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上半月 車企大事件

據中華汽車網校瞭解,近期汽車圈熱點不斷。不論是長安與比亞迪二度“牽手”,亦或是長城與寶馬正式簽約,都對汽車行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以下是中華汽車網校彙總的7月上半月車企大事件,僅供大家參考。

2018年7月上半月 車企大事件

1、高層互換 北汽戰略轉型加速

7月3日,隨著北京現代迎回“救火隊長”劉宇,同時陳桂祥調往北汽集團的消息傳出,北汽的合資與自主板塊業務調整再度引起行業關注。事實上,如今北京現代與北汽自主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北京現代朗動、悅納和全新勝達的銷量分別下滑85%、75%和73%;而北汽旗下四大自主品牌的合計銷量,去年大幅下滑了50%。有分析指出,在這種混沌而關鍵的時刻,北汽集團的此次高層互換,不僅顯示了北汽集團合資和自主業務在人才方面的深度共享,也是代表著徐和誼對自主品牌運營的新思路。

2、長安汽車與比亞迪共同成立動力電池合資公司 規劃年產10GWh

7月5日,長安汽車與比亞迪在深圳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合設立以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的合資公司。根據合作內容,長安汽車與比亞迪有意向在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進行資本合作,聯合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業務,擬聯合成立一傢俱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動力電池合資公司。據瞭解,該合資公司未來不久將落地重慶兩江新區,主要聚焦動力電池生產、銷售等業務板塊,規劃10GWh產能並分階段實施,一期達成5-6GWh,二期達成4-5GWh。

3、年內二度“牽手” 長安與比亞迪又在密謀啥?

7月5日,蓋世汽車獲悉長安汽車與比亞迪在深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暨電池合資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聯合各自在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互聯網、共享出行等多個領域的優勢資源,開展從業務到資本層面的全方位深度合作。今年4月下旬,長安汽車董事長張寶林在北京發佈了“第三次創新創業計劃”,其中指出將從傳統產品向智能化+新能源產品轉型,而促進轉型的戰略之一便是以積極開放的心態加快與優秀企業的合作。而此次與比亞迪展開全方位深度合作之前,今年4月17日,長安汽車就與比亞迪汽車在重慶達成戰略合作,彼時雙方僅就新能源汽車電驅三合一產品的設計、匹配、試驗、生產等進行協同開發,以達到量產批准狀態。按照合作預期,該產品有望於明年搭載長安某款車型上市。

4、蔚來與博世簽署戰略合作伙伴協議

7月9日,中國電動車初創企業蔚來和德國零部件巨頭博世集團在德國柏林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合作範圍包括傳感器技術、自動駕駛、電機控制和智能交通系統等領域,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了簽約儀式。6月,蔚來開始向中國消費者交付電動7座SUV蔚來ES8。博世為蔚來ES8提供了駕駛輔助系統、控制單元、傳感器和智能化助力器iBooster等關鍵部件。據悉,在進一步開發後,上述部件也將運用到蔚來將推出的其他車型上。

5、6月乘用車銷量前十:上汽大眾蟬聯榜首 自主僅剩吉利、長安在列

7月9日晚間,乘聯會發布了最新一期的銷量數據。今年6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為1,687,382輛,同比下降3.1%,環比下降6.4%,出現歷年少有的6月環比下降幅度較大的現象。1-6月,狹義乘用車累計零售銷量達10,974,412輛,較去年同期增長4.0%,比2017年1-6月1%的同比增速高出三個百分點。在前十車企銷量排名方面,自主“黑馬”吉利汽車雖繼續穩定第四席位,5月被擠出前十榜單的長安汽車也迴歸至第九位,但是,5月排在第九、第十位的兩大自主車企長城汽車、上汽乘用車6月則雙雙跌出榜單,至此,前十車企排名中,自主車企僅佔兩席。

6、重磅!長城與寶馬正式簽約 擲資51億元新工廠落戶張家港

近日,有關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將在北京時間7月9日親抵德國與寶馬正式簽署合作協議的消息甚囂塵上,相信有不少人像小編一樣翹首期盼著這一重磅消息的到來。然而經歷了一天時間的漫長等待,直到7月10日凌晨,隨著寶馬與華晨、奔馳與清華、蔚來與博世等多項中德合作項目的簽署信息迅速擴散,長城與寶馬也終於在當日下午正式簽署了合資經營合同。合同規定,長城寶馬建立合資公司,雙方各持股50%。新公司命名為光束汽車有限公司,註冊資金17億人民幣,註冊地址為江蘇省張家港市,投資總額達51億元人民幣。合資工廠最終確定選址張家港,而不是此前盛傳的常州金壇區。

