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衣冠服飾」——漢服

漢族衣冠服飾始於黃帝

,備於堯舜,各朝代形制不同,漢族服飾中國還有受其他民族文化影響而誕生的中山裝唐裝旗袍,各少數民族服飾、各類傳統及現代的佩飾、鞋、帽等。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衣冠服飾」——漢服

衣冠服飾,古今不同。中國曆朝歷代對衣冠服飾極為講究,在專制時代,服飾更是等級地位的象徵。楊蔭深編寫的《衣冠服飾(精)》主要介紹十二種日常穿戴的起源流變,書中對各朝代的衣冠服飾的演變做了詳細的介紹,除了對袍、衫、帽等做了介紹,還有一些偏女性的服飾用物。

漢服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衣冠服飾」——漢服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即為到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為文化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特徵,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秀等接觸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學。

賽里斯國:(拉丁文:Sinae、Serica、Seres),意為絲國、絲國人,是戰國至東漢時期古希臘和古羅馬地理學家、歷史學家對與絲綢相關的國家和民族的稱呼,一般認為指當時中國或中國附近地區。拉丁文Seres原意是“有關絲的”,一般被認為是源於中國字“絲”。

成書於公元1-2世紀的西方文獻,托勒密著作的《地理志》中記載:有一位名叫梅斯(μαеs),又叫蒂蒂阿努斯 (Titiianus)的蒙奇兜訥人記錄了從石塔(Lithinos Prygos)到Seres(賽里斯,東漢)的首府Sera 城(賽拉,東漢京師洛陽) 的路程。據托勒密說,正是“由於這次商業旅行(指梅斯商團的中國之行),西方人才瞭解了這條由石塔至Sera 的道路(指絲綢之路)。”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衣冠服飾」——漢服

漢服“始於黃帝,備與堯舜”,源自黃帝制冕服。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成為神道設教的一部分。因此後來各個華夏朝代均宗周法漢以繼承漢衣冠為國家大事,於是有了二十四史的輿服志。“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說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聖的。漢服還通過華夏法系影響了整個

漢文化圈,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鑑漢服特徵。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衣冠服飾」——漢服

漢服歷史發展

漢服最早的出現應該是殷商時期。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黃帝的妻子

嫘祖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

殷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服飾制度逐漸完善,並形成了以“天子冕服”為中心的章服制度。“乗殷之輅,服周之冕”是儒家治國思想的要義。周禮參考借鑑了夏商兩代的禮樂制度。

春秋戰國時期,衣服的款式空前豐富,主要表現在深衣胡服上。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特別是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諸侯國間的衣冠服飾及風俗習慣上都開始有著明顯的不同,並創造了深衣。

“古時上下通行之衣為深衣”,代表時代特徵的服裝亦為深衣,深衣實可為古服之特徵。何謂深衣,《禮記·深衣》孔氏正義曰:“所以稱深衣者,以餘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

與深衣同時出現的還有胡服,胡服一般由短衣、長褲和靴組成,衣身緊窄,便於遊牧和射獵。

趙武靈王為強化本國軍隊,在中原地區首先採取胡服作為戎裝。由此,穿著胡服一時相沿成風。除此之外,樂人有戴風兜帽的,舞人有長及數尺的袖子,獵人衣褲多為紮緊,有人還常戴鴟角帽或鵲尾冠、穿小袖長裙衣等下裳。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衣冠服飾」——漢服

胡服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衣冠服飾」——漢服

深衣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衣冠服飾」——漢服

深衣

秦統一中國以後,建立了各項制度,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

西漢男女服裝,仍沿襲深衣形式。蟬衣內有中衣、深衣。西漢時典型的女子深衣,有直裾和曲裾兩種,裁剪已經不同於戰國深衣。西漢男子深衣外衣領口詹寬至肩部,右衽直裾,前襟下垂及地,為方便活動,後襟自膝蓋以下作梯形挖缺,使兩側襟成燕尾狀。漢代女子勞動時喜歡上著斷襦,下著長裙,敝屣上面裝飾腰帶長垂;漢代男子勞動時上著斷襦,下著犢鼻褲,並在衣外圍罩布裙,這種裝束士農工商皆可穿著。

至東漢明帝,參照三代和秦的服飾制度,確立了以冠帽為區分等級主要標誌的漢代冠服制度。服飾在整體上呈現凝重、典雅的風格。秦漢時期的男子,主要穿著的是一種寬衣大袖的袍服,主要分為曲裾袍和直裾袍兩類。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衣冠服飾」——漢服

