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你一個更具體的吳三桂

还你一个更具体的吴三桂

吳三桂的日常

本文共計 5148字 | 預計閱讀時間16分鐘

不要嫌字多,看完你就知道值

羅養儒先生的《紀我所知集|雲南掌故全本》一書中記載了一篇關於吳三桂的文字,細讀起來頗有意思,彷彿給你了一個放大鏡,讓你把吳三桂這個爭議人物看得更具體、生動,但因全文由文言寫就,不便大眾閱讀,於是小編斗膽把文章翻譯成了“人話”,力求讓更多的讀者體會文中豐富有趣的內容。轉譯中不妥之處也請不吝指正。

Part 1

吳三桂和他的朋友們

話說吳三桂其人,耳朵大,鼻樑高,眉毛長,臉上長著不多的鬍子,眼睛細長但炯炯有神,可謂氣宇軒昂。他每天早上五六點雞叫的時候就起床了,晚上過了11點才睡,睡眠雖不足8小時,但白天你從他臉上根本看不出疲憊來。

吳三桂鼻樑上有道從右上到左下的傷疤,你要仔細看才能看見,每當聽到不順意的事情他總會不自覺地摸摸自己的鼻子。

在和人談論重要事情時,吳三桂從不東扯西拉,總是直截了當、就事論事。

还你一个更具体的吴三桂

吳三桂像

吳三桂比較看重有一技之長的人,遇到這樣的人,都樂於收編或者給予封賞。他對待自己的手下和隨從也像對待家人一樣。如果有人請教問題,他都仔細解答,直到對方徹底明白為止。

吳三桂這個人氣度大,不記仇,極重舊情,所以在他發達以後,那些老相識,很多都來投奔他。

三桂年少時曾是毛文龍的部下,投靠清廷後就與毛家的人沒什麼往來了。一次,吳三桂手下一名姓李的部將,佔了毛家的宅子。毛家有個老僕人一氣之下便跑來雲南向吳三桂告狀,這個僕人當年還經常戲弄吳三桂,但吳不計前嫌,瞭解情況後,立馬下令,讓那個李姓將領把房子還給毛家。老僕人告狀成功臨走時,吳三桂還給了他五萬塊錢。

巡撫李天洛生病,吳三桂前去探望,他說:“李先生清貧,不能讓他請客破費。”於是自己帶了餐食前往。康熙九年(1670),李天洛告老還鄉。吳三桂送他三萬塊錢,李推辭不收,吳也不勉強。等李到了鎮遠(貴州境內),發現吳的侍衛已經帶著這些錢等著他了,並很周到地放在了他準備要乘坐的船上,之後策馬疾馳離開。

吳三桂有一族弟名為耀恆,天賦異稟,身材壯碩,能拉開十三力(清代弓箭一般分為八力、十力、十二力三檔,十三力已超出多數人能力所及)硬弓射箭並百發百中,並且身形矯健,速度能追上奔馬。難得的是人家不只是蠻勇,同時還聰明異常,耳聽能誦,過目不忘。

吳三桂非常欣賞並器重這個族弟,曾經說過:“此乃吾家之苻雄也。”(苻雄為前秦景明帝苻健之弟,熟讀兵法、有謀略、擅騎射,為前秦政權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可惜後來因病去世,吳三桂悲傷到幾天都吃不下飯。

吳三桂當年守寧遠的時候,營中有個叫吳國貴的將領,此人擅長肉搏戰,一次出戰受了重傷,但不見出血,剛回到營地就撲倒在地不省人事。大家都認為他已經重傷而亡了。這時有一個叫郭八的老兵說,慢著,死沒死還兩說呢(原文,郭八言休咎有驗),郭八決定用自己的方法救他一命。

頭幾日,郭八獨自從河邊搬來很多石頭,約有十餘擔,大家都不知道他要幹什麼,接著,郭把吳國貴的身體仰臥於地,隨後把石頭壓在吳國貴的身上,就這樣壓了兩天後,竟然有淤血從吳國貴身體裡流了出來,隨後吳國貴睜開了眼睛,奇蹟般地活了。

