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個炮樓就可以守住一個村,八路軍束手無策,農民出奇招

在抗日戰爭中,日本軍隊人少,攻下一個地方並不能留守太多人,於是他們每佔領一個村子就修一座炮樓,駐紮一個小隊,一般為12人

炮樓是日本軍隊控制鄉村的重要據點,同時還可以配合軍隊行動。當時,就算是縣城也只需要一箇中隊駐守。一箇中隊滿編也才200人。

日本一個炮樓就可以守住一個村,八路軍束手無策,農民出奇招

打炮樓容易嗎?根據一位老革命回憶,他們一個連的人打一個炮樓用了5天。並且損失慘重,要知道,日軍雖然只有一個小隊的人,但其中有三八大蓋,機槍,擲彈筒樣樣齊全。以八路軍尤其是游擊隊的裝備要攻下一個炮樓是非常困難的

日本一個炮樓就可以守住一個村,八路軍束手無策,農民出奇招

修建炮樓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控制地區,但其作用更多的是作為一種進攻的手段。特別是平原作戰 ,利用炮樓層層推進。

日本一個炮樓就可以守住一個村,八路軍束手無策,農民出奇招

炮樓,一般四周都有孔,有些特別高,這些孔就是槍眼,這些槍眼被用來觀察敵人,也可以通過這些槍孔射擊對方,炮樓的主要物資都放在一樓,二樓主要是作為地面的出口,人員住宿以及主要火力集中在二樓及以上,在這些炮樓的幫助之下,他們永遠處於易守難攻的一方。他們躲在炮樓裡面,然後用機槍對我方的戰士進行掃射。

戰爭前期這種碉堡作戰給了我方一些沉重的打擊,八路軍一度束手無策。直到有一天,一位老農民提出了一個辦法

日本一個炮樓就可以守住一個村,八路軍束手無策,農民出奇招

這個辦法就是利用風,將雜草用燃燒,然後尋找一些死去的動物或者日軍屍體,將這些屍體放在火堆上面。屍體的燃燒會產生十分難聞的氣味,這些氣味隨著風的傳播會流傳到日軍駐守的炮樓裡面。一般人是無法忍受著難聞的氣味的,碉堡又是封閉式建築,果然沒人能忍受的住,出來就成了活靶子,就算不出來也大大損失了戰鬥力,我軍輕而易舉就攻了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