……時候……到終點站呢?”顧頡剛不甘心受此冷遇,繼續追問著,年輕人依舊沉默不語,拿出車票微笑示意顧頡剛。這時,坐在顧頡剛不遠處的一位同行朋友看不下去了,他氣沖沖地跑來責問年輕人:“你這個人怎麼回事?沒聽見他正和你說話嗎?”年輕人沒有理他,只是一個勁兒地微笑著。

顧頡剛伸手示意朋友不要為難對方,於是就此作罷。當他們快到上海站準備下車的時候,顧頡剛突然發現那個年輕人不知什麼時候已經走了,只留下一張字條:“兄弟,我叫馮友蘭。很抱歉我剛才的所作所為。我也是一個口吃病患者,而且是越急越說不出話來。我之所以沒有和你搭話,是因為我不想讓你誤解,以為我在嘲笑你。”

顧頡剛看後對年輕人的行為折服不已,從此記住了這個叫馮友蘭的人。真正的有教養,是不需言說的,他們打心底裡將對方當一回事。即使為難自己,也不會為難他人,這也是一種高貴人格的自然流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