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歷史名人知多少?

蒙城歷史名人知多少?

蒙城歷史名人

蒙城人民勤勞善良,熱情好客,民風淳樸,自強不息。幾千年來湧現出很多名人志士,抗戰英雄等,他們從莊周夢蝶,到劉金定紅馬金刀戰南唐,從魯王任柱捻軍起義,到馬玉昆血戰平壤抗倭,保疆為國等,無不展示出蒙城歷史的久遠、深邃、博大、厚重。北宋著名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來蒙城看後,感觸很深,留下了“吏無田甲當時氣,民有莊周後世風”的千古詩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蒙城人為之驕傲,為之自豪。本篇章,展現在我們面前的不是簡單的一組人物,而是一部蒙城五千年的發展史,像一部記錄片,貫穿古今,娓娓道來,散發著古城的芬芳,彌久恆香。

陳亢

蒙城歷史名人知多少?

陳亢(公元前511~前430)字子元,一字子禽,又名原亢,祖籍蒙城縣城西黃練溝。從學於孔子,在孔子的72位著名弟子中居第68位。年齡少孔子40歲,比莊子早約142年。曾做單父(今山東省單縣南)宰。清乾隆三十二年( 1767),蒙城知縣淡如水立石碑於蒙城東關外莊子祠堂旁,題曰:“陳亢故里。”

關於陳亢的事蹟,《論語》裡有這樣一段記載,大意是:陳亢以為孔子教自己的兒子,與眾學生不同。必有許多是學生不知道的東西,孔子暗地教他。故私下裡問孔子的兒子伯魚(名鯉)說:“你也許聽到你父親的特殊教訓罷? ”伯魚回答說:“沒有啊。曾經有一天,父親一個人站在廳上,我很快地走過庭前,父親說:‘有沒有溫習《詩經》?’我答說:‘沒有啊。’父親說:‘《詩經》裡面,知識豐富,不把《詩經》溫習熟了,就缺乏說話材料,事理不通達,心氣不和平,便不能從容應對說話。’我就退下去溫習《詩經》。又有一天,又遇著父親一個人站在廳上,我也是很快地走過庭前,父親說:‘你有沒有溫習《禮記》麼?’我答說:‘沒有啊。’父親說:‘學禮就是學做人,不把《禮記》溫習熟了,品節不詳明,德性不堅定,將來便不能立身處世!’我就退下去溫習《禮記》。我所聽到的教訓就是這兩點。”陳亢回到家中,很歡喜地說:“我去問伯魚一件事,現在卻得了三種知識:一是學詩,則可以言。一種是學禮,則可以立。又一種是君子之對兒子也和對弟子一樣的教訓,並不偏愛兒子。

這則故事是講孔子教人沒有偏私,對自己的兒子也是進見有時,接遇有禮。但從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陳亢的勤學好問和聰穎過人。

明代學者顧龍裳遊蒙城名勝清燕堂時,寫《公堂清燕》詩中有“緬想鳴琴治邑時,雍容雅化坐無為”,說蒙城人陳子禽在單父宰任上,專施德化不用刑罰,坐在公堂鳴琴無為而治。本鄉人在陳亢故里城西黃練溝立碑紀念。

莊周

蒙城歷史名人知多少?

莊子(約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戰國楚蒙(今蒙城)人,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據《壽陽志》:蒙為國,且數千年。漆園應屬蒙國所轄之地。司馬遷《史記》載:“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

莊周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之一,他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思想,後世將其與老子哲學思想並稱為“老莊哲學”,又因莊子與老子故里同在渦河之畔,相距僅百里,故又稱他們的學術思想為“老莊渦河之學”。

莊子除做過漆園吏以外,沒有做過其他的官,據《雜篇·秋水》記載,楚威王曾派人邀請莊周為楚國宰相。莊子以寧為泥裡嬉戲的活烏龜,也不願意為廟堂用以卜卦之死龜為由,拒絕了楚威王的邀請。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張修身養性,清靜無為,順應自然,追求精神逍遙無待。一直過著深居簡出的隱居生活。

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精神還是皈依於老子的哲學。莊子鄙棄榮華富貴、權勢名利,力圖在亂世保持獨立的人格,追求逍遙無恃的精神自由。對於莊子在中國文學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貢獻,封建帝王尤為重視,在唐開元二十五年莊子被詔號為“南華真人”,後人即稱之為“南華真人”,被道教隱宗妙真道奉為開宗祖師,視其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莊子》一書也被稱為《南華真經》,在文學史上有很高的價值,其文章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對後世文學有深遠影響。

莊子的散文在先秦諸子中獨具風格,大量採用並虛構寓言故事,想象奇特,形象生動。此外,還善於運用各種譬喻,活潑風趣,睿智深刻。文章隨意流出,汪洋恣肆,奇趣橫生。總體來說,莊子散文極具浪漫主義風格,在古代散文中罕有其比,贏得無數文人學士的仰慕。

王常

蒙城歷史名人知多少?

王常(公元前15—36),字顏卿,東漢潁川舞陽(今屬河南省)人。

公元9年,王莽稱帝,改國號為“新”。當時經濟混亂,法令苛細,賦役繁重,人民苦不堪言。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反抗王莽的統治。王常為報弟被官府殺害之仇,逃往江夏(今湖北)。公元17年與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王鳳、王匡等組織荊州饑民起義,他們以湖北當陽東北的綠林山為根據地,發展到數萬人,史稱“綠林軍”。公元22年王常與成丹、張卬率部進入南郡藍口(湖北江陵),號稱“下江兵”。與王莽軍戰於上唐,大破之,遂北至宜秋。此時王鳳、王匡率領的新市兵和廖湛率領的平林兵以及劉秀率領的漢軍皆受損,他們派伯升(劉秀長兄劉綻)去聯絡“下江兵”以共同對抗王莽軍。王常早有歸漢之心,即引兵與漢軍及新市、平林聯合。於是諸部齊心同力,銳氣益壯,屢破王莽軍。公元23年,平林軍首領劉玄為帝,年號為“更始”。王常為延尉大將軍,封為知命侯。昆陽大捷後,王常隨綠林軍直搗長安,推翻了王莽政權。王常被任命為南陽太守,封為鄧王,食八縣,賜姓劉氏。

公元25年,起義軍內的大地主劉秀稱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這時,王常受劉秀籠絡投靠劉秀,公元26年到洛陽,受賞賜,被拜為左曹,封為山桑(屬沛郡蒙城縣)侯。遷漢忠將軍。公元31年又拜為橫野大將軍,公元36年薨於故安屯所,諡曰節侯。其子廣嗣,於公元54年徙封石城侯。

遺蹟

王常墓,又稱古堆。位於蒙城縣城北30華里處芮集北首,檀城中學院內。墓周長208米,佔地約3440平方米,高11丈成饅頭狀。墓前立有石碑一塊,刻有“漢山桑侯王常之墓”,系民國23年8月蒙城縣長劉治堂所立。

據考古發現,此為王常衣冠冡。墓下部為新石器時期遺址。曾出土有陶壺、石斧、骨箭等物。

嵇康

蒙城歷史名人知多少?

嵇康(223~262),字叔夜,譙郡(今濉溪臨渙集)人。魏晉時期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竹林七賢”之一。魏國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其原姓奚,因仰慕莊子,寓居蒙城嵇山之下,遂改姓嵇。

嵇康為人耿直,他幼年喪父,勵志勤學。後娶曹操曾孫女為妻。因崇尚老莊之學,司馬氏篡魏後辭官,隱居於嵇山鍛鐵、灌園、撫琴、讀書。嵇山位於今蒙城老城東北隅,四周環水。昔日,每逢春夏之際,山上桃花盛開,綠柳成蔭,疏竹掩映;水中碧荷溢香,隨風飄散。夜晚,月照山頭,水色雲影,情趣幽然。

嵇康崇尚任俠,自己灌園、鍛鐵。一次,他在嵇山茅舍旁老柳樹下打鐵,司馬昭的親信鍾會來訪,他視而不見。鍾會回頭走時才道:“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會怒回道:“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回去便向司馬昭進讒言。不久,嵇康的朋友呂安被其兄誣告不孝入獄,嵇康挺身而出,為呂安辯護。司馬昭藉機誣他兩人不孝罪,判處嵇、呂死刑,《晉書·嵇康傳》記載:“有三千太學生為其求情,終不許。臨刑前,嵇康行於(洛陽)東市,索琴彈奏所作《廣陵散》曲,並慨然長嘆:“吾死不足惜,憾無人續《廣陵散》耳!”死時年四十歲。

嵇康死後,葬於蒙城西北石弓山南麓(今歸渦陽縣)。所著《嵇康集》十卷,魯迅先生校後,評價很高,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嵇康還擅長書法,工於草書。又善丹青,唐朝時尚有《巢由洗耳圖》、《獅子擊象圖》傳世,可惜後來失佚。

名勝與遺蹟

嵇康亭為嵇康撫琴讀書處。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蒙城知縣淡如水於嵇山上始建“嵇康亭”,後毀。嘉慶十八年(1813),知縣周鶴立重建,規模較前擴大。後又傾毀。1962年,由縣委工交部副部長兼城關區委書記宋潤身第三次重建。1982年,此亭載入《中國名勝詞典》。1984年,縣人民政府撥款9000元,拆毀舊亭而重建。

檀道濟

蒙城歷史名人知多少?

