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備考:客觀題提干解讀

對於申論的試題,申論考試主要依靠材料,而每年的材料均會圍繞特定的主題展開。申論考試的技巧之一,就在於帶著問題讀材料。而如何看待材料後的“問題”,則成為了申論考試能否成功的一個突破口。總的來說,申論材料均由“問題、原因、影響、對策”四大因素組成。對於申論的問題,就需要考生將題乾的問法適當翻譯或轉換為這四個因素,然後再去閱讀材料。下面小薇對某年真題做一個簡要的解析,以供大家參考。

一、請結合給定資料,對“給定資料1”中提到的新時代的“新工人”所面臨的的種種問題進行歸納。(20分)

要求:全面準確,條理清楚,不超過300字。

分析:此題為傳統的概括題。題幹中所問非常清楚,即讓考生在材料中尋找“問題”這一要素。問題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材料中所反映的錯誤的行為或意識,二是需要進一步發展或提高的事物。考生只需在指定材料中尋找相應問題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本題“要求”中除有“全面準確”這一常見的概括題中“按點給分制”要求外,還有“條理清楚”的要求。這就需要考生在歸納問題時,有相同或類似,或某方面屬性或其性質相同的問題時,需要進行一個“合併同類項”的過程,然後按點將答案寫出,以做到儘量符合題目中的要求。

有些省份題目中還需要考生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與建議”。此問法較為明瞭,是一個典型的對策類試題。考生在材料中找出存在的問題後,無需區分此題目是創新型對策題還是普通型對策題——畢竟題目中本身不會如此提示——對於部分問題材料中有相應對策可以解決,即可直接寫出;若有部分問題材料中並無相應對策,則需要考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及知識水平對此進行作答。

二、請結合“給定資料3-4”,對“人口詛咒”做一個全面解釋。(20分)

要求:全面準確、邏輯性強,不超過300字。

分析:此題目看似傳統,似乎是一般的“名詞解釋類”題目。但由於對“人口詛咒”的解釋有“全面解釋”的要求,因此,此題需要考生作答的信息就相對比較全面了。

一般來講,名詞解釋類的題目答題邏輯基本為“基於……原因導致出現的……現狀”。但本題中卻略有不同。由於其要求是對“人口詛咒”做一個“全面”的解釋,就自然包含了“問題”——人口詛咒的表現,“原因”、“影響”、“對策”四方面。所以,這申論的四要素要作答全面,才能儘可能的拿到相對較高的分數。

三、請結合“給定資料5-6”,談談職業技術教育在德國取得成功的原因。(20分)

要求:全面準確,條理清楚,不超過300字。

分析:此題目問法較為直接,看似讓考生作答“原因”,但其實這是一道啟示類題目。最後作答的答案中,主要即包含職業技術教育在德國取得成功的相關經驗——即對策。考生只要做好題目轉換工作,此題並不為難。

有的省份第三大題如下:

三、假如你是某企業的一名工會幹部,在學習了給定材料7後,請你寫一份倡議書,號召職工愛崗敬業,積極創新。(25分)

要求:定位準確,語言生動,具有號召力,不超過500字。

分析:此題為公文寫作類試題。題目中所要求的倡議書,類似於常見的“宣傳稿”。此類公文題目,標題必不可少,至於標題的內容,只需簡短易懂即可。而此題對作者的身份的限制表明,倡議書的內容是要向企業內部的員工宣貫,因此稱呼和落款也是必要的。

正文第一部分,需要介紹背景,如當前的職工工作精神現狀,即存在的問題等。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點。因為題目中明確要求了 “號召職工愛崗敬業,積極創新”。此部分考生可寫出“愛崗敬業”的重要性,即“意義”;也可再加一部分寫出職工工作精神不佳會帶來的不良影響。這樣答案才會儘量符合題意。而第三部分,可適當提出如何做到“愛崗敬業,積極創新”,即“對策”。最後,再以提出口號的方式進行一下動員或號召作為此倡議書的結尾部分。

公文寫作類的題目多是以公文的形式考查考生申論的能力,對於此類試題,考生只需要仔細審題,依題目要求作答即可,不必過分擔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