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戲骨版紅樓夢之後,水滸傳又來了,改編爲何總拿四大名著開刀

小戲骨版紅樓夢之後,水滸傳又來了,改編為何總拿四大名著開刀

去年的小戲骨版《紅樓夢》可謂賺足了眼球,一群90後老阿姨在屏幕面前,露出慈母般的微笑,不時還點頭稱讚,大有“孩子大了,果然出息了”的欣慰。最近幾天,又傳出小戲骨版的《水滸傳》也要開始播出,由小紅樓原班人馬打造,宣傳片開頭的好漢歌一唱起,低音中略帶些稚氣,讓小編不禁有些期待正片的播出。

說起改編,導演們不知為何總喜歡對“四大名著”開刀(難道就像每個女演員都有一個武則天夢?),因此四大名著相關的影視劇可謂層出不窮,說上三天三夜都說不完。當然,其中不乏經典,也不缺反面教材,今天本編就挑選幾個典型案例,談談“四大名著”被改編血淚史。

小戲骨版紅樓夢之後,水滸傳又來了,改編為何總拿四大名著開刀

《紅樓夢》:不是每個林黛玉都叫陳曉旭

《紅樓夢》作為古典小說巔峰,很早就被搬上了銀幕,早在1924年秋,民新影片公司將梅蘭芳演出的五齣戲,拍攝剪輯成一部兩本長的戲曲短片,《黛玉葬花》就是其中一個。這個短片放映的時間很短,而且是一部默片,就是梅蘭芳本人也沒有看到,算是《紅樓夢》影視作品的先驅了。

《紅樓夢》改編史上的經典作品莫過於1987央視版電視連續劇,此片為36集,也是大家廣為熟知的一部電視劇,由中央電視臺改編制作,王扶林導演,主演陳曉旭、歐陽奮強、張莉、鄧婕等。關於此電視劇獲得的讚譽、獎項以及塑造的經典人物形象就不一一贅述,這裡主要說下拍攝過程。

時間:1984年9月開始拍攝,1987年在全國首播。

導演:王扶林

文學顧問:周汝昌,沈從文,王崑崙,王蒙,啟功,曹禺等。

編劇:劉耕路、周雷、周嶺

場地:建造北京大觀園,正定寧國府、榮國府和寧榮街等拍攝基地

音樂:王立平,作有《枉凝眉》、《葬花吟》等13首

小戲骨版紅樓夢之後,水滸傳又來了,改編為何總拿四大名著開刀

拍攝此劇時劇中演員,不論主角、配角都受到嚴格培訓,僅為不到一分鐘的撫琴鏡頭就專門為演員聘請古琴老師進行教學。如果說好的改編能讓大家更加喜歡原著,那失敗的改編更促使大家去閱讀原著,以正視聽,體會古典名著深深的文化底蘊。

2010年五十集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由李少紅擔任總導演,通過大規模的全國選秀活動挑選演員,于小彤、蔣夢婕、李沁、王龍華、姚笛等領銜主演,聚集了一大批青年演員,準備重新詮釋了部經典作品。

這部作品看完,能感受到導演李少紅在《紅樓夢》亦真亦幻方面沒少下工夫,色調夢幻,鏡頭虛實交替,很有夢幻的感覺。劇中配有大量旁白,也是李少紅的一貫風格,之前其導演的《大明宮詞》等作品曾有配旁白的習慣。旁白的存在一方面將原著中敘述性的內容表現出來,另一方面也可幫助觀眾理解並進入劇情,但過多的旁白也為很多觀眾所詬病。

在配樂上,劇中崑腔縈繞,營造出一些古典韻味,但耳邊總有一些悲涼調子飄蕩著,搭配略顯陰暗的畫面,難免讓觀者心頭一緊。比如寶玉捱打後夢到琪官和金釧兒的場景,一片虛幻的光影掠過寶玉稚嫩的臉蛋,琪官突然揹著光出現在寶玉床前,而床頭不遠處,投井而死的金釧兒也模糊著臉站在一個幽暗的角落裡,兩人都對著寶玉幽怨地說話,恍惚間小編還以為是在看聊齋。

至於在演員上,大家會習慣跟87版做對比,此版身體健壯的黛玉,時刻在尬笑的鳳姐,永遠在神遊的寶玉……,不是所有的林黛玉都叫陳曉旭,也不是所有的改編都叫《紅樓夢》。

小戲骨版紅樓夢之後,水滸傳又來了,改編為何總拿四大名著開刀

《西遊記》:可能你對神魔有什麼誤解

說起猴哥,首先浮現在我們腦海裡應該是六小齡童飾演的美猴王,1986年電視連續劇《西遊記》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由楊潔導演,六小齡童、遲重瑞、徐少華、馬德華、閆懷禮等主演。共25集,該劇秉著忠實原著的拍攝原則,基本再現了小說中的情節。

該劇於1982年開拍,1986年春節播出,造就了89.4%的收視率神話。在今天看來, 4年時間,一個龐大的攝製組,製成電視劇25集,是一個不可想象的慢動作,但是正是這樣的慢製作,卻成了一代人的記憶。

至今這部《西遊記》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電視劇,重播次數超過2000次,百看不厭,成為一部公認的無法超越的經典。不僅如此,在所有電視劇淪為表情包的今天,我們的86版西遊記中的鏡頭,也絕對算表情界的扛把子。

《西遊記》作為一部古典神魔小說,本身就具有無限闡釋的可能,有神話的天馬行空想象力,又隱喻著現實世態人情、人際關係,老少皆宜。不說電視劇,電影每年至少一部,其中不乏作為賀歲片出現。

2013年《西遊降魔篇》

2014年《西遊記之大鬧天宮》

2015年《西遊記之大聖歸來》

2016年《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2017年《西遊降魔2》

2018年《西遊記·女兒國》

電視劇,提一下2011年張紀中版《西遊記》,對於此劇導演張紀中明確表示會打破原來模式,尤其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會突破原有的樣子。這部電視劇在拍攝上強調的是技術,劇中動作、場景特效更符合魔幻色彩,走國際化路線。不得不說,或許在製作上更精良,但是《西遊記》作為一部本土的神魔小說,跟魔幻大片還是有些差距。(參考2010年程力棟執導電視劇《西遊記》,打造時尚版魔幻造型新觀感)

小戲骨版紅樓夢之後,水滸傳又來了,改編為何總拿四大名著開刀

無論是小戲骨版《紅樓夢》,還是即將要播出的《水滸傳》,都明確表示是向經典致敬,或許有人會說這就是完全照搬,毫無新意。確實,從劇情、臺詞乃至服裝顏色都基本和86版一樣,但是演技照搬的了麼?

四大名著作為古典文化代表之一,承載著我們民族潛在的集體無意識,去取材,去改編都無可厚非,新時代下去弘揚傳統文化更是義不容辭。在這裡小編不得不說,翻拍經典固然好,但打鐵還需自身硬,經典所賦予的傳統文化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需要更深度的藝術涵養去體會,而挖掘名著自身的超越時代的文化意義才是翻拍者最應關注的。

沒有提《水滸傳》,因為題材原因,改編作品並不多。而《三國演義》更多的被改編為遊戲(小編不熟會亂說?),關於四大名著改編影視劇,還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作品呢,不找小編聊(tu)聊(ca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