檀道濟(?~公元436),高平金鄉(今山東金鄉北)人,世居京口(今江蘇鎮江)。從宋武帝劉裕興師,入京討逆,先後輔武帝、文帝。被封為摩縣男、徵北將軍、南兗州刺史、徵南將軍,累遷太尉。

宋元嘉八年(431),宋軍伐魏潰敗,道濟督師北援,數勝魏軍,兵至歷下(今山東歷城),因糧食已盡而南退。但有些士兵在路上投降了魏軍,把宋軍缺糧的情況報告了魏軍,魏軍加緊追擊,並把宋軍圍困山桑誠(今蒙城縣檀城)。

為退敵兵,檀道濟想出了妙計。當夜,令士兵燃起無數火把,他親自指揮數千名士兵往空米袋裡裝沙子,一邊裝,士兵們一邊高聲數著:“一斗,二斗,三鬥……”另有一些士兵來來往往,把沙袋搬到東,運到西,看上去像是在分糧食。直忙了大半夜,天快亮了,檀道濟又令士兵把一袋袋沙壘在帳外,袋口故意敞開著,上面覆蓋少量的米,幾個伙伕從上面挖出來做早飯。

魏軍早有探子把宋軍夜間分糧的事報告了主帥。他暗想檀道濟詭計多端,分明是軍糧足夠,卻叫士兵來詐降,遂把投降的宋兵給殺了。為防宋軍突然來襲,便後退幾十裡。檀道濟趁機指揮全軍加緊撤退,安全地向南撤回大本營。

檀道濟設計“唱籌量沙”智退魏兵,山桑全城免遭兵禍,民感其德,呼山桑為檀公城,即今之檀城。 “唱籌量沙臺”為中外聞名的名勝、遺址,在今檀城集西南2000米之高橋東南側。

高瓊

蒙城歷史名人知多少?

高瓊(公元935 —1006),字寶臣,小名君保,蒙城縣漆園鎮十里井村高莊人。北宋著名將領,以武略和勇猛聞名於當世。少年從軍,先在王審琦麾下為將。周顯德年間從徵南唐,在蒙城雙鎖山與女英雄劉金定相愛結為夫婦,並雙雙下南唐作戰,為統一祖國盡力。北宋建立,宋太祖弟趙匡義尹京邑,知其才勇,召為近衛,又得到宋太祖趙匡胤的賞識,親賜控鶴官衣及器帛。

宋真宗即位,加彰信軍節度,充太宗山陵部署,復為並代都部署,繼續鎮守太原及其北部雁門三關地區。真宗鹹平二年(999) 冬十月,遼軍20萬大舉南侵,忠武軍節度使傅潛統軍8萬不敢迎戰。真宗赴大名,急召高瓊星夜趕往河北定州,單騎代之。高瓊接任後,授楊延昭、楊嗣等有作戰經驗的青年將領以重任,全面出擊,只一月便將遼軍擊敗。這次戰役中,楊延昭守遂城大顯才能,重創遼軍,立下戰功,高瓊薦請提升其為莫州刺史。得勝後,高瓊返還本任。又因在太原任上政績卓著,真宗下召褒獎。

高瓊不僅曉達軍政,善謀步兵、騎兵,通水戰。戰時善於運籌帷幄,平時注重練兵,愛護部下。鹹平三年冬的抗遼之戰,真宗在大名(今河北省大名縣東北)親自檢閱了高瓊率領的雁門三關部隊,觀後,真宗說:“是兵久經戰陣,皆可驅使。”高瓊不僅曉達軍政,而且善教諸子,家教很嚴。

宋真宗景德三年( 1006 ),高瓊病歿,贈侍中、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追封衛國武烈王。《宋會要·王諡》載:“太尉、忠武節度使、衛國武烈王高瓊,諡武烈:安民有功曰烈,折衝禦侮曰武。”御書碑額曰:“決策定難顯忠基慶。”今蒙城縣漆園鎮境內有其故里,墓葬在小澗鎮雙鎖山西南麓。

劉金定

蒙城歷史名人知多少?

劉金定(公元941~1010),北宋衛國武烈王高瓊夫人。蒙城縣城西北12.5公里雙鎖山下劉莊人。自幼學文習武,通經史,曉兵法,有膽有識,貌美藝精。在五代十國兵荒馬亂之時,年l7歲受鄉民擁戴,於本地雙鎖山豎旗立寨,保家護鄉,屢敗騷擾兵匪,威震渦、淮,使百里鄉民免受兵匪之禍,得以安居樂業。周顯德四年(957),高瓊奉命自壽州(今安徽壽縣)去京師汴京(今開封市)搬取援軍,途經雙鎖山,與劉金定交戰,因其武藝超群,感動高瓊。經過了解,相互愛慕,結為恩愛夫妻。旋即隨高瓊發兵渡過淮河攻南唐,在八公山區、壽州一帶屢敗敵軍,為統一祖國立下戰功。北宋建立,又北上抗遼,助丈夫鎮守雁門三關等地,為保衛宋朝再立戰功。

清同治以來,戲曲藝人將她的英雄事蹟編成《劉金定下南唐》、《雙鎖山》、《火燒於洪》、《劉金定殺四門》等多種戲劇、評書演唱,至今不衰。

蘇舜欽

蒙城歷史名人知多少?

蘇舜欽,字子美,北宋著名文學家。祖籍梓州桐山(今四川中江,自曾祖起徙居開封)。蘇舜飲青年中進士,宋景佑元年 (1034) 27歲時任蒙城縣令。他相貌奇偉,胸懷大志,到任後察訪民情,經調查核實,按刑律“杖殺一黠,竄一巨豪。”民心大快,胥吏豪紳畏服。蘇舜欽慷慨好古,學識淵博。仰慕蒙城前賢莊周風範,為官清廉,勤政愛民。建堂時掘地得“清燕新碑”一方,為此,將縣衙後堂命名為“清燕堂”。堂前立“清燕新碑”,意在激勵自己,為官一任,要象清明時節的燕子,給百姓帶來美好的春天。因為燕子食害蟲,對農作物有利。他要做個清官,象燕子一樣,為民興利除害。

蘇舜欽任蒙令不久,其父於長安(今陝西西安市)病故,遂離任奔喪。離蒙日,蒙城百姓夾道相送,揮淚而別。守孝期滿,改職長垣縣令。經范仲淹推薦為集賢殿校理,就任京職。他憂國憂民,力主“改革庶政”,實行變法,振興國家,後遭保守派誣陷,削職為民,閒居蘇州。在蘇州建“滄浪亭”,作《滄浪亭記》。

宋慶曆八年( 1048),蘇舜欽冤案昭雪,出任湖州長史,到任不久病逝,終年41歲。歐陽修收集他的詩文稿遺作編為十六卷,題名《蘇學士文集》,併為之作序。

宋元豐年間,王安石題《蒙城清燕堂》詩云:“清燕新詩得自蒙,行吟如到此堂中。吏無田甲當時氣,民有莊周後世風。庭下早知閒木索,坐間遙想御絲桐。飄然一往何時得,俯仰塵沙欲作翁。”詩中“吏無田甲當時氣,民有莊周後世風”,高度讚譽蒙城的民風與蘇舜欽治蒙的功績。

遺蹟

蒙城清燕堂建在北宋時縣衙後堂,是城內著名古蹟。王安石曾題《蒙城清燕堂》一詩,並刻石於堂前。《蒙城縣志。建置》載:“蒙自蘇公,堂起清燕,洞開重門,卓然千秋儀範。”後改建今漆園街,清末毀於兵火。

高繼勳

蒙城歷史名人知多少?

高繼勳(公元959~1035)字紹先,高瓊長子。蒙城縣漆園鎮十里井村高莊人。自幼學文習武,及長儀狀頎偉,初補內殿崇班,後從徵。鹹平初,以崇儀副使為益州兵馬總監、提舉西川諸路兵馬鈐轄。遷洛苑使、並代地區(今山西太原、代縣及北部雁門三關地區)兵馬鈐轄,鎮守西北邊關。《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載: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澶淵之役前,遼蕭太后聚兵五萬於朔州之草成川,企圖從岢嵐軍(治今山西岢嵐縣)打開缺口,奪取太原。身負抗敵重任的高繼勳人馬雖只四千,但毫不畏懼,親臨前線,登高偵察,精心運籌。誘遼軍至寒光嶺,兩側埋伏之宋軍萬箭齊發,遼軍大敗,被斃及自相踏死者萬餘人。宋軍全勝。因功遷弓箭庫使,賜金帶、錦袍,領榮州刺史。徙麟州(治今陝西神木縣西北楊家城)、府州(治今陝西府谷縣)兵馬鈐轄。又知環州(今甘肅環縣)、瀛州(今河北省河間縣)。繼勳為官清廉,關心百姓疾苦。在知瀛州時,當地災荒嚴重,他令富有者拿出糧食給貧苦者食,使農民渡過災荒。百姓感恩,留其再任。

在知滑州時,黃河水暴漲,溢出堤岸。70多歲的高繼勳親自上河督工搶險,“露坐河上”,日夜不休息,終於護住堤防,保住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宋史》:“繼勳雖老,躬自督役,露坐河上,暮夜猶不輟,水乃殺怒,滑人德之。”高繼勳謙謹多謀,有機略,善撫御士卒,多年扼守重關要地,臨戰輒勝,威名遠著,號“神將”。當時的賢達評論他: “真不愧是高瓊的後代。”年77歲病故在滑州任所。朝廷為此輟視朝一日(停止辦公一天),並贈太尉、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諡穆武,追封為康王。宰相王珪為其寫神道碑,御篆碑首曰:"克勤敏功鍾應慶之碑。”

高繼宣

高繼宣,字舜舉,蒙城縣漆園鎮十里井村高莊人。高瓊之子,高繼勳之弟。善騎射,頗工筆札。以恩補西頭供奉官、惠民河巡督漕船。遷邠州(今陝西彬縣)兵馬總監。宋真宗乾興元年( 1022 ),以內殿崇班為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兵馬都監。

任磁州(今河北磁縣)、相州(今河南安陽市)、邢州(今河北邢臺市)都巡檢使,知安肅軍(治今河北徐水縣)。累遷禮賓使、益州路兵馬鈐轄。自益州還,為西上闔門使、涇原路兵馬鈐轄兼安撫使、知渭州(治今湖南永順縣西南)。遷四方館使、昭州(今廣西平樂縣西平樂溪北岸)刺使、知雄州(今河北雄縣)。

宋仁宗明道二年( 1033),元昊建立夏國不久,聲言侵宋之關隴。高繼宣奏請朝廷加強對太原等地的防禦。未幾,西夏軍果發兵犯宋,陷豐州等地。此時,高繼宣擢升為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知幷州(今山西太原)。西夏軍大舉進攻,高繼宣人馬雖少,但善用以少勝多戰略戰術。率所部數千人冒雨夜至天門關(今太原西六十里古交鎮)前線,組織勇士夜亂敵營,於三松嶺破數萬西夏軍。這裡用水困難,他“相視地脈,鑿石出泉”,供百姓和人馬飲用,又在邊防地區築寧遠寨(今甘肅武山縣)等城寨五座,加強了邊防。後調任眉州(今四川眉山)防禦使,卒於任所。

高皇后

蒙城歷史名人知多少?