有個叫馮甦(sū)的人,是前朝楚雄府的知府,吳三桂坐鎮雲南後,馮甦通過中間人把自己和老媽賣身到平西王府,誰知竟出人意料地賣出了27000兩白銀的高價(27000兩銀子摺合成現在人民幣的價值估計超過1000萬元!!!Unbelievable!!),而幫他牽線搭橋的這個中間人就是吳三桂的女婿胡國柱。

此事傳出去後,有人就諷刺雲南有三好:三桂好為人主,士大夫好為人奴,胡國柱好為人師。這也多少反映了當時雲南扭曲的政治生態。

還有個叫蹇而泰的秀才,是昆明人,原在孫可望的軍中,孫可望敗後幾經輾轉來到平西王府做資料管理員,蹇而泰很博學,而且說話風趣幽默。每當吳三桂發火的時候,他都能用巧妙的語言化解吳的怒氣。

後來吳三桂造反失敗,攻破雲南的清軍大將趙良棟評價蹇而泰說“此吳逆宮中一賬簿也”。有他在,清軍在雲南所掠奪的所有財物都無法私藏。因為無論少了什麼,蹇而泰都知道。

王公良本來只是遼東一個賣菜的農民。 跟隨吳三桂當了個小隊長,後來被偽授(程序不正之意)為仁威將軍,吳三桂反清時劉崑善勸他率兵反吳,不要和清軍作對,王公良嘆息道:“我自知旦暮死耳,顧人(指吳三桂)遇我厚,義不可負也。”後來清兵入滇,王登樓自焚而死。

雲南鹽法道(掌管一省鹽政的官員)趙廷標喜歡作詩。一次昆明城南一座寺廟落成,吳三桂宴請雲南官員,席間吳讓趙廷標作一首詠金剛的詩,趙廷標張口就來:“金剛本是一團泥,張牙舞爪把人欺。你說你是好漢子,你敢同我洗澡去?”吳三桂雖聽出了這詩是在諷刺自己,但依然哈哈大笑。

佴壽壽,麗江人,人送外號“千斤”,其身材魁梧,力大無窮,能玩弄八十斤重的鐵棍於股掌之間,故得千斤之名。大理知府黎某,把佴千斤推薦到吳三桂府上。吳三桂試他的功力,千斤把王府門前一對石獅舉起來左而右、右而左地來回拋了三四次。三桂見後大喜,隨即賜予勇士之名。

得到吳三桂的誇獎,勇士佴千斤的內心越發膨脹了,認為自己已經天下無敵了。

然而,並沒有。

一日,千斤正在市場上閒逛,衣服不小心被一個少婦的竹籃刮破。千斤頓時怒了,一巴掌就向少婦的臉頰打去,少婦見狀,舉手隨意一搪,不料竟把千斤彈倒在地。千斤起身問少婦姓甚名誰住在哪裡,少婦只是淡淡地說,我住在北門外的殷家箐,大家都叫我殷娘娘。千斤不服,說明日定來與你較量較量。

次日,千斤如約而至,只見殷娘娘已倚門而待客了。見千斤來,她指著地面插定的兩排木樁對千斤說(這裡直接引原文):“聽君先擇一排而用足掃去之。”千斤視之,每排為十三根,樁出地面約七八寸(約26釐米)。問“入地幾何?”答以“三尺(約1米)。”千斤易之,舉足掃樁,但去其九,餘仍如故也。殷娘娘笑曰:“差可,差可(勉強可以)!” 千斤請殷獻藝。殷一舉足,十三根樁齊浮土面,千斤乃折服。