直裾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受到社會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的影響,由魏晉的仍循秦漢舊制發展到南北朝時期各民族的相互影響、相互吸收、漸趨融合。這一時期的服飾主要以自然灑脫、清秀空疏為特點。用巾帛包頭,是這個時期的主要首服。較為流行的是一種在小冠上加籠巾的“

籠冠”。這個時期的漢族男子的服裝主要是袖口寬大、不收衣祛約束的衫。漢族女子的髮飾也頗具特點,主要是假髻的風行。魏晉時期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在傳統基礎上有所改進,一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為上儉下豐,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襉裙,裙長曳地,下襬寬鬆,從而達到俊俏、瀟灑的效果。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衣冠服飾」——漢服

籠冠

唐代服飾承上啟下,法服和常服同時並行。法服是傳統的禮服,包括冠、冕、衣、裳等;常服又稱公服,是一般性正式場合所著服飾,包括圓領袍衫、幞頭、革帶、長筒靴等。品色衣至唐代已形成制度。平民多著白衣。唐代女子的髻式繁複。還有在髻鬢上插金釵、犀牛梳篦的,貴族女子面部化妝成鵝黃、花鈿、妝靨等。唐代女服主要為裙、衫、帔。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衣冠服飾」——漢服

唐代服飾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衣冠服飾」——漢服

唐代常服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衣冠服飾」——漢服

唐代頭飾

宋代服飾大體上沿襲了隋唐舊制。但由於宋朝長年處於內憂外患交併之中,加上程朱理學等因素的影響,這一時期的服飾崇尚簡樸、嚴謹、含蓄。唐代的軟腳幞頭這時已經演變為了內襯木骨、外罩漆紗的幞頭帽子。皇帝和達官顯宦戴展腳幞頭,公差、僕役等戴無腳幞頭,儒生戴頭巾。宋代男子服裝仍以圓領跑為主,官員除祭祀朝會以外都穿袍衫,並以不同的顏色區分等級。宋代女子的髮式以晚唐盛行的高髻為貴,簪插花朵已成風習。宋代的女裙較唐代窄,而且有細褶;衫多為對襟,覆在裙外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衣冠服飾」——漢服

宋代服飾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衣冠服飾」——漢服

宋代服飾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衣冠服飾」——漢服

元朝時期長衣統稱為袍,其樣式南北方差異不大,但材料貴賤精粗,卻差距懸殊。漢族男性發式變化不多,但北方的漢族女性發式較前簡化。明朝建立之初曾力圖消除元朝蒙古族服制對漢服的影響,“悉命復衣冠如唐制”,但未能完全貫徹執行。至洪武二十六年才開始確定了許多服制。明朝時期棉布得到普及,普通百姓衣著材料有所改善。明代官員的主要首服沿用宋元幞頭而稍有不同。普通百姓服裝或長、或短、或衫、或裙,基本承襲了傳統服飾樣式,並且品種十分豐富。明朝時期,一般人所戴的帽,除了過去流傳下來的,朱元璋又親自制定了兩種,頒行全國,士庶通用,即六合一統帽四方平定巾。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衣冠服飾」——漢服

六合一統帽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衣冠服飾」——漢服

六合一統帽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衣冠服飾」——漢服

四方平定巾

清朝漢族男子服飾基本以滿服為模式,旗袍、長衫、馬褂都是以滿族為主體的民族服飾的改良和發展,而非漢族傳統的民族服飾。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衣冠服飾」——漢服

漢服本身雖然清朝剃髮易服等統治政策下消失了,但因為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其部分元素一直沒有滅絕,直到現代漢族人信仰的道教、佛教以及一些邊遠山民,還有國內許多少數民族都還保持著漢服的特徵,現代社會的一些重要祭祀、紀念活動、民俗節日等仍能看到漢服的部分元素。21世紀初,隨著中國國力的發展,人們開始審視自己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一些人通過考據漢服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復原了漢族傳統服飾,同時通過恢復傳統節日,恢復傳統禮儀,祭祀先賢,推廣傳統學說,宣傳傳統樂器等重新宣導恢復傳統漢服並身著漢服進行推廣,並稱之為漢服運動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衣冠服飾」——漢服

漢服復興運動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衣冠服飾」——漢服

漢服復興運動

服飾基本結構

漢服採用幅寬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且分為領、襟、衽、衿、裾、袖、袂、帶、韍等十部分。取兩幅相等長度的布,分別對摺,作為前襟後裾,縫合後背中縫。前襟無衽即為直領對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為兩幅衽,縫在左右兩襟上,則為斜領右衽衣。前襟後裾的中縫稱為裻,,即督脈、任脈,衽在任脈右側,故稱右衽。裾的長度分為腰中,膝上,足上。根據裾的長短,漢服有三種長度∶襦、裋、深衣。袖子與襟裾的接縫稱為袼,袖口稱為祛。一套完整的漢服通常有三層:小衣(內衣)、中衣、大衣。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衣冠服飾」——漢服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衣冠服飾」——漢服