宋英宗宣仁聖烈高皇后(公元1032~1093),蒙城縣漆園鎮 十里井村高莊人,乳名滔滔。曾祖高瓊,祖父高繼勳。母曹氏,系宋仁宗慈聖光獻皇后之姐,故宣仁後少鞠宮中。時英宗亦在帝所,與後年同,由仁宗、慈聖作主訂親。仁宗慶曆七年(1047),成婚於濮邸。八年,生神宗。神宗即位,尊為皇太后。哲宗即位,尊為太皇太后。哲宗即位時只9歲,由54歲的高太后臨朝權同聽政。

高太后臨朝聽政之初,一面起用司馬光、呂公著等老臣,一面降詔停修京城內已開工興建和將要興造的宮殿、府衙、寺院,遣返從各州府縣徵調的農民役夫;裁減皇城覘卒;嚴禁各級官吏行苛政、貪汙肥私、聚斂財富;對遭受自然災害的農夫,給予減免田賦。此詔下達到各州府縣城鄉時,農民讚不絕口,頌為“快樂條款”。

名滿全國的大文學家蘇軾,因一首詩作遭到攻擊,說他有意誹謗皇帝,並下御史獄將治以重罪。在高太后婆母曹後和高太后稱許之下,神宗寬赦了他。高太后臨朝,將蘇軾調進京師,破格擢升為翰林學士兼知制誥,參決政事,起草詔書。蘇軾的詩文,盛讚高太后廉潔和對自己的知遇恩德。

高太后節儉樸實,“恭勤儉度越前古”。常對神宗比喻:“一甕酒,醉一宵;一斗米,活十口。在上者要儘量減少浪費,提倡節儉。”高太后衣飾除朝會典禮,在宮中常服用補衣,不用絲錦。宮中膳食,只用羊肉,因為羊吃草,不需用糧食。但牛因能耕田,嚴禁食用。高太后還常到御膳房,視食器刷洗是否乾淨,並戒以節儉,不可奢侈浪費。

高太后臨朝不久,三省具前朝例,上奏章請“加恩高氏”,給太后娘門高家族人封官晉爵,高太后不僅堅辭罷去,而且還將定給高家的私恩賞賜減去四分之一。蒙城至今流傳一句俗話:“高太后臨朝,娘門不顯。”

《宋史》載:高太后“臨政九年,朝廷清明,……人以為女中堯舜。”昔日,蒙城城門樓有磚雕鳳凰,蒙城人因出了這位臨朝聽政的賢德皇后而自豪。

元豐八年九月高太后病故,享年62歲,朝野哀痛。葬河南鞏縣宋陵。

高士談

蒙城歷史名人知多少?

高士談(?~公元ll46),蒙城縣漆園鎮十里井村高莊人。高瓊之曾孫,字子文,一字季默。宣和七年( 1125)任忻州(今山西忻縣)戶曹,入金官至翰林直學士。

宋資政殿大學士宇文虛中使金,被金扣留降金,任翰林學士知制誥。宋徽宗困死五國城後,宇文虛中密謀劫持金熙宗,扶送宋欽宗南歸。事敗露,被捕入獄。金人羅織其家藏圖書為反具之罪。宇文虛中曰:“死自吾分,至於圖籍,凡南來士大夫家家有之,高士談圖書尤多於我家,豈亦反哉”!因此連及高士談,遂並處極刑,時於金熙宗皇統六年( 1146)。有詩名,著有《蒙城集》行於世。

王競 吳一鑾

王競,宋神宗熙寧年間任秘書丞(掌管朝廷文書的官員),元豐元年( 1078),任蒙城知縣。蒞任後,訪得蒙城先賢莊周故千餘歲,而未為其建祠堂。為紀念鄉賢莊子,在渦河北岸縣衙東側莊子作漆園吏之漆園故址,創建了莊子祠堂。祠內主要建築為“逍遙堂”、“夢蝶樓”、“觀魚臺”等。祠堂竣工前,王競特請當時著名文學家蘇軾題寫《莊子祠堂記》,刻碑立於祠內,時在元豐元年十一月十九日。

明朝天順年間,黃水泛渦,莊子祠堂為黃水淹沒。萬曆年間,中都(今鳳陽)太守張登雲路過蒙城,訪莊周祠堂舊址,見祠已成廢墟,東坡碑記、前賢題詠,俱淹倒泥水之中,遂生感嘆。張太守遊莊臺歸來,即命蒙城知縣吳一鸞籌資重建莊子祠堂。

吳一鸞,括蒼(今浙江省麗水東南)人,字文盛,於萬曆辛未年中進士,萬曆七年(1579)任蒙城知縣。吳公到任後,經過了解農情,對全縣地畝重新清丈,不論官紳平民,一律按地畝多少交納賦稅。同時進行戶口人丁普查,凡窮苦鰥寡孤獨者,地丁銀糧一概豁免,當時豁免的有4000多人。蒙城文廟毀壞了,他自己拿出薪俸並動員士紳捐款重新修茸。他特為藏書之用新建一座尊經閣,以備人們閱覽。又買學田數頃,作為貧苦讀書人辦婚喪事之助。他辦社學,供人子弟讀書。同時重視興修水利,發動農民挑溝挖塘,儲藏糧谷,以防水旱之災年。《蒙城縣志》書評他在蒙任職數年,地方治理得俗美風清,民無爭訟糾紛,獄有蜂燕來巢,在歷任知縣政績中,可算第一。

吳公慷慨好古,頗有文才。張太守重修莊子祠堂的建議,正中其下懷。他捐俸買地,於城東郊重建莊子祠堂,9個月竣工。宗伯汪鏜題《新建莊子祠記》。重建後的莊子祠規模宏大、頗為壯觀。其中逍遙堂三間,夢蝶樓三間,卷篷三間,大門、二門各三間,道舍三間,魚池橋一座。左為夢蝶樓,右為觀魚臺。逍遙堂居中,堂中塑莊周像,春秋祭祀。

馬丹陽

蒙城歷史名人知多少?

馬丹陽,住蒙城縣城內西南隅。北宋崇寧年間諸生。自幼讀書,科舉落榜,遂無意功名,在家開荒種菜為生。一日偶得醫病丹書一卷,上有針灸之術。便細心研究,為人針灸治病,往往應手而愈,求診者絡繹不絕。他為人治病30年,分文不取。著針灸書一卷。後修道家之學。

他立意修煉成仙。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他得遇全真道祖師王重陽,與妻孫氏同拜王重陽為師,拋家修煉於昆嵛山中。王重陽仙逝以後,馬丹陽守墓三年,復歸昆嵛山之紫金峰,建“契遇”庵,修道其中。據傳說,一日在山中漫遊之際,他忽然看見虛妙真人,而其餘在場的人卻不能看見,大家都感到非常奇異。他曾作《歸山操》詩,言語飄逸,人們爭相傳誦,卻少有能解者。馬丹陽繼承全真道,自創遇仙派,廣收門徒,弟子眾多。平日,馬丹陽傳真佈道,詠歌談笑,怡然自適。1204年12月27日,他突然對弟子們說:“今日當有非常之喜。”不一會兒,竟闔然仙逝。終年61歲。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他被封為“丹陽抱一無為真人”。

馬丹陽一生頗具傳奇色彩。他能詩善文,所著《洞玄金玉集》10卷,收錄所作詩歌一千餘首,還著有《神光璨》等。《重修蒙城縣志》收錄其詩二首。蒙城人為紀念他,南宋嘉定13年,在他曾經住過的城西南隅建丹陽觀,後廢。明崇禎年間(1628—1644)重建於城東門內,年久已廢。

丁齊

丁齊,字呂躋。元正議大夫。清《丁氏家譜》載:“先祖本世世兗州陽穀人也……元季至正間,我始祖齊,宦遊南服卸事,因亂不能圖籍,遂以蒙為家焉。”

丁齊為官,剛正不阿。元惠宗妥歡帖睦爾在位期間(1333-1368),政治腐敗,水旱災荒嚴重,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空前尖銳,農民起義如火如荼。至正十年( 1350),實行“變鈔”,發行“至正寶鈔”導致物價飛漲。次年,又大舉開河(挖黃河),激起民變。對此,丁齊上疏,力諫息事安民,緩和階級和民族矛盾。元惠宗不悅,加之哈麻等權貴大臣的排擠,貶離出京,任江淮巡察。明初,定居蒙城縣檀城,葬於小澗。

丁齊極重家教,要求子孫刻苦讀書,多行善事,和睦鄉鄰。《丁氏家譜》載:“其持家儉而有法,半絲半粒,必戒拋殘,一箸一匙,俱有頓置”。丁齊後世子孫,格守祖訓,多有善舉。”明正統五年( 1440)歲荒,丁齊三世孫丁斌出粟1500石賑饑,欽命戶部侍郎席循行查,奏準立坊旌表。天順元年(1457)歲荒,三世孫丁實出麥1000石賑饑,奉旨亦加旌表。民國初,十六世孫丁仰淑賑饑辦學,受上司表彰。民國中期,丁氏族人創辦樂育小學。

丁齊後代子孫,現已繁衍到廿四世,散居數地。丁姓人家常以“陽穀分世業,漆園振家聲”的春聯,表達其家世情狀。

遺蹟

丁齊墓 位於小澗鎮韓橋北大路東。墓前立碑,書“元正議大夫曰躋公丁齊之墓。”旁置石馬、石桌、石凳、石香爐等。今僅有一土堆。

丁氏祠 今蒙師附小院內。明正統六年( 1441)建房25間。正堂3間,正中懸明英宗御筆“亦政堂”匾,內置各世牌位。大門樓上懸“丁氏宗祠”匾。民國時期,丁氏出資在祠堂內創辦“樂育小學”,今改建為“蒙城師範附屬小學”。

何惟憼

蒙城歷史名人知多少?

