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000亿时代的融创和一位73岁老人之间的对话

进入3000亿时代的融创和一位73岁老人之间的对话

迪拜塔之父 Adrian Smith

这位73岁的老人

高中毕业就造出了40层的高楼模型

从事超高层建筑设计50年零6个月

用生命的长度诠释天赋和专注

12月初,房企陆续发布了前11月的成绩。融创连续两个月排名第四,用3000亿的销售额站稳了第四强的江湖地位

今天财富会要给你们新鲜,不聊业绩,聊点有趣的事情。财富会获悉,融创准备在西南做一件高难度的事情,做一件融创一直没有做过的事情。

进入3000亿的融创缺什么?

前四强每家发展阶段和定位都各不同,融创近年来一直埋头拿地做产品,深耕高端住宅市场。然而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纯粹的宅地很少,基本都是配套+住宅打包出让,所以当融创前11月土地增值达到了第一的时候,其物业类型也必然开始丰富

融创开始寻找与世界对话的机会,与迪拜塔、千层「王国塔」之父 Adrian Smith 结缘,在重庆合作建470米超高层。

我们看到的超高层,其实基本上被国企包圆了,如绿地、金茂。鲜有民企做超高层。那么融创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做超高层呢?

1、城市“向上”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了“超高层”建筑,中国成为了世界超高层最多的国家。超高层能形成城市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配置的协同效应,超高层建筑给区域带来的价值提升也是非常明显的。所以,融创可以用一个超高层来创造价值。

2、超高层体量巨大,功能复杂,设计与施工技术难度大,未来运营难度和管理难度也比一般项目要大的多。现阶段的融创规模稳定增长,利润稳定增长,实力雄厚,在高端产品上的专注也使得其产品力达到业内领先。所以,现阶段的融创有能力做超高层。

3、随着今年金融企业的加速进驻,IFS国金中心开业,江北嘴正迈入其巅峰发展时代。江北嘴不但是重庆的三大CBD之一,两江新区的发展中枢、重庆的金融门户,也是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管理局所在、重庆自贸区范围,承托着国家战略与区域CBD等多重战略功能。

所以,江北嘴CBD具备对话全球的条件,融创看好江北嘴未来的发展潜力,融创会用地标来助力未来。

进入3000亿时代的融创和一位73岁老人之间的对话

江北嘴的天际线,未来还会更美

融创为什么能与迪拜塔之父合作?

融创能被「王国塔」之父 Adrian Smith 选中,也是其实力的证明。

这位「王国塔」之父享誉全球,其创建的AS+GG作品建筑设计事务所在建项目总计18个,包含建成的世界第一高——迪拜「哈利法塔」(高度约828米),在建的世界第一高——沙特阿拉伯吉达「王国塔」(高度在1000米以上);包含「武汉绿地中心」(高度约636米)和成都绿地中心(高度约468 米),「上海金茂大厦」(高度约 421米 )等地标建筑。

进入3000亿时代的融创和一位73岁老人之间的对话

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

阿玛尼曾在这里创造了传说

Adrian Smith领衔及指导过的项目获奖无数,其作品曾在芝加哥、欧洲、南美和亚洲的公共博物馆进行展览,其中10个项目作品已成为芝加哥艺术学院的永久藏品。

“在建筑设计行业,只要有一个项目获得成功,你将在这个领域声名鹊起,太多人会找到你。”Adrian Smith 对媒体坦陈:“由于有意与AS+GG合作的业主很多,因此对业主的甄选非常严格。”

业主的行业地位、资本实力、建筑用途、未来预期、是否能拿到地块、建设经验等等,都是考察的对象。此次AS+GG与融创的合作也是基于上述因素综合考量下决定的。

5月31日,融创中国发布公告,把重庆江北嘴A13地块收入囊中。此时,距融创2004年首次进入重庆,已过去了14个年头。此外,融创重庆销售业绩十分亮眼,2016年融创在重庆凭借销售金额116亿元业绩位居区域之首。

走心的超高层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在建筑设计上,Adrian Smith有自己的理念:一定要与当地文化联系起来,注重文脉传承。

