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腳皇后馬秀英

馬秀英是誰?她的丈夫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朱元璋的發跡史想必大家都知道,今天我們來說說他的皇后馬秀英。特意突出大腳,是因為那個時候的女子都是以小腳為美的(變態的審美觀),那馬秀英為什麼沒有裹小腳。據說關於皇后的這對天足,曾經還惹出一些是非來。明朝初建,曾經有好事者在燈會上出了一道燈謎“淮西大腳女”,暗諷馬皇后是大腳。這事被朱元璋知道後,竟然要將掛此燈謎的那條街上的人通通殺掉,幸好被馬皇后阻止,那條街因此叫“滅街”,後來百姓認為不吉利,因為街上又設有糖作坊,所以改名為“糖坊廊”,如今在南京中華路至長樂街之間。

從馬皇后的大腳可以推斷一件事,就是她的家庭情況並不怎麼樣,那個時候如果沒有小腳就嫁不到好男人,小腳就是女人的門面,如果是個大家小姐,那是無論如何也要重視這件事的,那麼這個馬皇后到底有一個什麼樣的身世呢?馬秀英她自幼喪母,父親不知道該如何照料女孩子,因此錯過了最佳的裹腳時機。馬秀英的父親馬公在家鄉犯下過人命案,在躲避追捕的過程中與郭子興成了朋友,這個時候他沒有家眷,這個時候他身負命案,只能將女兒交給郭子興的夫人照料。淚眼中父親離開郭宅的模糊背影恐怕是小馬氏對父親最後的印象了,後來她再也沒有見過自己的父親。就這樣馬秀英成了郭子興的養女。

大腳皇后馬秀英

馬秀英是什麼時候認識朱元璋的呢,這要從朱元璋投奔郭子興說起。話說當年朱元璋從黃覺寺出來無家可歸,為了生存他決定從軍,於是就選擇來投奔當時濠州紅巾軍的一個統帥,郭子興。朱元璋剛投奔郭子興的時候就被他收為親兵,朱元璋當和尚的時候四處遊歷(要飯),認識一些字,且頗有些見識,不是一般的大老粗能比的。而且他作戰英勇,不怕死,完全不像是個吃素的和尚。這讓郭子興對他很是刮目相看,尤其是郭子興的一個小妾,小張夫人認為這個朱元璋是個“異人”將來必定是個大大的人才,但是她怎麼也想不到這個朱元璋的前途居然能超過自己的老公,遠不是他們這些人能比的。

這個時候郭子興為了籠絡人才就像把女兒嫁給他,郭子興有兩個女兒,一個是小張夫人生的,一個就是養女馬秀英。郭子興想都沒想就決定把養女嫁給朱元璋。馬秀英出嫁的時候已經19歲了,那個時候可是實實在在的大齡老姑娘了,可見這個養父對她也不怎麼上心。從這一點也可以反映出來郭子興對朱元璋也並不是那麼真心實意的看重,不然直接把親生女兒嫁給他不就好了。自己的女兒捨不得,就把養女嫁給他。但是不管怎麼說郭子興促成了這一對佳偶。

自打這位馬小姐嫁給朱元璋後她就真心實意的對他好,把他當成了自己終生的依靠。朱元璋作為一個無父無母的苦飄兒,自打出生就過著沒有溫飽的在社會最底層的夾縫裡求生存的人,如今他有了一個知冷知熱的女人,也嚐到了家的溫暖,哪怕僅僅是出於施捨或者收買。所以朱元璋對郭子興是打心眼裡感激。所以後來哪怕郭子興的兩個兒子,還有郭子興無論怎麼政治朱元璋,他都始終如一的把郭子興當成自己的恩人看待。

有一次郭子興受兩個兒子的挑唆,對朱元璋起了疑心,找了個岔子把朱元璋關了起來。郭氏兄弟傳統府中上下僕役斷絕朱元璋的食物供應,打算把他活活餓死。馬氏很快知道了丈夫的處境,急切中的她跑到廚房把剛出鍋的炊餅藏在懷裡,偷偷送給丈夫。她胸前的一塊都被燙焦了,這件事很快被府中女眷知道,於是小張夫人就來看望自己的養女。馬氏向她哭訴丈夫的遭遇,小張夫人便去找丈夫理論,自知理虧的郭子興只好放了朱元璋。