何惟敬,字子恭,號水南,明嘉靖癸丑科進士,蒙城人皆稱何御史。何惟敬原籍浙江寧波慈溪縣白馬村,其高祖何器於洪武八年(1375)任蒙城縣令,隨攜眷來蒙。任滿後落戶於城西六里何樓莊。

何惟敬、嚴嵩共侍明世宗,素與敵對。何親眼目睹嚴氏父子獨攬朝政,專橫跋扈,隨託老體弱告老還鄉。臨行時嚴之黨羽借送行之名,行陷害之實。以底篆“正德”年號的金便壺強行贈之。何收受之後,其黨羽即告奏明世宗:何惟敬侮辱先皇並頒以賜死之旨,逼何吞金自殺,然後取其頭顱回京。何惟敬之女何其鳳,又名何三姑,系巾幗烈女,至孝堅貞。她含父冤據實上告,經歷八載,父冤始雪。世宗欽賜金頭,命其鳳攜歸故里,啟棺合屍葬之。

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春,何惟敬發喪,一恐人盜其金頭,二以彰冤業昭雪,乃城之四門出棺,均葬於城之近郊。並都立有石碑、石坊。南關石坊:在三里楊莊東南約百米處,於1958年被推倒,殘骸仍在原處;東關石坊:在賈水園莊與熊家染坊中間,現藥材公司倉庫的後圍牆外;北關墓地:在渦河北岸楊窩子莊後;西關墓地:在何橋莊前百米處,墓前都立有石桌、石香爐、石碑、石坊、石猴等。其建築工藝精湛細膩,宏偉壯觀,實為歷史名人最宏偉的墓葬。

何惟敬的碑、坊,均於1958年的“五風”時被推倒,墓於“文革”時期平沒,現墓址尚存,依稀可見。石碑、石猴、石桌、石香爐等石雕工藝品的殘體,現分佈於何樓、何橋、陳瓦坊三個自然莊。

1953年,城關鎮市民趙芳仁、葛從法兩位老人挖塘泥積肥時,在西大街一人巷東,後大塘北首,挖出兩眼土井,其西邊土井內發現一大木棺,據說是何惟敬的真體葬地。此說依據是因為何惟敬含冤身死,蒙冤八年始雪,屍體根本不可能在當時的條件下在地面保存八年。在其冤未雪的情況下,當時將屍入殮,就地葬於城內自家的後花園內是入情入理的。

何樓莊因何御使建有樓房,該莊因而得名。雖距今四百餘年,但莊外的杓子塘、鳳凰蛋,莊內的前花廳、後花園,以及響場、轎杆(因該莊地形似轎)等遺址,均一一尚存,清晰可見。何惟敬的樓房因年代久遠,又幾經滄桑,雖不復存在,但樓基磚尚有部分存放在村民家中。

葉寬

葉寬,福建省晉江(今福建省泉州市)人。明正德年間進士,弱冠登甲第,名重當時。正德四年(1509)任蒙城知縣。葉公到任後,見蒙城只有土城尚無磚城,蒙民常受匪盜侵擾,政、教、工商各界無寧日。每遇匪盜擾境,百姓便扶老攜幼四逃。為使萬民樂業,維持正常的社會秩序,葉寬決心創建磚城,以保民防患。葉公蒞任初,遇歉收之年,因財力不濟,修城的願望未能立即實現。嗣後,為動員各界力量築城,他召集鄉紳及各界人士開會,說:“蒙城是隸屬中都鳳陽府的盛邑,興王之近地,不能沒有堅固的城池。如果有了城池,遇匪盜騷擾,軍民則可共同守禦,因此,築城是件勢在必行的大事,必須大家同心協力操辦。”因築磚城工程浩大,耗資頗巨,眾議難決。當時,有本城人苗君騰(待選官在家),極力贊助修城。葉寬見苗君騰為人賢能,便採納其言,並委任其為築城總督工。苗公不負眾望,先請人繪製創建城池規劃圖,繼而籌資備料,聘請工匠,徵集役夫,興工建城。苗君騰在督工建城施工中,日夜操勞,眾民工建城亦盡心賣力,雖日夜勞苦亦無怨言。由於上下齊心合力,工程進度很快,正德六年動工,僅三個月時間便全部告竣。一座周長九里三十步,佈設四門的磚城巍然屹立。但蒙城城門樓與眾不同的是,四門城樓上都雕了一隻鳳凰,因蒙城是北宋宣仁高皇后的故里,人傑地靈之體現,故雕鳳凰於城樓,以揚古蒙漆園之聲威。

葉公建磚城後,又進一步倡禮教,辦教育,修文廟,為蒙城的的古代文明作出了貢獻,很受蒙城人民讚頌。為褒揚葉知縣創建城池的功績,紳民特請明朝僉事王信撰寫《創修城池碑記》,刻銘立碑紀念。

李時芳

李時芳,江西萬安縣(今江西省萬安縣)人。舉人。明崇禎五年( 1632)任蒙城知縣。他博學多才,精通經史。在蒙任職三年,頗有德政,尤其重視文化教育建設。

李知縣到任不久,見城東關外莊子祠堂正殿逍遙堂失修,便召集鄉紳捐資重修,別具心裁地在祠中創建體現“莊子”鄉土氣息的 “濠上觀魚園”、“五笑亭”等景點,親撰《新修莊子祠記》刻石豎於逍遙堂前。他在這篇文章裡,作為守土有責的知縣身份,堂堂正正地表達了全縣人民的心聲,憤怒譴責、嚴詞駁斥了明代學者陸應陽製造的莊周故里非蒙城的謬誤。

明崇禎五年( 1632),擔任蒙城知縣的李時芳,對此更是憤慨。他親自主持重修莊子祠,並新闢紀念景物。他在《新修莊子祠記》裡,指名怒斥陸應陽是“樂竊”者,是個“顛狂謬妄、曲學媚世”,一派胡言的神經錯亂者。“夫人情,皆喜議先生,又樂竊先生。議先生者,欲索先生之瘢;竊先生者,欲借先生之榮。議者固不足辨,而竊者既多。”他又說:你陸應陽算什麼,你的才學比得上掌管過全國文書的蒙城知縣王競嗎?比得上唐宋八大家的蘇東坡、王安石嗎?不行!可偏偏就有人相信他的話,真是令人可悲。“東坡之記、荊公之詩皆歷歷可考,若此蒙非古蒙,二公何為異口同聲稱為先生之故里哉?弗思以東坡之才,介甫之學,為宋人一代宗工,寧有考證不確而輕託於詩文者乎?唯世不信東坡、介甫於元豐之際,乃信陸應陽於今日顛狂謬妄、曲學媚世之口,當亦先生所不受!”《記》的最後大聲疾呼:莊子是蒙城人,蒙城當代人、後世人要理直氣壯堅信為真,千萬不要被“樂竊者”蒙迷,更不要讓江湖騙子“鼓篋者所竊”。

李知縣不是蒙城縣人,但他作為守土者的高度責任心,令人感動。李知縣去任後,蒙城人民為他立《去思碑》,表達感謝與懷念之情。

丁曙

丁曙(1664~1732),字曉來,號梅庵,元正議大夫丁齊十世孫。蒙城縣小澗鎮人。清康熙年拔貢。雍正元年(1723),任鳳陽府虹縣(今安徽泗縣)教諭。其幼好學,攻經史,重考據,博古通今,重視地方歷史人物的記述與考察,為蒙城縣的文史研究做出了貢獻。古代正史記載人物的居里只寫到縣,一旦年代久遠,便不明其鄉里籍貫。有為國為民做了有益事的人,年久不記便淹沒於歷史之長河。學識淵博而又有心於史的丁曙,作為小澗地方人,考察了小澗地區具有全國影響的歷史人物,記述了劉金定、高瓊的故里住址和他們的事蹟,填補了歷史遺缺,為後人對歷史人物進一步全面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史料與線索。

據《丁氏家譜》記載,丁曙“端方正直,忠於職守,丈行課士,任虹縣教諭九年,士風丕變,”深受虹縣人民尊敬。據悉,他曾寫蒙城歷史人物史料文章多篇,惜已散失。雍正十年壽終於虹縣任上。後葬於家鄉。

蘇廷煜

蒙城歷史名人知多少?

