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激勵並非只爲上市

企業進行股權激勵,如果目標僅僅是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那麼,極有可能走入誤區。

上市不應成為企業發展終極目標

在持續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下,當前,我市不少企業面臨資金緊缺難題,因此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目光轉向上市,認為上市引資是解決企業當前發展難題、有效應對下行壓力的關鍵。同時,一些有志於上市的企業表示,只要上市,融來了資金,企業就能“翻身”。

誠然,上市對於企業來說是解決資金問題的捷徑。除此之外,上市還會給企業帶來更多的積極影響。

比如說,上市有助於企業進一步完善公司內部治理、加快經營戰略轉型、積極開拓新業務領域等。

股權激勵並非只為上市

但必須清醒認識到,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不會因上市而徹底解決,上市不應成為企業發展終極目標。

換句話說,對於一些企業尤其是急於引資的企業來說,如果將推動企業發展的“寶”押在上市上,很可能會大失所望。

前不久,一位在外地上市企業工作的張先生回開封探親,談起上市給企業帶來了哪些變化,張先生略顯無奈地表示,上市可暫時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但上市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

張先生坦言,他所在的企業,在上市之初確實感受到資本市場帶來的發展動力,但時間一久,由於缺乏發展前瞻性,沒有做好對市場風險的把控,同時沒有適時做好戰略轉型,因此在複雜多變的市場動盪中,企業又陷入資金緊缺窘境。

“上市給企業提供了一個更廣闊、更高層次的發展舞臺,是企業加快發展的助推器,但並不能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根本問題,不會讓企業因此而一勞永逸。”張先生感慨道。

企業要上市,前提是必須為股改公司,也就是說公司在上市前要進行內部股改,這是必須的,但是!股改了並不一定就是要上市。

無論是有限公司還是股份公司,進行股權改革、股權激勵,未必都是要上市,換句話說,企業自身,要找準自己的定位!要知道該做什麼?怎麼做?

股權激勵並非只為上市

企業實施股權激勵,是滿足人才需求的必由之路。無論是國美、蘇寧,還是微軟、IBM、 Google,對它們而言,股權激勵既是一種利益分享制度,也是一種競爭工具和發展手段。

做股權激勵,不要忘記你的初心

企業家在做股權激勵之前,一定要考慮好,我為什麼要做股權激勵,我做股權激勵希望解決公司什麼樣的問題!

準確的分析和判斷企業目前所處的階段,所急需解決的問題,然後再研究通過股權激勵是否能夠解決這些問題,是企業家實施股權激勵首先需要考慮的核心命題。

只有這些問題思考清楚,得出正確的結論以後,才能為股權激勵方案設計提供科學的指導和原則的把握,才能使得設計出來的股權激勵方案能夠真正的發揮其作用。

如果沒有明確的股權激勵的目的或目標,那麼股權激勵方案很可能達不到企業家所希望的結果。

每一個股權激勵方案不可能解決企業的全部問題。股權激勵方案的全部作用也不可能通過一個方案就可以完全的實現。

只有明確了股權激勵的目的以後,才可以針對性的設計股權激勵方案。

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在企業面臨不同的問題的時候,設計個性化的針對性的方案才是股權激勵最為重要的。

否則,按圖索驥、按要素填、按圖表套的方案肯定是不能真正實現股權激勵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