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退休教師只因爲一個人孤獨選擇自殺!

說實話,我們這個社會,是不太關注老人的。再加上話語權的缺失,老人們一直便處於一個被遺忘的境地。

等到大家想起來關注的時候,往往就是出事的時候。

廣州72歲的羅某曾經是一名教師,退休後賦閒在家。老伴早年去世,兒子又都不在身邊。

有一天,他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沒什麼事,我就先死了。”

然後,選擇了自殺。

三天後,羅女士的兒子才得知了父親的死訊。

很痛吧。

72歲退休教師只因為一個人孤獨選擇自殺!

可是,類似這樣的老人自殺事件,絕非個例。在農村,這樣的現象更為普遍。

在農村,在城市,有這樣一群孤獨的老人,他們獨自生活,沒有人陪伴,也沒個人照顧,想找個人聊聊天甚至都是一件奢侈的事。

我看過一個新聞,一位老頭天天打110電話,只為了找個人說句話。

他們孤獨地生活著,直到有一天黯然離世。

我想,也許是時候了,全社會來關注這群孤獨的老人。

一方面,城鄉發展的不平衡,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得不選擇去到外面的世界,他們離開老家,離開老人。

另一方面,中國的老人們,是最不願意麻煩自己的子女的,他們太為子女著想了。

甚至,有的老人為了不連累自己的子女,選擇自行離開人世,給子女最後一點的愛。

72歲退休教師只因為一個人孤獨選擇自殺!

更讓人心驚的是,很多老人對於自殺的態度,他們習以為常,甚至頗為讚賞。

在很多老人心裡,自殺就是一件正常不過的事。

這一代老人,上半輩子活的都是舊時代的一套。

我們爺爺這輩人,即使生病下不了床,這個家還是得聽他的。

子女們都在身邊,陪伴父母走過最後一段時光。

但是,如今我父母這一代老了,他們的子女們卻幾乎都不在身邊。

這一代老人們,曾經為父母養老送終,如今卻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養老。

而且,他們還面臨著在家庭內部中失去話語權。

72歲退休教師只因為一個人孤獨選擇自殺!

在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帶回來的都是些老人們怎麼也無法理解的新事物。

和只有春節才匆匆回來幾天的子女相比,他們更願意和年齡相仿的老人彼此交流。

他們和子女之間,無形中隔開了一條深淵。

而當那些他們本來還可以聊聊天的“老伴”一個個先後離去的時候,他們也想到了離開。

寂寞是讓人絕望中,孤獨中透露的都是死亡的氣息。

72歲退休教師只因為一個人孤獨選擇自殺!

孤獨的留守老人,已經成為了我們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了。

很顯然,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

提高社會對孤獨老人群體的關注。

完善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完善養老福利設施。

建造更多更多的社區養老院。

如何讓更多人“老有所養”,隨著中國社會的進一步老齡化,已經刻不容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