蘇廷煜(公元1756~1843),字文輝,號虛谷,蒙城縣東馬店蘇莊人。清代畫家。乾隆丁酉科拔貢,任巢縣教諭,後升江寧府教授,以年老未去赴任。他自幼刻苦讀書,練習書法,且酷愛丹青,尤善畫竹。分睛竹、雨竹、風竹、雪竹四類。後改習指畫,又以“指竹”造詣最深。乾隆年間,蘇廷煜進京會試作畫,畫院試官出題名《深山隱古寺》。廷煜所繪畫面現出叢巒疊蟑,蒼松翠竹,煙雲繚繞,唯獨不見古寺,只見一僧肩背木魚攀行在崎嶇的 山道上。這幅畫匠心獨具,被試官選中。又有一次,朝廷徵集全國名畫,進呈御覽。蘇廷煜畫了一幅“晴竹”入選。乾隆帝觀賞蘇廷煜所 畫之竹,見畫面上有一蜘蛛在竹間結網,神態栩栩如生,正看得入神時,有人獻上一杯茶,放在几案上。待賞畫後要喝茶時,茶已涼,混濁變色,方知有人在茶中投毒。刺客雖未拿獲,蘇竹卻救了聖駕。至今,蒙城一帶尚流傳“蘇竹救駕”的故事。“蘇竹”救駕之後,乾隆命人將這幅“晴竹”送入宮廷畫庫收藏,並詔示臣下:此畫非世家不準懸掛。從此,蘇竹名馳京都。

蘇廷煜晚年居縣城馬道街蘇家巷內,作畫著書,著有《鳩居集》詩稿。晚年畫作署名蘇虛谷、“九九老人”。本地士紳能求得虛谷先生一幅畫,則視為珍品,引以為榮。

蘇氏堂號曰“耕禮堂”。蘇廷煜常教育子孫躬耕田園,以禮待人。後人評論蘇廷煜功名不及字,字不及畫,畫不及人,稱讚他人品高尚,其實三者俱佳。

遺蹟:

三星街原名馬道街,蘇廷煜晚年居馬道街蘇家巷內。

陸鳳翔

陸鳳翔(1777~1824),蒙城縣城關鎮人。清代蒙城第一個武探花。

他少時身體強壯,熱愛習武,其父便聘請武林高手指教。由於子他勤學苦練,成年時便練成一身武功,刀槍劍弓無不精通。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考中壬戌科武探花,隨後被嘉慶帝留作“御前侍衛”。由於他武藝超眾,剽悍驍勇,被授任廣東朝陽營遊擊、三品封典,後又升廣東巡撫察院參將。一日,撫轅失慎起火,陸鳳翔立即冒火取印,帝感其神勇,升任他為黃岡副將,不到三年,又晉升為廣東潮州總兵。在此期間,因近海多盜賊,他一連數日,夜不卸甲,晝夜巡查,以保百姓安全。清道光四年( 1824),因患瘴疾病故。終年47歲。著作有《兵馬韜略》二卷。

軼事一則。

當時京城宮中曾飼養一些禽獸供皇帝玩樂。一日,嘉慶皇帝在宮中觀賞猛獸,不料一猛虎野性暴發,驚動帝王,眾將不敢降虎。陸風翔躍身跳上虎背,一手抓住虎耳,一手重拳猛擊,使猛虎昏倒在地。嘉慶皇帝見他如此驍勇,欠身讚歎說:“公真似猴也!”

遺址

探花府 蒙城水門街(漆園街)北首路東有陸風翔宅院一座,名為“探花府”。兩座門庭雙雙並立,上面皆懸有金字匾額,一曰:“探花及第”一曰:“御前侍衛”。門前皆有石獅把門,建築雄偉壯麗。由於戰爭損壞及年久失修,今已無存。

張襄

張襄(公元182l~1850),字雲裳,號蘭卿,蒙城縣城關鎮人。清代著名女畫家、詩人。

張襄自幼聰明好學,10歲便會寫詩,三、四年後,她的閨閣書案上積累的詩文稿達尺餘厚。張襄兒時隨父居蘇州。其父張殿華,字麗坡,為蘇州撫標中軍參將。麗坡將軍好風雅,結交了當地名士陳文述,視為知己,經常在一起研詩論文。每遇此時,張襄便侍立其側,聚精會神地聽講,有時還插話發表自己的見解。

陳文述見年幼的張襄才思如此敏捷,十分喜愛,便收她為女弟子。

張襄經名師指點,廣閱博覽,精心習練,詩詞、繪畫、音律,內典都有一定造詣,一時聞名遐邇。她擅長畫花鳥人物,用色淡雅,筆法古秀,生動傳神,自成一家。

張襄年長18歲時,嫁與南豐(今江西南豐縣)人湯雲林為妻。湯雲林在京都吏部任職,頗有才華,夫妻恩愛,詩詞唱和,堪稱知音。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僅30歲的張襄不幸因病早逝。她的遺著有《錦槎軒集》、《支機石詩》、《鐵衣仙館詞》等行於世。《梅庵筆記·清畫家詩史》評述了張襄的詩文成就。《閨秀詩話》及《蒙城縣志書》均載有張襄的詩文。張襄因繪畫方面的成就名載《中國美術家人名詞典》及《中華名女》。

丁漱谷

丁曾藝(1826~1891),字樹榖,號漱谷,別號“半弓園居士”。蒙城縣王集鄉全集西龐溝莊人。清代書法家,同治癸酉科貢生。

漱谷出生於小康農家,自幼隨伯父讀書,酷愛書法,集王、顏、蘇、柳、歐、趙諸家字帖,遍貼於四壁,朝夕揣摩,悉心研究。30歲時,書法已著稱鄉里,求書者頗多,不斷有遠方不速之客登門求書。

漱谷不但擅長書法,亦善詩詞,集平生詩作300餘首,題名《仰止齋集》,多為中堂畫面,紙扇題詠之詩詞。如《題黑色牡丹》:“朦朧看到月三更,色色形形看不清。似此何嘗真富貴,黑白總覺欠分明。”其《題鴛鴦雞冠花》也很新奇:“紅白雞冠一朵開,同根同蒂復同栽。花間姊妹新承寵,濃淡分裝作對來。”

光緒十七年(1891)正月十四日病故,終年66歲。當時,弔客盈門,弔唁者將附近鄉村門上貼著的漱谷先生所書對聯刷揭一空,爭留一紙作為紀念。

馬玉昆

蒙城歷史名人知多少?

馬玉昆(1837~1908),字景山,蒙城縣馬集鎮人,清末愛國名將。1874年隨左宗棠進入新疆抗擊阿古柏和沙俄的侵略。1894年被補授山西太原鎮總兵,駐防旅順。甲午戰爭爆發後,統毅軍赴朝鮮參加對日軍的作戰,重創日軍第九旅團。1899年晉升為浙江提督,次年調入直隸。八國聯軍入侵時,率所部在津郊、北倉等地抵抗侵略軍,後加太子少保銜。1908年病逝,被追贈太子少保,賞加二等輕車都尉世職,諡忠武。

清同治元年(1862),馬玉昆以武童在家鄉辦團練。同治三年,投毅軍宋慶部,輾轉河南、山東、山西一帶鎮壓捻軍,歷升都司、守備。同治七年,擢升副將,記名總兵。同治九年,馬奉調率部進入陝、甘地區鎮壓自彥虎為首的回民起義軍。同治末年,中亞細亞浩罕汗國軍事頭目阿古柏與俄英侵略者相互勾結入寇,妄圖分裂中國領土。清廷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馬玉昆率部與左宗棠一起出師新疆,抗擊浩罕汗國和沙俄的侵略。他縱馬弛騁疆場,轉戰16載,先後收復天山南北名城十餘座,為抗擊沙俄入侵,消滅阿古柏,保衛中國領土,立下了顯赫戰功。他駐軍新疆期間,還實行屯田制,辦屯墾,修水利,努力開發邊疆,為新疆農業生產的發展和邊疆的鞏固作出了貢獻。光緒十六年(1890年),北洋大臣李鴻章調馬玉昆赴直隸辦理營務,統領毅字後軍,駐防旅順。光緒二十年,補授太原鎮總兵。甲午戰爭爆發,日軍入侵朝鮮。朝鮮王室向清王朝求援,馬玉昆奉命統領毅軍2000人趕赴朝鮮,守衛平壤南大同江東岸,與數萬日軍浴血激戰,奮勇還擊,殺傷大批日軍將士,擊退敵人多次進攻。馬玉昆“率師往來奮擊,每以千數百人,敗倭人數萬之眾,擒斬無算”(《蒙城縣志書·馬玉昆傳》)。馬玉昆所部赴朝抗日期間,軍紀嚴明,雞犬無驚,秋毫無犯,深受朝鮮人民敬仰,把他比同唐朝的薛仁貴、明朝的戚繼光,立廟塑他三人的像,稱為中國的三傑。

光緒二十五年(1899),馬玉昆擢升浙江提督,次年調補直隸提督,辦理武衛左軍。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進逼北京。馬玉昆親自赤膊揮刀上陣,率部衝鋒,膀臂中彈受傷後,亦勇往直前,無所畏懼,殲敵1000餘名。旋即護送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逃往西安。兩宮迴鑾後,清廷以護駕有功,加封馬玉昆太子少保銜,賞紫禁城內和西苑門內騎馬,恩榮交至。

馬玉昆關心家鄉,先後捐助蒙城、渦陽及潁州府學費白銀2.3萬兩。皖北大水,他派專人到六安、周口等地籌糧數萬石,運至皖北各地救濟災民,救活災民甚眾,人頌馬玉昆為“生佛”。

光緒三十四年(1908)八月十九日,馬玉昆病逝於河北通州駐地,終年71歲。八月二十七日,清廷頒詔:“總統武衛左軍,直隸總督馬玉昆,忠勇性誠,膽略兼備……茲聞溘逝,珍惜殊深!馬玉昆著追贈太子太保,賞加二等輕騎都尉世職,照提督例賜卹,加恩予諡。其原籍地方及立功省分,建立專祠。生平戰功事蹟,宣付國史館立傳。靈柩回籍時,沿途地方官妥為照料……。欽此”。給馬玉昆加恩諡忠武,其靈柩奉旨運回蒙城故里安葬。馬集建有馬公祠,亦名“忠武祠”。

任化邦

蒙城歷史名人知多少?

