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 華夏漢民族的傳統民族服飾

漢服 華夏漢民族的傳統民族服飾

至聖先師孔子與七十二賢達弟子

漢服是以《易經》《尚書》《周禮》《詩經》《禮記》《春秋》大唐《開元禮》和其他經史子集為文化理論基礎的一個華夏漢族與生俱來的一套禮儀服飾文化。漢服即華夏衣冠的俗稱,華夏衣冠即漢服之正稱。漢服的詳細概念是從黃帝即位到明末四千多年中,以華夏易經文化為核心,以華夏禮儀文化為靈魂,通過歷代王朝推崇禮儀,象法天地的而形成的一種亙古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

漢服反應了漢族的文明特徵、文化特色和民族信仰。漢服和漢族禮儀文化都是華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漢服和漢族禮儀互相承載,互相根植,不可或缺。華夏禮儀文化根植寄託於漢服,而漢服同樣根植形成於禮儀文化。正如孔子所著《易經-系辭傳》: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

為擴大宣傳,以上內容將同步更新在夏後君/百家號和南陽漢服吧。歡迎大家收藏點讚並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