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要多補充優質蛋白?你可能也被育兒大號騙了……

小編今早看到一篇關於食育的文章,是某個知名育兒大號發表的,文章下面有這樣一條留言:

孩子生病要多補充優質蛋白?你可能也被育兒大號騙了……

嗯,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錯,生病了就要加強營養嘛……

等等,攝入優質蛋白?

小編再翻翻下面的作者回復,大部分都是強調生病時別老喝白粥,要多吃魚蝦肉蛋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病才好得快。

真的是這樣嗎?

蛋白質是雙刃劍

很多人認為蛋白質是好東西,尤其孩子長身體缺不了。沒錯,但是蛋白質攝入過多、攝入不當也會有危害。

首先,蛋白質只是人體的一種燃料,攝入的蛋白質會被轉化為多種氨基酸,這些才是被人體所用的。如果蛋白質攝入過量,身體不需要這麼多蛋白質,那麼多餘的蛋白質就會殘留在消化系統,隨粑粑排除。

然而,在孩子拉粑粑之前,這些蛋白質成分就靜靜地躺在腸道內,原本該被分解而沒有被分解,和一切討人厭的細菌發生反應,然後……然後孩子就開始放臭屁了有木有!

生病,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上文中提到的某大號文章,僅僅是站在兒童營養角度,並沒有考量到孩子生病後的實際情況。

別說孩子了,我們有個頭疼腦熱,往往還食慾不振,吃不下東西,這種時候就想吃點清淡的。粥裡放青菜小編能接受,不過皮蛋瘦肉什麼的,生病時聞到簡直噁心到熱淚盈眶啊。

孩子生病要多補充優質蛋白?你可能也被育兒大號騙了……

為什麼大家生病了總要喝白粥?老祖宗的智慧也不是憑空捏造的!

除了小編說的胃口問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人們在生病時,整個身體的機能受損,連帶消化系統功能降低。這種情況下,吃最容易消化吸收、對腸胃刺激最小的食物是最佳選擇。

白粥裡的大米是常見的糧食,能夠提供基本的碳水化合物和熱量保證。其中每100g的大米含有7-8g左右的蛋白質,也並非許多人想象中的營養單一。

孩子生病要多補充優質蛋白?你可能也被育兒大號騙了……

孩子生病過程中,應該以清淡飲食為主,攝入過多的蛋白質食物反而會加重腸胃負擔,輕則消化不良,重則引起嘔吐或腹瀉。而在孩子退燒或開始痊癒時,可以逐步增加蛋白質食物的攝取。

畢竟,病和病還不一樣,同樣的蛋白餐,結膜炎患兒吃下去和流感患兒吃下去,效果可能大相徑庭。所以得病後的飲食一定要諮詢醫生,同時根據孩子的個體表現進行判斷,千萬不能偏信一方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