大腳皇后馬秀英

人雖然放了,但是他的疑心並沒有打消。公然打著“年歲荒歉”的幌子給他們夫婦房中的飲食少得可憐。面對這種情況馬氏極力隱瞞,把自己省下來的食物供給丈夫,害怕他因此而心生怨氣,在郭子興那裡表現出來,從而惹下禍端。朱元璋的食物從來都是綽綽有餘,而馬氏就少不了忍飢挨餓,這樣的日子過了四個月,郭子興遇到麻煩,想要重新啟用朱元璋。這個時候他也不想著要餓死自己的女婿了。

如果當時沒有馬氏的忍餓供養丈夫,朱元璋可能等不到這一天,對於妻子給予的一切朱元璋一生念念不忘。朱元璋是個將才,他的才能很快顯現出來。郭子興死後不久,劉福通找到了宋徽宗八世孫,韓林兒,將其迎至濠州,拜為宋國皇帝,號小明王。至此紅巾軍的起義總算有了個說得過去的幌子。

郭子興的死和韓林兒的登基對朱元璋來說都是好消息,郭子興死後,韓林兒以宋皇的名義封郭子興的兒子為“都元帥”,封朱元璋為“左副元帥”。朱元璋的頭銜雖然低,但是他能耐大,軍中良將精兵只肯聽他調遣。同年十月小明王提拔朱元璋為樞密院同僉,李善長為經歷。而郭子興的最後一個兒子,郭天爵為中樞右丞。郭天爵對自己所得的待遇,以及自己在軍中虛有其名的事實憤憤不平,想了許多辦法要害朱元璋(自己作死)。

他大概還沒有看清眼下的局勢,如今他再也不是那個呼風喚雨的郭少爺了,有一次暗害朱元璋不成,事情敗露,朱元璋還不手軟誅殺了郭天爵。小張夫人和郭小姐靠著馬氏的情面,還留在朱元璋身邊妥善供養,但郭家就此絕後了。郭天爵死後,滁陽的大軍無論在事實上還是名分上都徹底由朱元璋統轄了。隨後在很短的時間內他的軍隊先後攻克了江陰,常熟,寧國,揚州等地,並採納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為自己積蓄了力量。

朱元璋稱帝是在與私鹽販子張士誠一決勝負之後,西吳元年九月張士誠在巷戰失利後自殺未遂,被俘,將西吳宰相李善長罵了個狗血淋頭,最後被暴怒的朱元璋活活打死,並焚屍揚灰。十二月在連續兩天的勸諫下,朱元璋“勉為其難”的接受了大家的意見,並在八天後搬進新建的皇宮,次年正月登基為帝,同天冊立髮妻馬秀英為皇后。嫡長子朱標為皇太子。

在追封朱家先祖的時候他也沒有忘記妻子的父母,連照面都沒打過的馬公被封為徐王,岳母鄭氏為徐王夫人,在朱家太廟供奉。洪武四年朱元璋打聽到馬公夫婦葬在宿州,便派禮部尚書前去當地立廟,並親自為馬公夫婦寫下祭文。

大腳皇后馬秀英

朱元璋脾氣暴戾,只有馬皇后能在他面前說上話。話說當年有個叫沈秀的,也是看中國富豪史上的一個奇蹟,此人出身貧寒卻白手起家,在明處已經成為富可敵國的存在,人稱沈萬三。在修築南京城牆的時候,明朝初建財力有限,沈萬三主動提出分擔三分之一的費用。要是在別的朝代肯定會得到皇帝的嘉獎,但是朱元璋可不是別的皇帝。他聽了彙報立即借題發揮,“一介平民竟敢犒勞軍隊,莫名其妙,要立即殺掉。”

馬皇后雖然知道丈夫在胡扯,但是也只得順情勸說“我聽說法令只用於誅殺不法之徒,而不能用於誅殺不祥百姓,沈秀作為不祥百姓自有上天降災,您何必動用刑法?”朱元璋這才悻悻然改判沈秀流放雲南。

朱元璋後宮妃嬪眾多,光是有名可查的就有三四十人,總共為他生下了四十二名子女。而對於朱元璋來說他的女人只有一個就是馬氏,其他這些人與其說是他的女人,不如說是財產。馬皇后一生勤儉,善良,睿智克己,她的這些優秀品質從她貧賤時期一直保持,知道她睥睨天下之後依然保持,並終生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