1993年,Adrian Smith的团队接手了上海金茂大厦设计的时候,中国还没有超高层建筑。所以他思考的重点是如何让这幢超高层与中国文化的联系起来,同时希望它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存在。

经过调研,Adrian Smith发现中国建筑历史上有非常多的塔,这些塔一般都会成为当地的市政中心,而且塔的底部宽、上部收的造型给了他很多的启发。此外,中国人对数字“8”以及竹子的喜爱也给了Adrian Smith一些灵感。所以,金茂大厦最终定高88层,楼内有很多“8”的元素,首先这栋楼有8个主要的柱子,8个次要的柱子,底部的区域是16层,到52层的位置形成正好8层的隔断,再逐步往上收。

12月初,在薄雾弥漫的重庆,一辆大巴行驶于立体的交通系统之间,对初到者来说,忽而翻山、忽而“入地”是一种十分特别的体验。漫步于江北嘴的钢筋水泥中,Adrian Smith感慨道:“这是重庆最好的地块。”在这位大师眼中,一贯硬线条的江北嘴还有其柔性的一面。

进入3000亿时代的融创和一位73岁老人之间的对话

了解当地文化,是Adrian Smith 的必修课

江北嘴大剧院是其考察重点之一

Adrian Smith提出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概念——重庆大剧院、重庆科技馆和中央公园形成了一条中央商务区内的“文化轴”,而江北嘴A13地块项目恰好位于这条轴上。在他的设想之下,项目不仅是一座覆盖了住宅、商业、办公、酒店等功能的综合体,还将成为文化轴的延伸与补充,为整个文化轴带来更大提升。

Adrian认为,一个成功的地标建筑,如纽约曼哈顿的帝国大厦、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双子塔,以及上海的金茂大厦等,为其所在城市在世界范围赢得了更多的关注。地标建筑不仅成为全球游客们的“打卡”圣地,还将强势带动周围区域快速升值。

“这个拥有3000万人口的大城市,将通过这样一个标志性的建筑项目,展现出成为世界级大都市的雄心壮志”,Adrian Smith对媒体笑着说道。

楼层高就意味着能耗大么?

有的人对超高层有误解。认为与同等面积的多层建筑相比,超高层消耗更多的资源、人力和财力;认为超高层办公建筑为保持正常的运作,在电梯、空调、供水、供暖、管理等方面要多消耗大量的能源。

其实超高层建筑在本质上是可持续的。超高层建筑除了节约用地,实现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风能、太阳能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更高的海拔使他们能够利用更快的风速,更好地吸收太阳能,更深的地基又使它们更好地利用地热和辐射冷却系统。

”Adrian Smith说,摩天大楼能开发出很多可持续技术,设计师必须了解建筑物内的一切与大自然的联系。

Adrian Smith曾以广州的珠江大厦为例做了详细介绍。他们将大楼的外表面设计有一定的弧度,中间设计有凹槽的区域,这样引导在外体表面的风进入到凹槽的区域,然后围绕着这个楼宇在转。设计团队在凹槽区域放了四个风力涡轮发电机,很小的风也可以让这些发电机运作起来。同时他们用了很多造型的金属片,引导太阳光反射在上面以后,以一种非常柔和的方式再反射下来。屋顶也是配合机电材料来做的,所以它会发热以及降温。

进入3000亿时代的融创和一位73岁老人之间的对话

在江北嘴A13地块周边

Adrian Smith感受重庆的光和雾

此次考察, Smith先生感受到重庆被称为“雾城”的原因,大部分时间阴云密布,被山和两条河包围。与其他城市相比,重庆的阳光直射不多,这是重庆特色。Adrian Smith 对媒体表示:“江北嘴A13地块项目项目将使用适合这种照明条件的材料,增加光照。就自然地理而言,这个城市是由几百年的河流侵蚀而形成的,所以它具有很强的水,山,峡三种的特征。我们可以利用新技术将这些功能融入建筑。”

融创与这位73岁老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江北嘴的天际线将画出怎样的弧线,方案公布的那一天财富会在这里继续为您解读。

进入3000亿时代的融创和一位73岁老人之间的对话
进入3000亿时代的融创和一位73岁老人之间的对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