任化邦(1833~1867),乳名任柱。蒙城檀城鎮檀城集西南小任莊人。其父是一貧苦農民,忠厚老實,常替人“看青”(看莊稼)。任柱少時曾上過私塾,略識文字。

任柱少年智慧過人,身體強壯,不畏強暴,在小夥伴中威望很高,號稱“孩子王”。十來歲時,父母相繼去世,便隨表叔陳某流浪江湖,以打拳賣藝為生,因此,練得一身好武藝。

咸豐三年(1853),張樂行在雉河集(今渦陽縣)結捻起義,任柱叔父任乾也在檀城之北冡山上樹起鑲邊藍旗,聚捻起義響應,被推為旗主。任柱在其手下當一小旗主。有一次任乾外出打捎,財主張建忠、母佔鰲,暗中勾結蒙城地主團練武裝,夜襲檀城,殘殺老 弱婦孺。年僅十五、六歲的任柱,率領18個兄弟,背靠背地殺開一條血路,撤往西北龍山。團練尾追不捨,包圍龍山。任柱等躲進洞裡。他急中生智,令大家把衣服撕成旗子,舉旗環山四面奔跑吶喊,迷惑敵人。團練不知虛實,不敢貿然進攻。次日早晨,大霧瀰漫,任柱率眾乘霧衝出,安全脫險。

咸豐五年(1855)農曆八月,任柱參加了張樂行在雉河集舉行的捻軍會盟,被命為藍旗旗主。咸豐七年(1857),任柱率軍隨張宗禹部配合張樂行捻軍渡淮南下,與太平軍聯合作戰,守衛正陽關立功,被天王洪秀全封一小官職並改名任化邦。率軍轉戰魯、蘇、豫、皖廣大地區。他的隊伍,很快成為捻軍一支勁旅。

同治二年(1863),苗沛霖部圍蒙兵敗,任化邦收降其餘部,聲勢大震,任化邦被封為魯王。同治四年5月18日一舉圍殲清軍王牌僧格林沁的蒙古鐵騎軍萬餘人。

同治六年(1867)六月,東捻軍進軍膠東半島,李鴻章急調20萬大軍圍追堵截。11月,撤到蘇北贛榆,陷入重圍。當時三面受敵,東面有洋人的炮艦封鎖海面,只有背水作戰。魯王任化邦和眾將上陣督戰,血戰兩天兩夜,雙方傷亡甚重。劉銘傳以兩萬兩白銀和五品頂戴的高價,收買東捻軍潘貴升和鄧長安,並送洋槍,令其暗殺魯王任柱。11月19日,叛徒潘貴升開槍擊中任化邦,死時年僅34歲。

馬金敘

馬金敘(1848~1912),字麗生,清末將領,蒙城縣移村鄉馬圩村人。祖輩務農。馬自幼喜舞槍弄捧,武藝超群,被村人譽為“神童”。其父馬希曾,因系捻軍將領,被抄了家。馬金敘時年16歲,離家投軍,後隨劉銘傳部鎮壓捻軍,由棚目(班長)累升總兵。

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馬金敘為四川提督宋慶部前鋒,統領毅軍四營,扼守安東(今遼寧丹東市)縣境虎耳山。十月下旬,日本軍第一軍渡鴨綠江侵犯九連城(今遼寧丹東市東北)。馬金敘率親軍千餘人防守山後要隘。25日日軍來犯,展開激戰,所部官兵,死傷過半,馬金敘負傷多處,無援而退。他請令再戰,表示奪不回虎耳山陣地,甘當軍令處分。獲准後挑選精兵500名,手持大刀,頂風踏雪,夜襲日軍,奮力拼殺,終於奪回了丟失的陣地。嗣後,相繼在析木城(今遼寧海城縣東南)、海城(今遼寧海城)、摩天嶺(今遼寧木溪縣西南)等地抗擊日軍。

甲午戰爭結束後,馬金敘留駐東北。光緒皇帝叔父慶王的女兒,嫁給其三子馬毓剛。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馬金敘與四個兒子,率部奮起抵抗,生擒八國聯軍將士數名。後保光緒、慈禧西逃。次年失寵,謫任江蘇淮陰、福建漳州、河南懷慶等鎮總兵,繼升任河北、甘肅提督。

宣統三年(1911),馬金敘侄兒馬毓寶,響應武昌起義,舉兵反清。清廷恐其叔侄聯合叛清,急將馬金敘從邊鎮調回北京,名為直隸提督,暗削兵權,只撥給八營老弱殘兵。

民國元年(1912),馬金敘任袁世凱總統府高等軍事顧問,同年病故於北京孔廟,歸葬蒙城雙澗馬窪村東。

遺蹟

馬金敘墓 在蒙城雙澗鎮北馬窪村東地。墓地周圍植松柏,墓前立功德碑,置石桌凳、石香爐等祭器。今墓已毀。

馬毓寶

蒙城歷史名人知多少?

馬毓寶(1877——1930年),字元良,蒙城移村馬圩莊人。馬毓寶少年父母雙亡,由二祖父馬錫典撫養。1906年,馬毓寶投奔時任河南懷慶府鎮臺的叔父馬金敘。在1908年,因功升任標統,又被委派到江西南昌任道臺,鎮守九江。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前夕,孫中山派人和馬毓寶取得聯繫,確定十月十日起義,馬毓寶積極響應。計劃成熟後,道臺府的兩營衛隊在馬毓寶的率領下,參加了革命軍。十月十日革命軍佔領了武昌,孫中山通電江南,各省都紛紛響應,長江以南地區完全為革命軍所佔領。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委馬毓寶任“九江督軍”,後又推動江西獨立。

安徽宣佈獨立後,馬毓寶接受安徽軍民的迎請,來安徽任督都。

由於竊國大盜袁世凱的倒行逆施,他非常失望,即解甲歸田,返回故里。他回家時還帶兩營衛隊和四輛汽車。他把衛隊安排在蒙城幾座廟裡駐紮,自己常回老家馬圩閒居。1927年秋,北伐軍節節勝利,林森任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時,通電請馬毓寶到國府商討國事。他接電後,即到洛陽臨時國府報到,林、蔣二人便授予他“特級上將參軍長”之職。後又以國民政府特使身份,前往東北勸說張學良“東北易幟”,實現南北統一。他東北之行長達數月,完成了使命,(這時國府已遷往南京)即回南京覆命。當他乘專車到浦口時,國民黨的政府要員,早已在浦口迎候,他看到如此盛況,心情相當激動。下車時腳步蹬了空,左腿跌傷,不久便感染了破傷風,經醫治無效,1903年病故於上海某醫院,終年五十三歲。馬毓寶逝世後,林、蔣二人以國家名義向全國機關、團體下發了悼念馬毓寶的電文:“馬君毓寶,精嫻韜略,罔辭艱辛,辛亥之役,倡義九江……不幸病故於上海,全國機關人員掛孝三日,並降半旗致哀,以國禮葬之。此令”。

馬毓寶去世後,遺體葬於天津,抗日戰爭爆發後,其家人慾移歸故里未果。

黃與綬

黃與綬,字超青,蒙城縣城關鎮人。清代廩貢生。自幼聰穎,10歲能文,工詩賦,通經史。他的人品和才華受到家鄉人民的敬重,民國二年(1913年),被推舉為蒙城孔教支會副會長。民國四年,應蒙城縣知事汪篪之聘,擔任《蒙城縣志書》總編纂。這部縣誌編寫質量較高,至今使用。

黃與綬詩文俱佳,著有《七樂篇》並《戒菸詩》30首,士林爭相傳誦。省內外文士,也很敬重其品德,讚美其詩文。清翰林江雲龍頌其為“汪洋黃超青”。黃與綬的詩多為描述人民疾苦,深刻而生動。

陸建章

蒙城歷史名人知多少?

陸建章(1862~1918),字朗齋,乳名八庚,蒙城縣立倉鎮陸瓦房人。其家有良田百畝,幼入家塾,同胞姐弟二人。

光緒六年(1880),陸建章涉案入獄。後越獄躲到蚌埠姐夫家裡,不久投入駐蚌清軍當伙伕。因其文墨尚可,頗受長官器重,後升文書,選入北洋武備學堂。光緒二十年畢業,加入新建陸軍,先後任哨官、幫帶等職。受到袁世凱的賞識。光緒二十五年,從袁世凱鎮壓山東義和團。二十八年任練兵處軍學副司使,三十年任北洋新軍第四鎮第七協統領。後任山東曹州、廣東潮州鎮總兵。民國元年(1912),陸建章追隨袁世凱,任右路備補營統領,警衛軍統領兼北京軍政執法處處長。

民國3年4月,白朗起義反袁,響應孫中山的二次革命,組建“公民討賊軍”。陸建章隨陸軍總長段琪瑞往剿。同年8月,在陝西寶豐虎狼嶺子午谷設伏,消滅白朗餘部,留任陝西督軍。次年,擁袁稱帝,封為一等伯爵、威武將軍。

楊允恭

楊允恭(1872~1946),字敬齋,蒙城縣南關外二里楊莊人。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考中秀才,為本邑庠生兼演禮生。