7、江淮、大眾合作最新進展:2020年西雅特重返中國

7月9日,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共同見證下,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及西雅特在德國柏林簽署諒解備忘錄。新的合作項目將有利於江淮汽車進一步鞏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優勢,為廣大客戶提供豐富的新能源汽車產品、車聯網及自動駕駛技術。 諒解備忘錄的簽署將進一步助力深化中德兩國技術交流和經貿合作。

8、規劃年產50萬輛純電動汽車 特斯拉中國工廠將落戶上海臨港

7月10日,特斯拉公司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簽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根據協議,特斯拉將在臨港地區獨資建設集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的特斯拉超級工廠(Gigafactory 3),該項目規劃年生產50萬輛純電動整車,是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製造業項目。同步上海市政府也與特斯拉簽署了合作備忘錄。目前,中國已經成為特斯拉最大的海外市場,2017年,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佔其全部銷量接近20%,可見中國市場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然因關稅壓力,上週特斯拉在華銷售的全系車型售價全面上調,不同車款的上調幅度在15萬至25萬元人民幣之間不等,這從長期來看讓其面臨著失去中國客戶的壓力。此外,產能問題、股價下跌、高管離職等負面新聞不斷充斥於報端,為了保障其在中國的發展持續性,同時緩解關稅、產能等壓力,特斯拉掌門人馬斯克今日親赴中國,落實建廠事宜。

9、長安汽車6月銷量下滑19.1% 長安福特跌幅超50%

7月10日,長安汽車發佈了6月份產銷數據,顯示長安汽車6月累計售車188,173輛,相較於去年同期的232,502輛,下滑19.1%,跌幅進一步擴大;與今年5月份的174,190輛相比,止跌回升微增8%。其中長安品牌汽車6月份銷量為138,237輛,同比2017年6月的133,881輛,微漲3.3%,環比5月增長15.6%;長安品牌乘用車上個月銷量為76,669輛,同比下滑15.1%,環比增長12.4%。1—6月,長安汽車累計銷量達1,207,381輛,同比下滑15.5%,長安品牌汽車累計銷量為824,120輛。

10、神州租車強勢入股五龍電動車 佈局新能源產業

神州租車於7月11日與五龍電動車簽訂備忘錄。神州租車擬以每股0.06港元的價格認購90億股五龍電動車,同時,還將認購6億港元可換股債券。交易全部完成後,神州租車佔有五龍電動車股份比例將擴大至37%。五龍電動車為為電動車製造商,主要從事電動車研發、設計、製造及銷售;鋰離子電池及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電動車租賃;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製造及銷售;及直接投資。神州租車表示,此次交易有利於擴大電動車市場的機會,且符合本公司及股東的整體利益。目標公司是一家在中國專門製造電動商用車的生產商。雙發的合作將為雙方帶來協同效應,併為公司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以為公司的新能源汽車戰略建立強大基礎。

11、銷量暴漲之下 吉利汽車上半年淨利預計將超65億元

7月11日,吉利汽車發佈盈喜:截止2018年6月30日止,公司2018年上半年度淨利潤大幅增長,相比2017年上半年淨利潤增幅超50%。據蓋世汽車瞭解,吉利汽車2017年上半年淨利潤為43.4億元,由此推算,其2018年上半年淨利潤預計將超過65億元。吉利在報告中稱,其業績增長主要原因為:期內銷售收入大幅增加,即整體銷量大幅增加及產品組合改善。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吉利總銷量達到766,630輛,較去年同期增長44%。具體來看,吉利旗下車型整體表現提升,博系家族1-6月總銷量達到159,325輛,帝豪家族前6月總銷量達到287,602輛,遠景家族1-6月總銷量則達到了260,552輛。此外,作為吉利旗下高端個性品牌的首款車型,領克01上半年累計銷量也高達46,252輛。

12、“國家隊”重大項目將落地!一汽東風長安合資成立出行公司

進入7月以來,面對合作、合資、簽約滿天飛的汽車圈,一汽、東風、長安這支“國家戰艦”也終於坐不住了。近日,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簽署移動出行意向協議書,確定整合三方優勢資源,合資組建T3出行服務公司,打造高效率、高品質、高安全、可信賴的出行服務品牌。據東風汽車官方聲明,此次合作將充分利用三方在車輛資源以及渠道資源等方面的產業鏈核心優勢,並同時引入跨業界合作伙伴,在人才、技術、組織、資金、市場等各方面進行完全市場化運營,推進商業模式創新,向行業開放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13、開啟新零售 威馬汽車第二批智行合夥人正式簽約

