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時期瓷器那些事兒

同治時期民窯粉彩瓷器主要依據胎釉、彩料和紋飾特點予以判斷。一般而言,胎體有的輕薄,有的厚重,兩種均較粗松;以指輕釦圓器的胎體,發出的聲音較尖,似金屬銅聲,此為清末瓷器的共同點。施釉稀薄,呈瑩白色,質粗鬆軟,釉面不夠平整。製作不規整,厚胎者更為粗糙笨拙。色料中因施加粉質較多而顯濃厚。有的延續前朝傳統施綠釉裡,因色澤濃重,施彩較厚,釉面不夠平整,呈波浪釉,但因無細小的皺紋而獨具時代特色。紋飾筆法稚拙,佈局凌亂,缺少生氣。古玩藝術品鑑定出手電話:18682150234(微信同號)

同治時期瓷器那些事兒

清同治年間的粉彩,不少器物紋飾多用紅彩,而紋飾中所用紅彩暗淡凝膩;表面不夠光潤,是清代晚期紅彩的特點,這也是區別新仿同治粉彩瓷器的重要標準。如(圖1)的同治粉彩蝴蝶白菜紋瓶,其紋飾的內容和繪畫技法具有同時期的典型特點,胎體粗糙,厚重笨拙,粉彩色料中因粉質較厚而顯濃厚,紅彩顏色較淡,表面不夠光潤,有些顯髒;而綠彩厚則色深,薄則色淺,色深者顏色泛黑,色淺者顏色泛黃。

同治時期瓷器那些事兒

粉彩是釉上彩品種之一,也叫“軟彩”,是借鑑中國畫中的用粉及渲染技法,在素器上以“玻璃白”打底,彩料暈染作畫,再經爐火烘烤而成,色彩豐富,色調淡雅柔和。粉彩創燒於清康熙晚期。它是在康熙五彩瓷的基礎上,受琺琅彩製作工藝影響而發明的一種釉上彩瓷器。在顏色的配製上又借鑑了琺琅彩多色配製的技法,創造出了低溫釉上彩這種新的瓷器品種。由於這種瓷器的色彩豐富、精美,因而很快獲得了清代王公貴族們的青睞,逐漸取代了五彩瓷器的地位,成為當時景德鎮主要生產的瓷器製品。粉彩瓷器發展到雍正朝極為盛行,特別是景德鎮御窯廠,大量燒製宮廷陳設、使用器物,成為頗受皇家鍾愛的器皿。

同治時期瓷器那些事兒

同治粉彩紋飾多帶有封建迷信色彩,五福捧壽、麒麟送子是常見的主題,紋飾風格進一步圖案畫。同治粉彩人物最典型的特徵是:人物有眼無珠,民國和現代許多仿品往往在人物眼睛中點上黑眼球,這就弄巧成拙了。

同治時期瓷器那些事兒

黃地粉彩五蝠捧壽字蓋碗

【黃地粉彩五蝠捧壽字蓋碗】

黃地粉彩五蝠捧壽字蓋碗,清同治,通高9cm,口徑10.5cm,足徑4.3cm。

碗敞口,深弧壁,圈足。蓋拱形帶環行抓鈕,裡施白釉。蓋面和腹壁外均施黃釉為地,均勻分佈4組五福捧壽紋,圖案空間上下各繪4組折枝桃,每組空間繪4個結帶“卍”字。抓鈕及足內施白釉,均署紅彩“同治年制”4字雙行楷書款。

此蓋碗造型規整,釉面瑩潤亮澤。紋飾排列疏密有致,是同治時期御窯廠專門為慈禧太后祝壽所訂燒的瓷器。

同治時期瓷器那些事兒

青花雲龍紋賞瓶

【青花雲龍紋賞瓶】

青花雲龍紋賞瓶,清同治,高39cm,口徑10cm,足徑13cm。

瓶撇口,長頸,圓腹,圈足。以青花繪雙龍戲珠紋,輔以海水江崖與回紋做邊飾。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書“大清同治年制”雙行六字款。

賞瓶是為皇帝賞賜需要而專門燒造的,始見於清代雍正年間,歷朝多見纏枝蓮紋,繪雲龍紋者極為少見。

同治時期瓷器那些事兒

黃地紅蝠金彩團壽字紋盤

【黃地紅蝠金彩團壽字紋盤】

黃地紅蝠金彩團壽字紋盤,高5.7cm,口徑27.9cm,足徑17.1cm。

盤口微撇,弧壁,圈足。口沿塗抹金彩。外壁白釉地上均勻分佈3枝粉彩折枝花紋,盤內淡黃釉地上以金彩書寫29個團“壽”字,空白處點綴24個礬紅彩描金蝙蝠和12個藍料彩描金“卍”字,蝠眼以黑彩塗點。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白釉泛波浪紋,底中心署紅彩楷體“同治年制”4字雙行款。

此盤為慈禧太后萬壽用瓷,所繪圖案寓意萬福、萬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