楊允恭無心仕途,棄文經商,在蒙城南關街東開設釀酒作坊。光緒二十七年(1901)因蒙城遭受嚴重的自然災害,酒坊倒閉。光緒三十年春,考入安慶武備練軍學堂。此期他參加了反清同盟會。宣統二年(1910),孫中山領導的革命勢力日趨壯大,楊到孫中山大本營裡與本縣的葛崑山一起充任副官。宣統三年(1911)四月,楊參加了“黃花岡之役”。武昌起義後,楊允恭出任孫中山大本營參謀,後任柏文蔚部炮兵營長。楊允恭愛護部下,深得官兵擁戴。所部人人效命,成為一支戰鬥力很強的鐵軍。

民國4年,中華革命黨在上海發動起義,楊允恭任吳凇口江防副司令兼炮兵營長。

民國8年,楊先恭出任馮玉祥部國民軍團長。民國13年,跟隨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迫使賄選總統曹錕下野,驅逐清廢帝溥儀出宮。接著迎接孫中山北上,重組北洋政府。民國19年,參加閻、馮倒蔣的“中原大戰”失敗,經金變三(時任馮玉祥部新八師師長)介紹到二十九軍軍需處過之瀚處暫住。適逢老父逝世,奔喪回裡。從此,便離開了軍旅,結束了戎馬生涯。

楊允恭家境清貧,生活無源,靠摯友葛光庭資助300塊銀元,客居蚌埠天橋下厚德里10號。民國20年由過之瀚推薦,承辦蒙、渦、毫三縣稅務。適逢皖北大水,次年夏,又遭18場西南風,霍亂流行,哀鴻遍野,餓殍載道,百業蕭條。楊允恭關心同情災民,收稅甚微,又大部份拿出賑災,難以完成上繳任務,受到上司責備,因此,憤而辭職。

楊允恭為官清廉,一生追求真理,辭職後研醫濟世,醫德高尚,給人看病,從不索取,任其酬謝。窮人求醫,分文不收。

民國26年,65歲的楊允恭攜眷回裡定居。次年,農曆四月初,日軍犯蒙前夕,靠朋友的資助全家離開故土,取道鄭州,沿京漢鐵路南下,避難湖南耒陽,與二子楊樹棠一起生活。1946年,病逝於耒陽,終年74歲。

楊景崧

楊景崧(1872~1940),名春峰,蒙城縣樂土鎮大楊莊人。幼年家境貧寒。祖父楊學曾,打鐵出身,通稱“楊鐵匠”。父親楊呈祥,治家甚嚴,先開染坊,後釀麴酒,家漸殷實。光緒八年(1882),在縣城創辦“存仁堂”藥店。楊景崧為楊呈祥長子,6歲入學, 25歲經府考為秀才。後因科舉不第,遂棄學經營“存仁堂”藥店。民國初年,藥店已具規模。

他從商之餘愛好詩作。經過十多年的刻苦努力,他在蒙城詩壇上已小有名氣。

民國初年,本縣一部分清末秀才以及上過改良學堂的知識分子,經常聚集吟詩作文,相互酬唱,發洩胸中的鬱悶。這些文人開始活動時,雖未明確結社,卻有幾個活動中心,如李公祠、青雲閣(四牌樓)、張家花園,但更多的是在楊景崧的家宅。

1921年“漆園詩社”正式成立,楊景崧為發起人之一,詩社設在“存仁堂”藥號後宅的“臥雲樓”。他就成為詩社的負責人和詩社活動的主持人。該社夏季用“風月亭詩會”,冬季用“九九消寒會”兩種方式聯繫詩友,收集詩作。1925年後,詩人之間聯繫較密切,把“九九消寒會”固定為每年冬季“交九”之日起,逢“九”詩社同仁聚會一次,輪流作東。

由於詩社活動經常,所寫詩作需要集結,於是就在楊景崧家宅掛上“詩牌”,新的作品陸續貼在牌上。貼滿之後,取下另換新的作品。久之積成卷冊,請人抄寫分贈同人傳閱。這塊“詩牌”上的作品,每年彙集成冊,定名為《漆園詩抄》,經十數年積成數卷,少數刊入毫縣出版的《墨緣週刊》,其餘詩抄均於1938年日寇陷城時被焚,漆園詩社至此也停止了活動。

楊景崧還被安徽省通志館聘為採訪員,“省通志館蒙城採訪處”即設在他家。他收集撰寫地方史料數十篇,為編寫省志提供了一些寶貴的史料。1933年,他用經商所得,獨家支持創辦“新民小學”(原址蒙城一中)。學校沒備、教師薪金及辦公費用全部由“存仁堂”藥號支付,曾受到當時縣長劉治堂的嘉獎,贈“熱心教育”匾額一塊作為紀念。

他的晚年,由於過度辛勞,體力逐漸不支,深感在世時日不多,遂整理多年的舊作約600餘首,定名為《臥雲樓詩存》,計兩卷,於1937年在蒙城文華書局出版。四年後又收集詩社同人作品以及他晚年作品,成書兩卷,定名為《風月亭集》和《舊雨集》,由毫縣翰記石印館印刷出版。1941年冬,日寇最後一次佔據蒙城,存仁堂藥店這一百年老店竟遭焚燬,自存詩集、藥材和家產全部付之一炬。楊景崧目睹這一浩劫,積憤成疾,久治無效,於1942年秋溘然長逝,終年72歲。詩社的舊友在他去世後,樹一“德澤碑”,家人為他立一“詩碑”,以示不忘詩人楊景崧經商、學詩、熱心公益事業的一生。

葛光庭

葛光庭(1880~1963),字靜岑,蒙城縣城關鎮北大街人。父早逝,家貧,靠母親織紡為生。6歲入私塾,天資聰慧,勤奮好學,18歲考取安徽武備學堂。因成績優異,畢業後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被清政府派往日本留學,入陸軍士官學校炮兵科學習。蒙城第一個留日學生。

在日本先後參加了反清組織“興中會”、“同盟會”,跟隨孫中山參加了辛亥革命。民國初年擔任陝西督軍陸建章的參謀長兼第四混成旅旅長。1916年,陝西鎮守使陳樹藩逼迫陸建章退出陝西,他先後在北京、上海定居,從事商業和慈善事業。1923年任孫中山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高級參謀。1930年任內蒙古土默旗公署總辦。同年秋任平漢鐵路局委員長,11月又去山東青島任膠濟鐵路委員長。由於苦心經營,運輸大有起色,改變了虧損局面,還清了日本投資,使鐵路收歸國有,被評為全國模範鐵路,受到褒獎。1937年日軍侵入華北,山東淪陷,即赴香港僑居,後返回上海閒居。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時的同學岡村寧次,請其出任偽山東省主席,被斷然拒絕。1949年婉拒蔣介石要其去臺灣之邀,留居大陸,於1962年2月病逝上海長樂路766號。終年83歲。

陸品三

陸悅欣(1885~1962),字品三,號隱仙,原名世簪,字清纓,又名鑫。蒙城縣城關鎮漆園街人。陸出身官宦門第。高祖陸風翔,為乾隆壬戌科武探花。曾祖陸懷仁任江西饒州衛正堂,祖父陸鴻慶記名提督,補潛山營遊擊。父恩爵是光緒丙戌科武進士。三歲喪母,靠祖父母撫養。他自幼讀書,喜書法、繪畫。少年習武,以承父志,後因地方派系爭鬥,生父死於冤案,故無心仕進,僅是監生。

民國時期,因其不懂耕耘,不會經商,為了謀生,便憑自己的書畫專長,於1925年賣10畝祖田開辦石印館。他自己寫畫,自己設計,印刷名片、商標、票證和文化學習用品等。經營三年,對促進蒙城社會文明有一定作用。1928年,被蒙城縣民眾教育館聘為圖書管理員長達17年之久。工餘為人寫字作畫,所得潤筆費,皆捐獻購買圖書、報刊,供讀者閱讀。

陸先生性高雅,為人耿直,崇尚文明。常以《朱子家訓》教育子女刻苦讀書,勤儉度日。凡清貧者向他索取字畫,分文不取。富裕人家求他書畫,酌收潤筆費而捐獻濟貧。先生多才多藝,彈拉吹唱,詩詞歌賦,書法繪畫,樣樣皆能。特別是書法,他博採眾家之長,真、草、隸、篆四體俱佳,在蒙城和鄰縣享有盛名。城內很多碑文、商號、賀匾、錦旗等多出自他的手筆。他的繪畫與雕刻工藝技術也有較高的聲譽,工筆畫構圖巧妙,佈局合理,運筆著色,栩栩如生。

過之翰

蒙城歷史名人知多少?