近日,威馬汽車智行合夥人研討會暨第二批智行合夥人項目意向書簽約儀式在延安成功舉行,威馬汽車與來自13座城市的13家智行合夥人簽約。至此,威馬汽車智行合夥人累計簽約已達30家,覆蓋北京、上海、廣州等近30座一線及新一線城市,新零售渠道建設的階段任務已按期完成,為今年9月底開始的首款量產車型EX5的批量交付奠定了基石。秉承延安精神,感恩時代,不忘初心,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威馬汽車聯合創始人兼戰略規劃副總裁陸斌與新簽約的智行合夥人,共話新商業時代下的機遇與挑戰,以用戶為中心、在新技術、新商業場景中,探討威馬“新零售”的實踐方略。

14、寶馬集團上半年在華銷量近30萬輛 全球電動車累銷超6萬輛

根據寶馬官方發佈的數據,寶馬集團今年上半年銷量取得了歷史同期以來的最好成績,共售出1,242,507輛,同比增長1.8%。6月份銷量也創下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增長2.7%,達238,920輛。至此,寶馬集團已連續35個季度實現同比增長。6月在華銷量超5萬輛 韓國、印度上半年累銷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在歐洲,寶馬集團上半年共售出561,683輛,同比微增1.2%,是以上三個市場中售出最多的市場。其中,在英國、比利時和奧地利等國家,寶馬是最受歡迎的高端品牌。然而,只有英國地區上半年累計銷量出現同比下滑,降幅為0.1%。

15、電咖西虎聯姻 6萬臺SUV項目落戶泉州

近日,浙江電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咖汽車”)已與泉州開發區管委會、西虎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虎汽車”)舉行簽約儀式,確定將在泉州落戶年產6萬輛的SUV汽車生產項目。據瞭解,該項目總投資近33億,分兩期建設,全部建成後每年可生產6萬輛汽車,一期項目將在2019年年底投產。

16、北汽集團亮出“年中考成績單” 整車銷量達120.3萬輛增長7.6%

日前,北汽集團發佈了上半年經營業績,亮出了“年中考成績單”。今年上半年,北汽集團推進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成效顯現,經營指標呈現出“利潤增長高於收入增長,收入增長高於銷量增長”的良好趨勢。其中,實現整車銷售120.3萬輛,同比增長7.6%。同時,效益指標再創新高,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5%,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7.0%,利潤增長高於收入增長,收入增長高於銷量增長,經營質量穩健提升。

17、福特中國“野馬”商標侵權已致歉,野馬汽車回應“我們已握手言和”

近日,在福特汽車(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特中國”)官網首頁,福特中國已就“野馬”商標侵權問題發表聲明,並向四川野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野馬汽車”)致歉,稱給野馬汽車帶來了不良影響。針對福特中國關於“野馬”商標侵權問題的聲明和致歉,野馬汽車已發聲回應,稱“我們握手言和”,並表示野馬汽車的品牌理念“國民車;野馬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與福特汽車公司創始人亨利·福特的“製造人人都買得起的汽車”的夢想,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無關輸贏,雙方都是在用實際行動推動汽車發展,努力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用車體驗。

18、上汽集團2018上半年銷量達352萬輛 上汽乘用車大漲五成

近日,上汽集團公佈其6月銷量快報顯示,上汽集團6月銷量達到554,058輛,相較去年同期的517,071輛同比增長7.2%。1-6月累計銷量達到3,520,018輛,同比增長約10.9%。從6月份銷量數據來看,上汽集團下屬整車企業中,排位前三的分別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五菱以及上汽通用,與5月排名一致。另從以上表格中可以看出,在此次所統計車企中,除上汽通用出現同比下滑,其它車企均實現了正增長,其中增幅超過50%的有:申沃客車、上汽正大、上汽乘用車、依維柯紅巖、上汽大通。

19、廣汽集團今年銷量超百萬輛 自主增速放緩合資開掛

日前,廣汽集團披露其2018年6月份汽車產銷數據,數據顯示,集團6月份汽車產量為195,315輛,同比增長6.45%;1-6月累計產量達1,047,600輛,同比增長7.67%。而本月汽車銷量為178,962輛,同比增加4.62%;1-6月累計銷量突破一百萬輛達到1,016,779輛,累計同比增幅達5.53%。

20、比亞迪1-6月新能源銷量大漲41% 加速推4款新車

近日,比亞迪2018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數據正式公佈。1-6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71,270輛,同比增長41%,完成2018年20萬輛銷售目標的35.6%。根據比亞迪汽車的規劃,今年下半年預計還將推出4款“王朝”系列的新能源車型,以進一步確保既定目標的達成。在比亞迪上半年超過7.1萬輛的銷量當中,包括秦、宋 DM等車型在內的PHEV品類累計銷量達到47,430輛,同比增長37%,剛剛上市的全新一代唐也創造了累計訂單超過15,000輛的成績,其中PHEV車型佔比較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