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降下的平台们还能走多久

P2P平台的崎岖之路仍在前行,最近北京发布的互联网金融整顿工作的通知中一条规定,严格执行双降,给了北京地区的很多平台一盆冷水

双降指的是什么呢,机构数量要降,业务规模要降。而其中与各平台利益产生最直接冲突的,其实就是业务规模。其实对于双降,在全国各地很早之前就有风声说有相关要求,但是绝大多数平台都是暂且略过,等待实锤。这一次北京地区对于双降的实锤落下,虽然也是意料之中,也是着实让很多平台心惊肉跳。

双降下的平台们还能走多久

那为什么双降会对平台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呢。

其实从理论上来看,正常的平台是不怕双降的,起码是从平台的正常运行上不会因为双降而导致直接的平台崩盘,因为平台做的是撮合业务,业务规模不增长就意味着只需要按照之前的规模进行经营,那么如果之前就是一个健康的运营模式,那么在双降的情况下,只是会影响平台的进一步发展,而不会导致平台出现致命问题,毕竟在降低撮合量,少收服务费的同时,销售类费用也会下降。

但是如果有的平台做了一些扩张战略的安排,进行了一些扩张准备的投入,那么在双降的情况下,这次的投入就会遭受损失,虽然这个损失可能会让平台很肉疼,但是这个损失也并不会是致命的。

那么双降对哪种平台是致命的呢,最直接的就是那些坏账率很高的平台。

双降下的平台们还能走多久

坏账率有个特点,就是延时性,尤其是在网贷行业。一笔1年的借款,如果是一次性还本,只有到期还了款才会知道这明确的不是一笔坏账,等额本息的借款,也只有到完全还完才能知道这不是一笔坏账。

正是因为这个坏账的延时性存在,让有的平台动了脑筋进行处理,在10亿规模时的这些业务,有1个亿的潜在坏账,那么在坏账真正出现之前,把规模做到20个亿,那么爆发出来的坏账率就由不扩张规模的10%,变成了5%,一方面从数据上会好看一些,另一方面,一些以平台会以收入利润来补偿投资人的亏损,也因为暂时的规模增加而有充足的现金流,如果做一些隐藏处理,投资人并不会感觉到有坏账的体验,会继续投资,但是下一期的亏损,就要进一步的扩张来覆盖了。所以,一旦扩张停止,坏账率就会真实的暴露出来,投资人的体验也会变差从而停止投资,那资金端一旦又供给不足,平台真的就会受到灭顶之灾了。

双降下的平台们还能走多久

能否在双降下继续运营,是对一个平台业务模式是否健康的判断,如果很健康,那平台不会受到多大影响,如果平台比较健康,也只会稍微难过一点,受一些损失,但是如果不健康,对不起,故事到这里,就该结束了,因为再走下去,虽然可能会好转,但是更大的概率是产生更大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