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阜阳人民路的前世今生,有太多的记忆让阜阳人去回味

一滴水,足以折射出太阳的耀眼光辉;一条路,更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沿革变化。人民路,这条阜阳的标志性道路,不仅承载了阜阳人建设阜阳、繁荣阜阳、美化阜阳的辉煌历史,同时也见证了阜城的沧桑巨变,可以说,人民路是镌刻在阜阳人心中的一张闪闪发光的“城市名片”。回望这条始建于1955年的人民路,实在有太多的内容值得阜阳人去回味。

「上部」阜阳人民路的前世今生,有太多的记忆让阜阳人去回味

1948年以前,阜阳城的道路大多都是狭窄的土路,只有城区内42条石条铺装的路面,全长仅20.3公里,面积为8.12万平方米,路宽一般为2-4米。1955年,为扩展城区交通,城建部门计划在三里湾颍河坝与鼓楼之间修建一条人民路。

「上部」阜阳人民路的前世今生,有太多的记忆让阜阳人去回味

人民路最初的路面为土路,后修整为三合土路面,天气干燥的时候,灰尘很大,偶尔有车经过,路面上扬起的灰尘让人睁不开眼睛。1958年,人民路两边栽植了2000余棵梧桐树和白杨树。

「上部」阜阳人民路的前世今生,有太多的记忆让阜阳人去回味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民路进行了第一次改造,但改造的路面仅是今天的人民中路一段,其长约为1200米,这次改造最大的变化就是砂礓路面变成了柏油路,并把路面扩宽为7米,树与树之间修有露天的排水沟,从此后,阜阳的政治、文化、娱乐、教育中心都围绕着人民路而展开。

「上部」阜阳人民路的前世今生,有太多的记忆让阜阳人去回味

当时人民路主要建筑有人民电影院、地区科委、邮电局、人民广场、灯光球场、阜阳县委大院,阜阳一中、新华书店等等。

1972年,一辆江淮客车从鼓楼出发,沿着人民路驶向终点站火车站,从此阜阳诞生了第一条公交车线路。因为有了这些建筑,有了公交车,人民路渐渐变得热闹起来。

「上部」阜阳人民路的前世今生,有太多的记忆让阜阳人去回味

虽说人民路作为一条城市道路,已经初具规模,但远没有今天这样繁华。城市道路仍然是“南北解放大街,东西人民马路”的格局。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偌大的人民路没有一家商店,只有几座楼房鹤立鸡群般的夹杂在平房之间,平日里很少看到有汽车从路上驶过。

「上部」阜阳人民路的前世今生,有太多的记忆让阜阳人去回味

那时,人民路上看不到熙熙攘攘的人流,道路上空荡荡的,只有上下班那会儿才能看到人们步行或骑着自行车从人民路经过的身影。后来,人民路通了公交车,当时公交车的票价是一站路5分钱,到终点站火车站的票价才2角钱,但大多数“上班族”还是选择骑自行车去,因为按当时的物价,5分钱购买几棵青菜了。(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