千斤後來隨吳三桂戰於湘西,在一次戰鬥中,因自恃驍勇,欲渡河追敵,不料陷於汙泥不得動彈,隨後被清軍半渡而擊,死於亂槍之下。

平西王府房產眾多,極盡奢侈,規格可與帝王宮殿相比。吳三桂在昆明西郊建安阜園,園中花木有一千種之多。 其中有一株神女花,長得像芙蓉,一天之中能六次變色,子、丑時是白色,寅、卯時變綠色,辰、巳時又變回白色,午、未時變紅色,申、酉時變回白色,戌、亥時又變成紫色,花期有十餘天。吳三桂將其視為珍寶,十分喜愛。

安阜園中有一樓,名萬卷樓,藏有很多古今典籍。園內吳三桂還開了個延英館專門寫奏章,自我吹噓平叛蠻夷之功。

此外,吳三桂還在報國寺為自己塑了尊像,放在左邊走廊偏殿布袋和尚的下面,戴著松花色頭巾,穿著綠色的錦袍,右手撫膝,左手持卷,左側臉看起來像是關羽秉燭讀《春秋》的樣子。當時有個湖北名士叫呂尚奇,善於吟詠,考取進士後來昆明做官。吳三桂讓他為自己的像題詩,呂在詩文中將吳大大讚美了一番,吳大悅,竟送了名歌伎給呂尚奇。

吳三桂來雲南開藩時,經過陸良,去普濟寺遊玩。普濟寺殿前有一株紅茶花,和其他茶花不同,品種是茶花中的寶珠紅,難得一見,吳很是喜歡。等到安阜園建成以後,便派人到陸良將這株紅茶花連根挖走,移植到安阜園中。但此花因為換了水土,三年都不開花,吳三桂認為此花輕慢了自己,將其貶謫並移植回原處。花因為一再遷移,耗損了生氣,沒到一年竟枯死了,當地人都說此花有骨氣,是因為被貶謫而氣死的。

吳三桂府中有個叫“八面觀音”的妃子,是前朝禮部官員李宗睿的歌伎,其顏值及唱功均可謂人中翹楚,在平西王府,她和陳圓圓均受到吳三桂的寵愛。

另外,府上還有一個叫“四面觀音”的,也曾是李宗睿府的歌伎,其顏值略遜於八面觀音,但見過四面觀音的人,都稱其為尤物。

後清軍破滇,陳圓圓先死,八面觀音被綏遠將軍蔡毓榮佔有。四面觀音則歸徵南將軍穆佔,正所謂,自古紅顏多……哎,不說了。

關於陳圓圓的結局,這裡還有種說法,據說,陳圓圓是個絕頂聰明之人,在吳三桂舉兵造反前她已料定吳三桂必敗,便使出分身障眼大法。她先命人在昆明城內外建了十餘座尼姑庵(傳有金蓮庵、妙法庵、白衣庵、紫衣庵等),諸庵落成後,遂遴選與自己相貌相似的女子若干名為各庵的住持。

吳三桂起兵後,陳圓圓就遁跡於各庵,今天在這裡,明天在那裡……慢慢的,就沒有人知道她到底在哪裡了,也不知道這些住持中哪個是真的陳圓圓。後來又傳聞她過世了,但屍體卻怎麼都找不到。還有傳說她投蓮花池而死,後被一村民撈起後下葬,但葬在哪裡也不知道,所以這個說法也不可信。

还你一个更具体的吴三桂

Part 2

吳三桂的政治、軍事生涯簡史

清軍入關定鼎中原之後,以吳三桂功勞最大,後來建三藩,三藩中又以吳為最強,領兵最多。他來雲南開藩時,率領五十三個佐領(清代官名,正四品),綠旗兵(明降軍用綠色旗幟)一萬二,人口數萬。定製以五人為一甲,二百甲設一佐領,每五十個佐領分別設左右都統各一來管轄;設前後左右援剿四鎮,分為十個營,每營有一千二百個兵。任命吳應麒、吳國貴、夏國相、胡國柱等為都統,馬寶、王屏藩、王緒等為總兵。

