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手機成爲新「農具」,一場史詩級的青春逆流動開始了!

当手机成为新“农具”,一场史诗级的青春逆流动开始了!

手機=?

你可能會說

手機=電腦、遊戲機、錢包、購物車、翻譯……

這些功能現在都out了

小青告訴你一個最in的消息

中國即將進入農業新“時代”:

手機=新農具!

2日,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屈冬玉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互聯網+農業”發展情況時說,“互聯網+農業”發展態勢良好,如今手機不僅是生活工具、更是生產工具,是廣大農民手中的“新農具”。

当手机成为新“农具”,一场史诗级的青春逆流动开始了!

覺得不可思議?小青也十分好奇!來,一起看看這是怎麼回事吧!

手機?“革命

互聯網+農業:一場事關13億人的革命

当手机成为新“农具”,一场史诗级的青春逆流动开始了!

小青

手機為什麼能成為新“農具”呢?

據IT之家消息,工信部表示,截止到2017年上半年,我國手機上網用戶數已經突破11億。美國媒體機構Zenith發佈的研究報告預測,在2018年,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數量將達到13億

此外,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佈報告,截至2009年年底,我國農村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增長近20個百分點,使用率達67.3%,這一數字甚至高於城鎮居民用手機上網的使用率(57.5%)。

可見,手機成為農村網民主流上網終端,同時也成為拉動農村互聯網發展的重要力量。

当手机成为新“农具”,一场史诗级的青春逆流动开始了!

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機電技術研究所副所長 葉舸:

農民在中國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群體,他們屬於跨過了互聯網時代,直接進入移動互聯時代。大多數農民基本上都有手機,但他們沒有電腦,所以他們所接觸到的都是移動互聯網。

對農民來說,其實最主要的屏幕就是手機屏幕。農村抓住手機的應用是核心的一點。

農村的信息化,其實是決勝在移動端,就是一定要從手機端發力。

小青

既然是“新農具”,手機能做點什麼呢?

01

農戶與市場之間的橋樑

移動網絡提供了他們在市場信息、買賣方面的信息的溝通橋樑,比如電商。

“80後”女博士石嫣在畢業後,主動選擇到農村創業,做一名“新農人”。截至去年8月,石嫣和她的團隊共建造了300多畝農場。他們自主研發了“好農場”App,在這個平臺裡,會員可以通過點菜系統直接預訂農場裡的新鮮蔬菜。

当手机成为新“农具”,一场史诗级的青春逆流动开始了!

分享收穫(北京)農業發展公司董事長、分享收穫CSA掌櫃的、國際社會農業聯盟副主席 石嫣

舉個例子,一名會員用手機在平臺裡下單,提交後這份菜單就會進入到應用後臺,團隊根據列單去採摘對應的蔬菜,並在要求時間裡配送到家,而相應費用會直接在手機應用里扣除。這種會員制所帶來的好處是,團隊對會員數量有非常清晰的把控,一年下來累積的用戶點菜數據將會為下一年的種植種類和數量提供數據支持。

手機這個“新農具”提高了生產效益,為種多少、有多少戶人家等生產數據提供依據。在銷售這一部分,我們除了手機應用中的點菜系統,也有微信、微博平臺、微店。

02

安排調度資源達到供需的平衡,進行生產的組織

葉舸:

比如說類似於滴滴打車的農機作業服務,以及合作社的管理。現在農機合作社越來越成為農機作業的主體。多數合作社規模到了一定程度之後,管理成為難題。一個合作社原來幾個人,現在變成幾十個機手,怎麼樣調度和管理這些機手,怎麼樣計算這些機手的工作量,每天是不是按照要求去幹活了,幹得質量怎麼樣……都存在一些管理的難度。

当手机成为新“农具”,一场史诗级的青春逆流动开始了!

隨著物聯網的應用普及,現在可以通過給每個機子裝上終端,通過手機App就可以進行調度和管理:知道哪個機子在什麼位置,有沒有任務,按照地理位置、合理的給農機分配任務,最優化地去安排去。作業完成之後,與農民結算也好,還是合作社跟機手結算也好,都有清晰作業面積和軌跡作依據。這些是會很大程度地提高他們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03

農業機械本身的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葉舸:

今後的自動駕駛、精準農業、水肥一體化,變量施肥、變量作業等等這些智能化的應用,都會涉及到越來越多的智能傳感器、越來越多的信息化系統的應用。對於農民來講,最終這些信息都會彙集到他的手機上。比如在手機上就可以開關噴灌系統的運作等等。今後所做的各種各樣的應用,

最終用戶80%以上都是用手機完成操作

当手机成为新“农具”,一场史诗级的青春逆流动开始了!

所以說,手機會成為農民的新的“農具”

青年?新農人!

科技讓新農人能夠體面地勞動

如今,隨著“互聯網+農業”的不斷推廣,農村對年輕人的吸引力越來越大了。葉舸認為:要想讓年輕人到農村去,那就一定要

讓他們能夠體面地勞動,也就是就要通過高科技的手段、互聯網等等,使得作業的智能化水平提升,效率提升、勞動強度下降,年輕人才會樂於接受這樣的工作。

同時,葉舸表示,在軟件開發方面,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市場,年輕人創業也要注意到這是一片可以大施拳腳的廣闊的天地

“今年暑假,申請來我們農場工作、實習或者當志願者的年輕人非常多,但我們只能接收十來個。”石嫣說。她認為,現在農業越來越得到大家的認可。

石嫣認為,對於許多年輕人來說,到農村去更是因為它的獨特的生活方式——在城市,出門看到的都是水泥、混凝土這些東西;在農村,人們可以更多地接觸自然,出門是農田,吃著健康的食物,規律地生活。隨著城市生活壓力的不斷加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並追求這種健康樸實的生活

她表示,

農民不再是身份階級的象徵,應該將農民看作一種職業,有自主權的、有尊嚴地生活在鄉村、工作在鄉村。農村還是要有農村的樣子,不一定都要變成高樓大廈,最重要的是要有年輕人的加入。

“‘三農’問題的核心還是農民的問題。只有人才願意回到鄉村、留在鄉村,才能夠真正地振興鄉村。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人才願意回來。”石嫣說。

当手机成为新“农具”,一场史诗级的青春逆流动开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