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的「觀察者」現象是否支持了唯心主義?

前言:人類的進步,就是共識範圍的擴大。

區塊鏈是技術和經濟理論完美結合的產物,適應了今天人類全球性統一的大趨向,將帶來全球性人類社會生產關係大變革,這種大變革過去只發生過三次,一次是人類從血緣氏族到城邦制國家,人類開始進入我們認為的真正意義上的文明社會,人類的生存方式從狩獵轉移到農業耕種,當然其中發生過一次較大區域性的統一,在距今2000多年前,全球性的氣候變暖,出現了一批思想巨人,然後是亞洲基本上統一到一個大帝國中,其他局部地區也是同樣;第二次是發生在幾百年前的歐洲工業革命,人類從農業轉移到工業,近現代科學出現,這段時期世界級的大戰爭不斷髮生,目標和農業文明時代一樣,就是共識範圍的再次擴大,趨向全球性,但還是沒有達到全球性統一;而今天的區塊鏈,則帶來了新的全球性共識一體化的模式,未來在很多細分的領域,全球性共識未必是通過戰爭完成的,而是一個自然的過程,絕大多數共識會逐漸納入到不同的細分領域的區塊鏈網絡中,大部分原本“中心化”共識會逐漸瓦解、消失。

在這個全球性的生產關係大轉折、大變革中,每一個普通人一旦選擇了跟隨時代大潮,就有可能完全脫胎換骨,人生與以前截然不同,歷史上這樣的例子非常多。易理華幾年前還在和其他人合擠租房的時候不會想到,僅三年時間,他迅速完成了人生的大躍進。2016年年底,他投入 10 萬元參加了量子鏈早期融資,0.5元買下 10 萬個量子鏈。 2017年5 月份上線交易後,量子鏈飆升到 100 元以上。僅此一項投資,他就套現 1000 多萬。至今他已經成功投資了多個超過百倍回報的項目,是中國最知名的區塊鏈投資人之一。

量子力學的“觀察者”現象是否支持了唯心主義?

1、量子力學的“觀察者”現象是否支持了唯心主義?

首先,唯心主義、包括唯物主義,其實是哲學本體論範疇,本體論本身應該是思維的抽象,是基於觀念的“存在”,以這種認知來理解自然肯定是有問題的,因為把“存在”建立在抽象思維之上,與現實我們認知世界有矛盾。

當然抽象觀念是人類特有的思維能力,由此建立對感應信息的結構化,便於形成群體性共識,即人類特有的智慧,產生文字和符合邏輯體系。

有不少人在努力建立基於量子力學的意識的理論,如彭羅斯、fisher等等。當然這也不一定必然的有關聯,但至少是從科學的角度理解意識。當然他們的意識理論和朱清時說的有本質不同。

量子力學的“觀察者”現象是否支持了唯心主義?

2、什麼是科學?

很多回答說科學家會回答這個問題,其實其中的大部分未必。什麼是科學? 科學就是對經驗通過認知方法論進行思維加工的整套流程。

科學的最基礎的核心是經驗,最頂級的科學理論就是找到最具概括性的“經驗”,如牛頓三定律,狹義相對論兩個基本假設等等。而認知方法論主要是數學工具和其他已經經過驗證的認知方法論,如還原論、系統論等等。

這裡面,數學本質上也是認知方法論的一種。所有的方法論其實還是來自經驗,即使是邏輯的基本規則,仍然來自經驗。方法論也不一定必須用到數學工具,很多科學理論沒有用到數學,但仍然是科學理論。

可以寫成公式的話,就是:

科學=經驗+方法論

量子力學的“觀察者”現象是否支持了唯心主義?

3、“宇宙中最不可理解之事是宇宙是可以理解的”愛因斯坦這句話應如何理解?

宇宙之所以能夠被人類理解,一方面宇宙是由海量的“不能被理解”的量子比特張成的巨大的大網,個體無法理解、無法預測,但整體則顯示出規律性。另一方面人類的意識能夠認識規律,是人類意識對自身感應信息的群體性共識,不僅僅是個體感應共識形成群體性經驗,而且來自經驗的認知方法本身也會系統化,形成思維工具,如邏輯、數學、哲學、科學方法論。也就是說,“可理解”本身其實是人類意識的群體性共識。

一萬年前的認知,今天理解的,也就是一萬年以前人類的感應信息,比如天文觀測記錄,但他們的對此觀測的理解(思維加工的內容),今天的人不會理解了,因為斷層了。

從這一點來看,其實並沒有什麼真理,只不過因為用新的思維工具描述經驗,看起來更簡潔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