吳三桂先後破流寇,定陝、川、滇,殺永明王於緬甸,又平定水西土司(貴州宣慰司)安氏,因而其手下匯聚了四方之精兵猛將。剛在雲南當藩王時,清廷給予吳三桂極高的待遇和權力,雲貴總督、巡撫都受其節制。在用人方面,吏部、兵部都不能掣肘他;用財方面,戶部不得對他怠慢。他任命的官員被稱為“西選”,西選之官,遍佈各省。

直到康熙六年(1667),吳三桂才以眼疾為由辭去總管之職,這才沒有了任命官員的權力。而當時,吳已晉封為親王,其子吳應熊已經娶了公主。

吳三桂專制滇中十餘年,每日勤練兵馬,可以說是兵精械利。水陸要衝,到處安排自己人把守;各省要鎮,多的是他的心腹;其子為駙馬,朝廷要事無不向他彙報。

还你一个更具体的吴三桂

康熙十二年(1673)三月,平南王尚可喜(三藩之一)回老家遼東,兒子尚之信留守廣東,朝廷商議後命其撤離藩地。耿精忠和吳三桂聽說後很不安,同年七月,吳三桂也上疏請求撤兵,想以此打探朝廷意圖。

朝廷議事時,戶部尚書米思翰、兵部尚書納蘭明珠(清代第一文藝青年納蘭性德的老爸,那句著名的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就出自納蘭性德之手)、刑部尚書莫洛等都力請遷徙藩地,康熙帝允諾,下令將吳三桂的藩地遷至山海關外。

吳三桂本來希望康熙能安撫他,讓他能像沐英那樣世守雲南,接到聖旨後驚呆了,於是暗中聚集部下兵力,準備反清,隨後禁止郵件傳遞,只准進不準出。

侍郎哲可肯、學士傅達禮到雲南履行移藩命令,吳三桂表面領命,實則屢次拖延時間,謀劃著舉兵反清。他並不把清軍放在眼裡,認為朝中諸將沒有能力阻擋自己。

康熙十二年(1673)十一月,吳三桂舉兵起事,殺了巡撫朱國治,把按察使以下不屈服於他的官員都關了起來,自稱“天下都招討大元帥”,以第二年(1674)為“周”元年。下令全雲南的人更換衣冠並蓄髮,豎白色旗幟。

舉事誓師當天,吳三桂向眾將士陳述了滿洲國違約在先,想消滅他而強力佔據中國全境的企圖,聲淚俱下。之後突然上馬馳騁繞場三圈。並在馬上舉刀率領士兵連揮三下,極富氣勢,此時吳三桂已六十二歲了。

吳三桂反清,貴州巡撫曹申吉、貴州提督李本深、雲南提督張國柱都跟隨他。雲貴總督甘文焜在貴陽聽說變故,本想帶兵拒守,但督標兵都不聽他的指令,甘只有逃走,剛跑到鎮遠,就被吳三桂的人攔截後殺了。

兵部郎中黨務禮,戶部員外薩穆哈(也作黨古異、薩木哈),本來在貴州督理移藩的事,此時疾馳到京城報告變故,湖廣總督蔡毓榮也上奏報告,舉朝震恐。大學士索額圖提議殺了當時建議撤藩的官員以安撫吳三桂,康熙帝不準,只是傳詔先停止撤閩、粵兩藩。於是削去吳三桂官爵,宣示中外,並派遣大將軍率軍到荊州平叛。

吳三桂舉兵反清時,定年號為“昭武”,他的幕僚中有個叫徐良騤的掾屬(佐治的官吏,由主管自選,不由朝廷任命),曾上書給吳說:“昭武兩字不足取,昭為刀口近斜陽,武為止戈,宜變易之。”吳三桂嘆息道:“聽天命之所在也。”

衡山嶽神廟(在湖南境內)中有個小白龜,只有銅錢大小,活了很多年,當地人認為它是嶽神的使者,將其放在神龕中敬祀。吳三桂自封為王后去到衡州(今湖南衡陽),專門擇吉日祭祀神祗並用神龜卜卦,神龜在地圖上爬行,一直不越過湖南地界,只從湖南爬到雲南就停止了,吳再三拜禱,卜卦三次都是這個結果。