過之翰(1887--1965年),字覲宸,楚村大過莊人。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畢業於蒙城高等小學堂,考入穎州清潁中學。宣統三年(1911年),入南京陸軍講武堂,參加同盟會。 民國元年(1912年),選為安徽省後補議員.在蒙城縣參議會工作。民國2年,因黃二誠部破蒙案牽連,離蒙進京,投京衛軍第一旅(旅長馮玉祥)三營,充當正兵。次年,選入模範連。後升任炮兵團副目、正目、中尉排長。民國6年,參加討伐張勳,升炮兵上尉。民國8年,任馮玉祥部十六混成旅軍需官。民國13年,馮發動兵變,改組北洋執政府,過出任財政委員會副主任、財政部常務次長、兼鹽務總署署長、“北洋棋社”副社長(社長段祺瑞)。民國15年,任國民聯軍總部軍需處長。民國19年,任宋哲元二十九軍軍需處長。次年,蔣介石電令宋哲元逮捕該部過家芳(過之翰長子)等26名中共黨員,押解南京。宋同他商議後,密令這26人全部離隊。覆電:“查無此人”。民國22年,過任察哈爾省政府委員兼財政廳廳長。民國25年,兼冀察政務委員會財政廳長。力主抗日,推薦其族叔過俊偉任北平軍人反省院院長。其侄過家和為軍政處中校處員。協助過家和,轉宋哲元批示,釋放關押於反省院的薄一波等61名中共黨員。次年7月,撤出北平前夕,讓過俊偉將在押人員全部釋放。民國29年,宋哲元病逝後,過隱居香港。次年,遷入上海。民國37年,淮誨戰役第一階段,過之翰暗中協助何基灃、張克俠、崔振倫、過家芳四個師2.3萬人,在賈汪前線起義。

1965年病逝。1980年,上誨市委統戰部為表彰他對人民的貢獻,將其骨灰移放於龍華革命公墓。

馮簡齋

馮居散(1885~1958),字簡齋,蒙城縣城關鎮人。幼入村塾,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考中案首(秀才第一名)後謝絕交往,反鎖房門,苦讀三載。光緒三十三年於安徽優級師範畢業,相繼在縣立高等小學堂、省立第三師範、縣乙種職業學校、懷遠縣淮西中學、縣師資養習所、濟南官佐學校、阜陽師範、宿縣中學、渦陽中學、雙澗師範及蒙城聯中任國文、數學、化學、圖畫教員。

馮簡齋酷愛讀書,在濟南買書一次用去400餘銀元。他博學強記,無不通曉,鄉里譽為“活辭源”。他先後寫出《經傳釋詞補》、《帚金室經話》、《俗字典》、《許慎說文解字補釋》、《國學門徑》、《左傳地理簡釋》、《毛詩鳥獸蟲魚集釋》等(均未出版)。他在濟南官佐學校任教時,每天伙食費1.2銀元,深感一餐飯窮人半月糧,主動降至0.6元。災荒年常常熬粥濟貧。有個日本人出500銀元,託山東省主席韓復榘,買他的《經傳釋詞補》版權,他怒對韓道:“我是中國人,要為中華民族爭氣,這本書寧願不出,版權也不能賣給外國人。”

建國初期,馮簡齋被聘為安徽文史研究館館員。1954年當選蒙城縣人民代表。1958年病逝,葬於祖籍城南小馮莊西。

汪 篪

蒙城歷史名人知多少?

汪篪(1878~?)字呂仲,安徽懷寧縣人。清末附貢生,曾留學日本,畢業於日本明治大學。民國3年至6年(1914 -1917)任蒙城知縣事(縣長),後調毫州任職。

汪篪在蒙城任職期間,抓治安,禁菸賭,開溝渠,興水利,廣種植,辦學校,創工廠,倡實業,革吏治,修《縣誌》,編《政書》,保文物,對發展蒙城的經濟、文化做了大量工作。期間,他重修四牌樓和古樓,捐薪100串修文昌閣,開闢寶塔公園。為了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又創辦了師範傳習所,培訓師資。在縣城開辦高等小學一處,第一、第二國民學校兩處,在各集鎮又設立國民學校,計有雙澗、小澗、高隍、板橋、樂土等10所,為蒙城培養了不少人才。

另外,他於民國4年組織60多人,重修

周元

蒙城歷史名人知多少?

周元( 1894--1938),字凱之,壯族,廣西寧明縣洞廊村人。清光緒三十五年(1909年)因生活所迫,入廣西左江鎮總兵陸榮廷部當兵。民國6年,(1917)年投靠孫中山,參加了“護法運動”。1920年追隨李宗仁,1924年入國民革命軍,參加北伐戰爭。1930年任龍州教導團團長,1934年入黃埔軍校南寧分校第五期高級班學習,畢業後任國民黨第二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廖磊)第四十八軍第一七三師副師長,授少將軍銜。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後,他奉命率部參加淞滬抗戰,10月17日在上海陳家行指揮鬥爭中,英勇拼殺,雖身負重傷,仍堅持指揮作戰。他的忠勇愛國精神,受到上級嘉獎,被擢升為中將副師長兼五一七旅旅長。上海戰役失利後,第二十一集團軍奉命駐守江西九江。1938年5月初,日軍在臺兒莊受挫後,便調集數十萬大軍圍攻徐州,妄圖殲滅第五戰區李宗仁部。為阻止沿津浦線北上的日軍;命第四十八軍一七三師副師長周元率一個團守蒙城,以阻止沿蒙蚌路和渦河西進之敵,以掩護主力撤退。周元率部於5月7日進駐蒙城佈置防務。此時國民黨蒙城縣長葛崑山已逃往望町、高隍一帶。3000多名日軍已逼進縣城,經過三晝夜激戰,在孤軍無援的情況下,9日縣城淪陷。周元所率2400名官兵雖英勇拼殺,仍大部殉國。周元率餘部至漆園街,在同日軍激戰中為國捐軀。日軍也傷亡千餘人。

為紀念英勇抗日而殉國的將士,蒙城人民將犧牲的官兵們的遺骨收集起來在東門外莊子祠東側,築起高大陵墓,並立碑紀念。同時還把城關鎮改為周元鎮,把樂育小學改為周元小學。1938年秋,在周元的第二故鄉——廣西桂林市南部,還立有“故陸軍中將第一七三師副師長周元抗日陣亡紀念塔”一座,塔高五公尺,呈三稜形,兩側刻有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親手書寫的“成仁取義”和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白崇禧書寫的“痛失干城”的題詞。

1985年5月21日,國務院民政部追認周元為革命烈士。1995年8月15日,紀念抗戰勝利50週年,蒙城重建了“周元將軍暨守蒙將士抗日殉國紀念碑”,社會各界人士參加了祭奠揭牌儀式。

劉貫一

蒙城歷史名人知多少?

劉貫一(1908-1991),化名劉明軒。河北通縣人。青少年時代,目睹北洋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狀況,產生對舊社會強烈不滿,於1926加入中國共產產黨。大革命時期,他以《西北日報》記者、編輯的身份為黨工作。1928年春來皖北蒙城縣從事兵運工作,組建第一屆中共蒙城縣委員會,任縣委書記。不久去阜陽,任中共皖北特委宣傳部副部長。解放後擔任第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國際大學常務副校長、黨委書記,中共山西省常委,副省長等職。“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康生、江青的迫害,監禁達八年之久。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得到了徹底平反。晚年積極參與主編《馮玉祥選集》、《新四軍及華東七省市地區敵軍工作史》等書。曾來蒙城視察,為漆園賓館題名。1991年病逝,終年83歲。

劉治堂

劉治堂(1880-1963),名濟南,字治堂,河南省鞏縣劉蘇村人,光緒二十七年(1901)考中秀才,後到開封大梁書院及河南省立法政專門學堂學習,並在此加入了中國同盟會。1933年調任蒙城縣縣長。劉治堂初來蒙任職,目睹城東莊子祠堂由於戰亂長期失修,破 破陋不堪,一片荒涼,便決心重修。首先自己捐出部分薪水,又召集紳商募款。他親自主持,在原基礎上進行維修。祠院內墳墓悉令搬遷,迅速動工。經過重修,改變了舊貌,更名為“莊周公園”。現尚存界碑數塊,正面刻著:“蒙城縣長劉治堂監製”。他還十分關心教育事業,經常到城鄉各學校視查督導。1934年寒假,全縣各小學抽30%的五、六年級學生集中進行獎考,凡是繳卷出場的學生,每人發給四個肉包子。在考試結束後,將考生成績張榜公佈,並在縣府禮堂舉行發獎大會,劉治堂親自授獎併合影留念。凡是榜上有名的,皆領到《豐樂亭》字帖一本,大號黃銅墨盒一個,盒蓋上還刻著“縣長劉治堂贈”。此次全縣獎考所發獎品,均是劉治堂出資購買。

劉治堂懲治貪汙手不軟。群眾檢舉徵收員貪汙一案轉到縣府。他及時召開徵收員會議,把查實的徵收員職業世襲、肥己害民的罪行公佈與眾,當即宣佈將馬博甫等八人盤鐐監禁查處。把犯人退贓款4000元(硬幣)撥建設局作修路之用,群眾聞之歡欣鼓舞。他接省密令,把貪贓賣法的蒙城前任縣長秦良藻逮捕入獄,戴鐐銬用囚車送省治罪。

同時,劉治堂還禁菸,禁賭,正民風,親自坐鎮指揮治理水患,治蝗蟲。勤政愛民,廉潔公正,不畏強權,為時人罕見,深受縣內人民稱讚。1935年他調離蒙城以後,城裡市民和商人在“莊周公園”立一紀念碑,上刻“劉治堂縣長德政碑”(現在蒙城文物局保存)。

彭雪楓

蒙城歷史名人知多少?

彭雪楓(1907—1944)河南省鎮平縣七里莊人,原名彭修道,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傑出指揮員、軍事家、革命家。是抗日戰爭中新四軍犧牲的最高將領。

彭雪楓智勇雙全,率軍南征北戰,所指揮的部隊屢為前鋒,戰功卓著,參加過第三、四、五次反圍剿,二萬五千里長徵,組織過土成成嶺戰役,兩次率軍攻佔婁山關,直取遵義城,橫渡金沙江,飛越大渡河,進軍天全城,通過大草原。成為紅軍時代聞名全軍的青年將領。

1940年7月下旬,六支隊與八路軍三四四旅合編為八路軍第四縱隊,彭雪楓任司令員兼政委,下轄四、五、六旅,共9個團,17000人。當時縱隊司令部在渦、蒙、懷一帶活動。在此期間,彭雪楓曾多次率部進駐我縣壇城,板橋、移村等地,開展抗日活動,重建和發展了中共蒙城黨組織和縣、區、鄉民主政權。

1944年9月l 1日收復夏邑,在八里莊全殲反共軍李光明部的戰鬥中,雪楓同志不幸為流彈擊中左心房,殉難於八里莊,時年37歲。

蒙城歷史名人知多少?

選自:《蒙城歷史文化概覽》 《漆園古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