服飾基本特徵

交領右衽:漢服中左側的衣襟與右側的衣襟交叉於胸前的時候,就自然形成了領口的交叉,所以形象地叫做“交領”;漢服的領型最典型的是“交領右衽”,就是衣領直接與衣襟相連,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側的衣襟壓住右側的衣襟,在外觀上表現為“y”字形,形成整體服裝向右傾斜的效果。衽,本義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繫帶,將右襟掩覆於內,稱右衽,反之稱左衽。

褒衣廣袖:漢服自古禮服褒衣博帶、常服短衣寬袖。與同時期西方的服裝對比,漢服在人性方面具有不可爭辯的優異性。當西方人用胸甲和裙撐束縛女性身體發展時,寬大的漢服已經實現了放任身體隨意舒展的特性。

繫帶隱扣:漢服中的隱扣,其實包括有扣和無扣兩種情況。一般情況下,漢服是不用釦子的,即使有用釦子的,也是把釦子隱藏起來,而不顯露在外面。一般就是用帶子打個結來繫住衣服。同時,在腰間還有大帶和長帶。所有的帶子都是用製作衣服時的布料做成。一件衣服的帶子有兩對,實用性的,左側腋下的一根帶子與右衣襟的帶子是一對打結相系,右側腋下的帶子與左衣襟的的帶子是一對相系,將兩對帶子分別打結繫住完成穿衣過程。

地位影響

漢服由於華夏儒家王道文化的傳播而影響深遠,周邊民族、包括許多其他儒家文化圈(漢文化圈)國家通過效仿華夏禮儀制度借鑑了漢服的某些特徵,用於吉凶賓軍嘉五禮。此外,華夏賓禮也規定四夷之君必須穿本國服飾朝見中國天子,謂“蕃主服其國服”。漢唐藩屬體制中,周邊民族首領存在著定期朝見皇帝的所謂“朝集”制度。無論是外國君主及其使者或者臣子朝謁中國天子,接受官職,貢獻方物,還是中國天子宴請外國君主,外國君主都要穿國服奉禮。國服制度促使了周邊民族形成自己的民族服飾。比如,契丹太宗入晉,接觸到中原衣冠制度,北歸後,參照中原服制制定了本朝國服與漢服制度。歷朝有《職貢圖》描繪他國國使服飾。

  • 鮮卑

    北魏孝文帝禁止穿鮮卑服裝,一律改著漢服。495年1月13日(太和十八年十二月初二日)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了一系列漢化政策,主要內容有:

    禁止穿鮮卑服裝,一律改著漢服;禁止說鮮卑話,以漢語為唯一通行語言;凡遷到洛陽的鮮卑人,一律以洛陽為籍貫,死後葬在洛陽,不準歸葬平城

  • 日本

    和服在日本稱為“著物”或者“吳服”,意為從中國的吳地(今江浙一帶)傳來的服裝。在日本的奈良時代,也即中國的盛唐時期,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藝術、律令制度,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當時他們還模仿唐制頒佈了《衣服令》、《養老令》模仿唐朝朝服制度用於即位禮、冠禮、婚禮等周禮儀式。元正天皇下令全日本改用右衽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衣冠服飾」——漢服

和服

  • 朝鮮

    唐代時期,新羅請求唐太宗賜漢衣冠,革除新羅服飾,以同於中國。李氏朝鮮中期之後朝服吸收了明朝服裝式樣,悉遵華制。特別是女服朝高腰襦裙發展,而官服、朝服、宮廷重要禮服亦一直保留漢服制度,並隨漢服變化而變化,如唐朝時官員的烏紗幞頭的後繫帶為下垂帶樣式,新羅官員幞頭同為此樣式,而明代之後改為展角樣式,李朝也改為短展角;如李朝王后大禮服一直都為中國皇后翟衣樣式。而現代朝服和漢服的主要不同之處:漢服一般是交領右衽,也有對襟的(V字領),而朝鮮服裝的交領不明顯,近似小v領;女服裙子束的特別高,而且下襬十分寬大、蓬鬆。

  • 越南

    越南古稱交趾(中國稱作安南),968年,丁部領(丁環)建立丁朝(大瞿越國),開始成為獨立的封建王朝,兩年後(970年)自稱皇帝。在服飾上,尤其是宮廷禮服,皇帝、大臣的朝服,幾乎就是中國漢族王朝宮廷禮服,皇帝、大臣朝服的翻版。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衣冠服飾」——漢服

越南服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