康熙十四年(1675)八月,吳三桂親帥大軍到了湖南,駐紮在長沙,十六年(1677)七月,才到衡州。十七年初春,屬下都勸吳三桂應眾望即帝位,因為衡州是兵家要地,又建議自長沙遷都至衡陽。

吳三桂採納了眾人的意見,於康熙十七年(1678)春三月初一,在南嶽山腳下築壇祭祀天地並登帝位,改元“昭武”,改衡州為定天府。置百官,封諸將,造新曆,舉行雲貴鄉試。

登基登得太倉促,等不及建宮殿的瓦變黃,就用黃漆塗染來用,建了草屋一千間,暫時當作朝房。更不祥的是登基當天還遇到風雨,群臣僅只匆忙行完禮,儀式就草草結束了。

吳三桂在衡州稱帝后,召集了馬寶、王緒、胡國柱等人,率領精兵攻打永興(在今湖南郴州),都統伊里布、副都統哈克山等相繼戰死。簡親王及徵南將軍穆佔,都被馬寶等人逼退,康熙急忙下親征令以振軍心。

不料正當軍事緊急,清廷瀕危之際,馬寶等突然拔營而去往衡州。原來吳三桂當年中秋後已經在衡州病死,諸將都被召回衡州共商大事,於是形勢改變了。

同年十月,吳三桂之孫吳世璠到衡州發喪,繼承帝位,改元“洪化”。十二月,吳世璠迎喪還滇。

吳三桂舉兵之初,諸將有的建議疾行渡江,全軍北上攻打清廷;有的建議直下金陵,扼制住長江、淮河,斷絕南北運輸;有的建議從四川攻打出去,據守關中,守住函谷關以鞏固勢力。

而吳三桂認為自己年事已高,想出以萬全之策,不肯放棄自己在滇黔的根據地。剛攻下湖南,就下令諸將不得渡江,他認為即使最終不能成功(滅清),也可劃長江為界而自治。所以他起兵數年,都沒有貫通南北。等到最後被清兵包圍,將死之際,諸將都一籌莫展,夏國相建議棄滇北向,以爭天下,又遭到馬寶反對。只有謀圖固守湖南,恃洞庭為險。

大清方面,此時又用反間計,使得吳應麒因疑心而連殺數將,致使軍心不穩,有總兵數人帶兵降清。在澧州,也有划船出洞庭投降的將士。隨後清廷逐漸收復嶽州、長沙、常德、衡州、永州,吳世璠只能退守貴州。不久後貴州、四川也相繼失守,吳世璠退回昆明。

清兵入滇,吳世璠派郭壯圖用象陣在曲靖禦敵,五退五進之後,戰象突然反向踐踏郭的軍隊,郭大敗而回昆明,到了這個時候,吳世璠已經無力迴天了。

清兵逼近昆明之際,吳世璠悄悄更換了吳三桂的靈柩,這事只有極少人知道。蔡毓榮與穆佔、趙良棟等清軍將領到達雲南後,到處尋找吳三桂的疑似墳墓,一天內找到十三處,都挖出屍骨燒成灰燼。傳聞吳三桂真正的遺骨,其實埋葬於銅壁關外。

以上文字涵蓋了原文大部分內容,但我們還是建議您能夠細細咀嚼原文,體味羅養儒先生字裡行間散發的獨特魅力。相信你定能品讀出更多內涵。

掌故

还你一个更具体的吴三桂

本文主體內容改編自

雲南人民出版社 2015年3月出版

《紀我所知集|雲南掌故全本

吳三桂軼事

內容改編:益琿 李爽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还你一个更具体的吴三桂

羅養儒◎撰 李春龍◎整理

售價:68.00元

-長按掃碼瞭解預購詳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